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
作者:杜运权
来源:《祖国·建设版》2012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 S96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10-01
关键词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
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世界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
谁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上占据优势,谁便能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与保障,创造更大的时空与机遇。
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将成为争取未来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和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时刻,把握决定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认清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检验并完善竞争和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的总体战略目标。
土木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
1 我国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现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推广,当前承包商以及建设单位为了满足政府及大众对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减少噪音的要求,一般均会采取一定的技术来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环境污染等。
但是,大多数承包商在采取这些绿色施工技术时是比较被动、消极的,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也是单一的,还不能够积极主动的运用适当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系统的思维模式、规范的操作方式从事绿色施工。
这是由于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企业管理水平低、成本较高等原因作用的结果。
2 推进我国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2.1 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加强培训目前,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仍然不足,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对施工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更加缺乏重视,而对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离不开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
在基础教育中,应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在继续教育中使工程建设各方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强化建筑工人教育,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承包商进行有利于可持续的行为方面的教育,并使其从中受益。
2.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既有土木工程设施的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则要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做到节能节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土木工程设施的作用。
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绿化,在夏季有效降低灰砖墙表面温度,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量;可以使用节能保温型的多孔砖或复合墙体作为墙体材料,起到冬季保温隔热的作用;还可以太阳能、地下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用量。
2.3 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结构健康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性能退化,这将影响起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甚至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因此,从建筑建成的一刻起,就要做好健康监测、修复和加固的准备。
随着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及结构动力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人们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给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安装各种传感器,自动、实时地测量结构的环境、荷载、响应等,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科学有效地提供结构养护管理的决策依据,确保结构安全运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通过发展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在第一时间发现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与加固,既避免可能出现的建筑事故,也可解决建筑过快老化损坏,及由此造成的大量经济、资源、时间上的浪费,实现建筑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2.4 建立系统、科学的绿色施工法规和制度体系科学系统的法规、制度体系是推动绿色施工及其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还需要靠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以及相应法规的约束,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绿色施工的法规可以是环境保护法规的分支及文明施工管理的规定,它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行业、多学科的协商。
应建立和完善利于推进绿色施工的制度,如:针对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承包商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约束;可提出承包商应通过ISO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对于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则可通过税收、奖励等制度促进绿色施工的应用;鼓励业主将绿色施工准则纳入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中,将环境等责任加入建造合同,并监督承包商加以遵守。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李惠强,李华.实现可持续建筑的几点思考[J].工业建筑,2006,36(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