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通气通气参数的调节

机械通气通气参数的调节

肺容积减少,顺应性差,VT过高易致气压伤; 如存在过度通气,须加镇静剂。
机械通气—VE的调节
主要指标:PaCO2 要求:
1.肺外疾病:通气30分钟后PaCO2 35- 45mmHg;
2.COPD:PaCO2 40-50mmHg; 3.慢性Ⅱ型呼吸衰竭: PaCO2 50- 60mmHg; 4.间质性肺疾病:PaCO2 35-40mmHg; 5.脑血管疾病: PaCO2 25-35mmHg.
机械通气—VE的调节
PaCO2(mmHg)
60 40 20
600
1000
VT(ml)
机械通气—呼吸频率的设置
尽可能使RR在12-15次/分! 自主呼吸明显增快者,初RR应较快! 肺功能正常:12-18次/分; 气道阻塞:12-16次/分.
呼吸频率 (Respiratory rate, RR)
设PEEP应略低于PEEPi; 凡循环不良或颅内高压均应控制PEEPi; 其他疾病:3-5cmH2O.
呼气末正压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
如果FiO2>60%,PaO2< 60mmHg为应用PEEP的指征。
应用外源性PEEP对抗内源性 PEEP,如能直接测定内源性 PEEP,通常以它的80%为选用 的PEEP水平。
吸气压20cmH2O,潮气量600ml,
参数的调节—吸气末屏气
目的:增加气体交换; 一般占总呼吸周期的5%-10%; 需延长的疾病:ARDS,肺间质病变; 需较短的吸气末屏气:COPD.
吸呼比 (Inspiratory expiratory ratio, I:E)
吸呼比= 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 (1)吸呼比一般选择1:1.5~2。 (2)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可选择1:
高PEEP; I:E :在FiO2>60%, PEEP>15cmH2O,而
PaO2<60mmHg,应延长吸气时间; VT:当VT<10ml/kg, PaO2 < 60mmHg,
FiO2>60%,可增加VT! 镇静剂:减少氧耗量; 体外膜肺:以上所有方法无效时。
体外膜肺
通气参数的调整原则(一):通气目的
以后按照动脉血气调整吸氧浓度,应
尽量使FiO2低于60%。
吸入氧浓度(FiO2)
原则:以最低的FiO2,保证SaO2在90%-9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FiO2 30%-40%便可; 肺间质纤维化: FiO2 30%-50%; 心肺复苏: FiO2 50%-100%; 机械通气初期: FiO2 50%-100%.
病种
中枢疾病
肺纤维化
VT
12-15ml/kg

RR I::E
12-20次/分 1:2.0
快 20-25次/分
1:1.5
每分钟通气量
COPD
开始时低
慢 12-16次/分
1:2.5
6-10L/min
胸阔畸形 低 快
1:1.5
通气参数的调整(三):不良反应
肺气压伤:气道压力过高时;已有肺大疱、 严重肺气肿、气胸者更易发生。多数机械 通气时气道压力低于25cmH2O。
20mg iv;
吗啡:抑制呼吸中枢,10mg iv;
肌松剂:松弛呼吸肌.
人机对抗的药物处理
注意事项: 神经中枢、神经-肌肉疾病的患者,上述
药物会使原发病加重; COPD及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已有呼吸中枢抑
制,剂量易低; 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已有低血压者应用应
慎重!
报警界限
每分通气量的报警的上、下 界限一般分别设置在预置每分 通气量的上下20%~30%左 右。
吸入气氧浓度—氧中毒
FiO2>60%,连续应用48小时以上,便可发 生氧中毒;
FiO2=100%,应用4小时便可发生氧中毒; FiO2<50%,长期应用是安全的.
吸气压力 (inspiratory pressure, IP)
• 压力控制呼吸时,吸气压力水平决定潮 气量的大小。
• 根据患者的实际潮气量大小和气道压力 情况来调节吸气压力水平,应尽可能保 持低水平,开始可设定在20cmH 2O左
Ⅱ型呼吸衰竭时:VT 8-10ml/kg,RR 12-16次/分 机体已经代偿,过快通气导致碱中毒;
如机械通气时PaCO2低于发作前水平,难以脱机! 急性气道阻塞,如支气管哮喘或支气管肺炎:VT 6-
10ml/kg,RR8-12次/分; 肺间质性疾病:VT 8-12ml/kg,RR 20-30次/分
但对循环功能不利; 呼气时间有助于CO2的排出
机械通气新策略(延长吸气时间)
1 容留时间变长,加强气体交换 2 增加平均气道压,改善通气血流比 3 FRC增加,产生AUTO-PEEP
参数的调整—反比通气
指吸气时间>呼气时间,I:E>1.0; 优点:改善氧和; 缺点:对循环的不良影响大,人机对抗; 用途:ARDS,当PEEP较高,FiO2>60%,
吸气流速
吸气流速决定吸气时间;
COPD:吸气快,呼气慢,呈递减波形,平 均吸气流速偏低,应设置流速略低, 60L/min.
肺间质纤维化:吸呼时间均缩短,可用方波; 平均吸气流速=峰值流速,设置流速略低!
吸氧浓度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 FiO2)
如果患者处于明显低氧血症,起始吸 氧浓度可大于60%,甚至100%。
2~2.5。 (3)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多选择1:
1~1.5。 (4)必要时,可应用反比通气1~2:1。
参数的调整—吸呼比(I:E)
正常人 I:E=1:1.5~2; COPD I:E=1:2~2.5; 肺间质纤维化 I:E=1:1~1.5。 吸气时间有助于气体的分布,提高PaO2,
通气参数的调整(五):人机关系
人机对抗的不良后果: 通气量下降或不稳定; 呼吸做功增加:增加氧耗; 呼吸衰竭加重; 气道压力升高:易发生气压伤,并对循
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人机同步的调节
吸气触发→→ 吸气→→ 吸呼转换→→ 呼气
流量触发 VT
压力转换
压力触发 吸气流速 时间转换
容量转换
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气道压力;已有低血 压的患者慎用PEEP、反比通气、吸气末屏 气等。
通气参数的调整(四):不同的阶段
初始机械通气: 1.迅速给以高浓度吸氧:可先给予纯氧,再逐
渐降低, FiO2>50%,维持时间<4小时; 2.保持良好的人机配合,选择呼吸模式:
自主呼吸消失:A/C 自主呼吸微弱:A/C 自主呼吸较强:PSV、SIMV 3.无合适的呼吸机:捏皮球; 4.镇静剂:安定、吗啡、肌松剂.
机械通气通气参数的调节
机械通气的目的
改善通气:如VT; 改善换气:如PEEP; 缓解呼吸机疲劳:如BiPAP;
防止肺损伤; 减少对循环的影响。
使PaO2≥60mmHg,PH 7.35-7.45,PaCO2 35-50mmHg!
通气参数
每分钟通气量(VE)=潮气量(VT)×呼 吸频率(RR);
PEEP有利方面
使塌陷的肺泡重新开放。 改善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 减少呼吸功。 在病理情况下,可以改善VD/VT,从而改善
通气功能。 可以改善V/Q。 改善QS/QT,减少分流。 可以改善弥散功能。
PEEP 不利方面
降低心功能,表现为心搏量下降。 增加气压伤的危险(大于15cmH2O) 可以明显升高颅内压。 减少肾、门脉的血流量。 肺泡过度扩张,可能增加呼吸功。
流量转换
以上各个环节的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
机同步!
人机对抗的处理—通气参数的调整
潮气量:过小难以满足需要,使RR加快; 吸气流速:过小使患者吸气困难; RR:对自主呼吸快的患者预设RR应较高! I:E: 吸呼气转换:
人机对抗的药物处理
只有在改变通气参数、模式后仍人机对抗时方用: 镇静剂:安定—安全系数大,作用弱,10mg-
呼吸频率一般设为12~20次/min。
* 呼吸频率过快,可能会出现呼吸性碱 中毒、内源性PEEP、气压伤等。
*呼吸频率过低,则会出现低通气、低 氧
血症、增加呼吸功。
潮气量的设置方法
定容型呼吸机: 直接设定 吸气时间×吸气流速
定压型呼吸机: 先设定压力,再检测VT 压力与VT成正比,例如,肺正常者
PaO2<6ຫໍສະໝຸດ mmHg; 注意事项:须抑制自主呼吸,尽量用定压
模式。
吸气流速 (Inspiratory flow rate)
• 在定容型控制呼吸时,一般设定 在30- 60L/mi
• 高流速,可减少吸气功,使患者感 觉舒服,减少内源性PEEP,但是增加 吸气峰压。
• 低流速,可减少吸气峰压,减少气 压伤的危险,但是减少呼气时间, 可能导致残存气体增加,患者不舒服。
潮气量(VT) =吸气平均流速×吸气时间; 吸呼比(I:E): 呼气末正压(PEEP): 氧浓度(FiO2): 通气压力: 叹气(Sigh):
潮气量(Tidal volume, VT)
VT的设定因人而异,范围5~15ml/kg 体重。目前,VT多设为5~8ml/kg体重 VT过低,会出现肺不张、低氧血症,低 通气。 VT过高,会出现气压伤,呼吸性碱中毒, 减少心输出量。
通气参数的调整(四):不同的阶段
维持机械通气: 1.以最低的FiO2、PEEP保持使SaO2≥90%,
PaCO2及PH值在接近正常范围;
2.COPD:改为深而快的呼吸;VE增大,RR减 慢。
通气参数的调整(四):不同的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