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章复习与测试 习题(含答案)

本章复习与测试 习题(含答案)

本章复习与测试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下图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6月15日12时开始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

右图示意地球公转。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6月15日~16日,该观察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等长B.极昼C.昼变短,夜变长D.昼短夜长2.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下图中公转轨道的( )A.①点附近B.②点附近C.③点附近D.④点附近3.下图为临沭县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面积最大节气是()A.春分②B.夏至①C.秋分②D.冬至③结合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4.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A.以丘陵山地为主B.典型的盆地地形C.广阔的平原地形D.高峻的高原地形6.在同一时间,畅畅和她姨妈互致问候时,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太阳在运动D.人为规定的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7.读图判断,正确的是()A.甲村和乙村的最大高差是150米B.图中最高点海拔约为640米C.①地比②地雨季易形成溪流D.丙地在丁地的西南方向8.游人站在哪个位置能清晰观察到“鞍部”地形?()A.甲B.乙C.丙D.丁9.关于地形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修建大坝,对乙村不利影响大于甲村B.丙丁等地种植果树比种植水稻合适C.村落沿河流分布,航运条件好D.两条引水路线中④比③更合理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适宜发展种植业的是()A.甲B.乙C.丙D.丁11.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小B.含沙量大C.枯水期长D.无结冰期12.该区域不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B.寒潮C.泥石流D.春旱13.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其中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地方是()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4.美国萨德系统在韩国星州布局,引起韩国国民及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强烈抗议。

想了解韩国的位置应查阅的地图是()A.世界政治地图B.世界地形图C.世界人口图D.世界气候图东胜某中学的同学分别于二分二至四个节气当天正午时分测量了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度(如图甲),图乙是其某天测量并绘制的学校平面图。

15.依据图一、图二中旗杆影子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三的甲可能是夏至日B.当影子处于图三的乙位置时,东胜人们已经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C.图四中旗杆位于教学楼的东南方D.当影子处于图三的丁位置时,东胜达到一年的昼最长夜最短16.北京时间2017年1月28日(除夕)22时,全球华人同步参与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法国巴黎的华人同时参与则是当地时间14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四季的变化B.月球公转C.地球公转D.地球自转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日23时5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8°N,102°E)北斗三号首颗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成功,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7.有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位置,正确的是()A.A B.B C.C D.D18.卫星发射时,地球公转至图甲所示的()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①段19.现在,人们出行时往往会在手机相关软件上输入起止点,以查询出行线路和距离。

手机上的这类电子地图为()A.地形图B.气候图C.农业地图D.交通地图某同学用乒乓球、木板、铁丝等物品制作简易模型演示地球的运动。

如图是其制作前绘制的演示简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读图描述正确的是()A.中心深色乒乓球表示地球B.四个浅色乒乓球表示太阳C.大的椭圆形表示地球自转轨道D.固定在木板上的铁丝表示地轴21.演示简图中有些错误,正确的调整是()A.将甲处乒乓球上的经线改为平行线B.把乙处乒乓球上“南极圈”改为“北极圈”C.把所有乒乓球倾斜方向调整为与丙处一致D.将丁处乒乓球所标自转方向改为反方向22.演示地球运动的正确操作是()A.在轨道上移动而不转动乒乓球演示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按甲→丁→丙→乙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地球的自转C.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地球的公转D.拨动丁处的乒乓球使其沿着箭头方向转动演示地球的自转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解答题23.读图,临沂市举行春游自行车骑行活动,骑行活动出发点是甲地,终点是乙地。

完成下列问题。

(1)地形部位名称:A 是_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__。

(2)图 1中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___;①②两条路线中起伏较小的是路线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5 厘米,则两地实地水平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4)若山峰 C 的气温为23.8℃,如果只考虑地势因素,则此时乙地(海拔 80 米)的气温约为___________℃。

(5)如图2,某个骑行者发现正午的影子刚好在前进的方向上,据此判断该骑行者当时前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24.国庆节期间,一队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穿越某山区。

下面是他们准备的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请根据该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形图采用______定向法,E在溶洞口的______方向。

(2)图示区域最高处的海拔在______米之间,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______(地形部位)。

(3)图中居民点分布特点_______,最有可能是_______聚落。

(4)已知驴友被困在山中溶洞口下坡约200米远的地方,那么该地位于图中A、B、C、D中的______地。

该点与最近的村庄图上距离大约9厘米,请计算两地的实地距离______。

2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②____A_________。

(2)甲村与山顶A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

若某实践基地准备在此处开展攀岩活动,攀岩开展地址需要设在_______。

(3)乙村准备在山坡上开垦梯田扩大耕地面积,请问在______C/D)处比较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

(4)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_____。

(5)乙村需要建立一个饮水工程,选取了两条路线③和④,你认为选择____路线更加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26.读图十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左图中赤道附近的线段上用箭头标注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3)左图表示的是(节气)前后,此时地球运行到右图的位置,且太阳直射点位于(纬线名称)。

(4)B点即将进入(白天/黑夜)。

北京此时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7.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C地位于________、_________半球。

(3)图中A点位于________(高/中/低)纬度。

(4)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地属于________带。

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点。

(填字母)(5)C位于D的________方向,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

28.图中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B是_____,D是_____。

A处的海拔高度大于_____米,D处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_____米。

(2)王庄位于A地的_____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_____千米。

(3)右图是沿左图中_____(aaˊ或bbˊ)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B点的经纬位置是_____,D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

(2)A、B、C、D四点,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

(3)A、B、C、D四点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

(4)A、B、C、D四点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有_____。

(5)在图中标出E(60°N,0°)、F(23.5°S,30°W)。

_____三、填空题30.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更替的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_____变化。

参考答案1. B2. A【解析】1.从图中可知,6月15 日~16日,该地的太阳没有落山,一直是白天,故该观察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极昼,故B符合题意。

2.6月15 日~16日,此时快接近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故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下图中公转轨道的①点(夏至日)附近。

【点睛】学会判读地球公转图。

3.B【解析】【详解】不同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临沭县某地的汽车停车场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面积最大节气是夏至①(北半球的夏至日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北半球的物体影子最短)。

4. B5. A【解析】4.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从图中可知,②等高线最密集,故坡度最陡,故B符合题意。

5.从图中可知,该地区的平均海拔在500以下,地形不平坦,是丘陵的地形,故A符合题意。

【点睛】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6.B【解析】【详解】在同一时间,畅畅和她姨妈互致问候时,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还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故B符合题意。

7. B8. A9. B【解析】【分析】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的地形地势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包括山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类型。

7.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甲村和乙村的最大高差不会超过100米;图中最高点海拔不会超过650米,约为640米;①地是山脊地形,不会形成溪流,②地雨季易形成溪流;丙地在丁地的东南方向,故选B。

8.由图可知,图中四个地方中,只有甲地能清晰地看到鞍部地形,其他地方看不到,故选A。

9.关于地形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的叙述,如果修建大坝,对甲村不利影响大于乙村,因为乙村在下游;丙丁等地种植果树比种植水稻合适;村落沿河流分布,是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两条引水路线中③比④更合理,故选B。

10. C11. D12. D【解析】【分析】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的地形地势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包括山峰、山谷、山脊、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类型。

10.由图可知,图中四个地方中,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丙地,因为这里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故选C。

11.由图可知,图中河流是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流量大、含沙量小、枯水期短,河流无结冰期,故选D。

12.由题目可知,该区域是东南沿海地区,这里容易遭受台风、寒潮和泥石流的危害,不容易遭受春旱灾害,故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