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零件图培训资料
一、表达方案选择的要求:
1.正确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要正确。
2.完全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表达完全且 唯一确定。
⒊ 清楚 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10 18
25
二、选择表达方案的方法及步骤
⒈ 分析零件 形体结构 功用 加工方法
⒉ 选主视图
零件的安放位置
加工位置(轴、盘类) 工作位置(支架、壳体类)
砂轮
退刀槽
b 砂轮越程槽
图中 Φ:槽的直径;b:槽宽
0.4 0.4
0.4
0.4
退刀槽和越程槽
砂轮
砂轮
0.4
(a)错误
砂轮
(b)正确
3. 钻孔结构
钻孔要尽量垂直于被钻孔的端面 ,避免钻孔偏斜和钻头折断。 Nhomakorabea(a)错误
(b)正确
钻孔时要有方便的工作条件
不正确
正确
(a)钻头不要单边工作
不正确
正确
(b)要能伸进钻头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状态:符合加工状态 轴线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A向
通常采用全剖视图。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左视图表达孔、槽的分布情况。
A
端盖视图表达 方案
A
3、 支架类零件
装油杯孔
螺钉孔
轴 承 座
轴承孔 肋板 支撑板
底版
端盖 轴承
齿轮 轴
轴承座 轴承座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支撑轴及轴上零件。
轴承座功用图
⑶ 选其它视图
C A
选全剖的左视图,表达 轴形承状孔。的内部还么结需视构选图及择 呢肋什?板
(2)两曲面相交过渡线的画法 (3)平面曲面相交过渡线的画法
二、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倒角
作用:便于装配和操作安全。 通常在轴及孔端部倒角。
C
b
α
倒角宽度b按轴(孔)径查标准确定。 α= 45°,也可取 30°或 60°。
⒉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作用:便于退刀和装配时零件轴向定位。 b b
第六章 零件图(part drawing)
§6-1 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6-2 零件的结构分析 §6-4 零件的表达方案的选择 §6-5 零件图上尺寸的合理标注
§6-6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6-7 看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6-8 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6-9 零件的测绘
箱体类四种类型。
一、零件图的作用
铸件壁厚要均匀。
(a)壁厚均匀
(b)逐渐过渡
(c)错误
铸造
2. 拔模斜度:铸件在制造毛坯时,为了便于取模,内外壁沿起
模方向应有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3.铸造圆角: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却时产生
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砂型落砂。
4. 过渡线的画法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毛坯表面的交线已不明显,为了看图 时区分不同表面,仍画出这种交线——此时称为过渡线。 (1) 肋板过渡线的画法
钻两个直径不同的孔
B A
120°
⒋ 凸台和凹坑
作用:保证两表面接触良好,减少机械加工面。
5. 滚花的表达法与尺寸标注
为防止操作时打滑,常在手柄和螺钉头部做出滚花。
§6-4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零件图要正确、完整地表达零件的结构, 一组视图应视零件的功用及结构形状的不同而采用 不同的视图及表达方法。
二、零件图的内容
1.视图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表达零件内、外结 构的一组图形。 2.尺寸 零件图应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零件制造、 检验时所需的全部尺寸。 3.技术要求 标注或说明零件制造、检验或装配过程中应达到 的各项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 热处理、表面处理等要求。 4.标题栏 标题栏画在图框的右下角,需填写零件的名称、材 料、数量、比例,制图、审核人员的姓名、日期等内容。
一、零件结构分析
1、 轴
轴用来支撑转动零件, 由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及定位 要求,其形状为阶梯形(有 轴肩、退刀槽等);由于用 来传递动力,并做有键槽。
端盖
齿轮
键
轴套 滚动轴承
端盖
轴
二、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各种要求。 一、 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 壁厚均匀:为了保证铸件质量,防止产生缩孔和裂纹,
三、图例
§6-2 零件的结构分析
• 从设计要求方面--零件主要结构
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可以起到支承、包容、传动、连 接、安装、定位、密封和防松等一项或多项功用,这是决定 零件主要结构的依据。
• 从工艺要求方面--零件的工艺结构
为了使零件的毛坯制造、加工,测量、装配和调试工作 进行得顺利和方便,应设计出铸造圆角、拔模斜度、倒角和 退刀槽等结构,这是决定零件局部结构的依据。
一般类零件都需要零件图来表达其结构、大小、技术要求等内容。 所以,零件图的作用就是:反映设计思想,表达及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要考 虑到结构制造的可能性;也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轴一般起支承转动零件、传递动力的作用。套装在轴上,起轴向定位作用。 轮盘类零件可包括手轮、皮带轮、端盖、盘座等。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盘主要起支撑、轴向定位及密封作用。 叉架类零件:拨叉在机器的操纵机构上用来操纵机器、调节速度。支架主要起 支撑和连接作用。 箱体类零件多为铸件。一般可起支撑、容纳、定位和密封等作用。
端盖 齿轮
键
滚动轴承 轴套
端盖
轴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状态:
加工状态,轴线 水平放置,大头朝左。
投射方向:
A
如图所示键
槽朝前。
⑶ 选择其它视图
2:1
用断面图表达键 槽结构。
用局部放大图表达退刀槽结构。
2. 盘类零件(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所组成,其厚度
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形体:轴承孔、底版、支撑板、肋板等。 结构:分析四部分主要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支撑板外侧及肋板左右两面与轴承孔外表面相交等 。
⑵ 选择主视图
●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承座的工作位置。
● 投射方向
主视图表达了零件的主要部 分:轴承孔的形状特征,各组 成部分的相对位置,三个螺钉 孔,凸台也得到了表达。
主视图 轴承座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的形状
特征
工件旋转
⒊ 选其它视图
首先考虑表达主要形体的
其它视图,再补全次要形体的
视图。
车刀移动
车床
加工轴
表达方法选择举例
根据零件的作用及其结构, 通常分 为以下几类:
一、轴套类零件
二、盘盖类零件
三、叉架类零件
四、箱体类零件
1、 轴套类零件
⑴ 分析形体、结构
轴套类零件结构的主体 部分大多是同轴回转体, 它们一般起支承转动零件 、传递动力的作用,因此 ,常带有键槽、轴肩、螺 纹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 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