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护理学剖析

中医护理学剖析

世 界上最早的,最早指出海带治疗瘿病操作方法,记载了烧 灼止血法,针刺,艾灸,热熨等
B.隋朝,《诸病源候论》 外科肠吻合术术后护理及饮食
护理,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十月养胎法”认为饮食要精 熟
,禁止带菌的人进入产房论述了对黄疸病人的病情观察,“ 每
夜小便你浸少许帛,各书记日,色渐渐退白者则瘥”另外, 还
A.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 B.1959年南京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系统阐述中医 护理学的专著《中医护理学》。 C.1985年北京中医学院成立了中医护理系,创建 了中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大专班。
发展史
D.宋朝,设立了翰林医馆院,尚药局 E.金元四大家 F.元政府把医学校作为独立的机构纳入国家官系统。在法律上保护病 人“凡同居亲疾病,辄相弃绝者,杖一百”。
4.全面发展时期-----明、清
A.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药物疗法有明确的论述。 B.温病护理的出现,“疫痧人”要隔离消毒。
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完整性,联系性,统一性 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是个大的整体。
B.异病同护:
不同的疾病,相同的证候,发病机制一样,采用 相同的护理原则,护理措施,护理方法。 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同属于宗气下陷, 应用益气升提的护理方法。
三、中医护理学地位作用,学习 方法 1.地位和作用
整体观念,辩证施护贯穿整个过程 “三分药,七分养” 中医特色手段:针灸,推拿,拔罐,导 引等。 治未病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以心为主宰,由脏腑、肢体、官窍共同组成的结构严密,分工
有序的整体。 护理要点:不要着眼于局部症状,要着眼于整体。 如:肾虚----耳,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膀胱固摄无力,尿失禁 骨骼
,小儿骨软无力,老人骨脆易折
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内自 然环境发生变化,人体也会发生于之相应的变化。 A.季节,脉象上“春日浮,如鱼之游泛泛在波,夏日在肤, 泛泛乎万物有余”利用与季节的关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B.昼夜,一日以四时分,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 ,加以分析、综合、辨别疾病的证型,从而进行护理的过程。 辨证----前提、依据 施护----解决护理问题的手段,方法,最终目的 辨证施护过程实际上是认识疾病,解决疾病的过程。
A.同病异护:
同一疾病,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患者体质差异,或疾 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出不同的证候,采取不同 的护理原则,护理措施,护理方法。 如: 风寒感冒:恶寒发 热无汗,头身痛,痰稀色白,应 用辛 感冒温解表的护理方法。 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咽喉肿痛,痰稀色 黄,应用辛 凉解表的护理方法。
3、人与社会是和谐的
人事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动可对 人发生影响。社会进步,治安,动乱以及人的社会地位的改 变对人也可发生影响。 如:东亚病夫;食品,空气污染,噪音对人的影响;压力 的影响。 临床指导:补肾,增强对噪音的抵御能力,不易致耳聋; 气功,太极拳可放松肌肉和精神。
中医护理学
主治医师:龙正英 桂东卫校附属医院中医科
第一章 绪论
要求:
1.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以及各时期的
成就。 3.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
一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1.萌芽时期-----原始社会
A.树叶,兽皮御寒 B.有巢氏----洞穴,房屋 C.燧人氏----取火,避野兽,熟食,取暖 D.分工----妇女照顾老人和小孩 F.舌头舔伤口,树枝固定骨折
注意到消渴病人的尿是甜的。
发展史
C.唐,孙思邈《千金方》 妇科方面护理,妊娠妇女应“居处简静” 在临产护理上,不能让不洁者进入产房。 在产后护理“妇人百日已来,极需殷勤”。 在儿科护理对初生儿“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 高度重视母乳喂养“母醉以乳儿令身热腹满” 生活起居护理“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沐浴后不得触风冷

老年人护理: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勿妄言, 身无妄动,心无妄念 医德“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来 求救者,不得问起贵贱------” 护理技术:首创葱管导尿法,比1860年法国发明的橡胶 导尿法要早。还发明了蜡疗。
5.独立时期----近代及现代
计 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平旦人气生,日中则人气隆---
-”
整体观念
C.不同地区 ,气候,土质,水质产生不同影响。 如:江南地区,地势平,气候温暖湿润,人腠理多疏松; 西北地势高,严寒,人腠理致密。因此可指导诊断和用药。 但,人适应自然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人可改造自然 。在临床上,诊断用药,护理 应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因时因 地因人制宜。
2.形成时期----夏,春秋战国,汉朝
A.战国,扁鹊,医学分科,最早医学制度的建立 B.《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奠定了中医护 理学的理论基础饮食护理“肝病禁辛,心病禁咸” 情志护 理 “悲盛怒”,“恐胜喜”
发展史
C.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 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 了临床辩证施护的先 河;桂枝汤的服药护理、 急救技术首创了药物灌肠 法,如,猪胆汁灌肠,至今临床仍用 于 治疗不完 全性肠梗阻。
D.汉末三国,华佗,医疗体育的创始人 五禽戏
“体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身体轻 便,
腹中欲食……”,“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 不
得生,譬如户枢之不朽也”
发展史
3.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
A.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首创口对口吹 气法抢救猝死 的病人 水肿病人,“勿食盐,饮小豆汁” 对天花的记载是
2.学习方法:
对中、西医学的正确认识,既有不同、又有 联系 。
熟记基本的概念及内容,着重理解。 充分发挥抽象思维,常应用取象比类法,推演络 绎法. 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