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练习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把物质山商浓度一•侧跨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过程,该过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
2.气体交换:生物体摄入氧气,把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出去,这一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过程称为气体交换。
3.营养生殖:通过营养摇官比如根茎叶等繁殖下一代的生殖方式。
4.伴性遗传:伴随着特定性别的遗传或与性连锁基因有关的遗传。
5.长日照植物:指只有当FI照长度超过它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6.种群:指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一种的个体总和。
7.生物进化:是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其相应表型的改变。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8.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叩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的起源、演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规律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广义的生命科学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9.植物生活史:从种子播种、萌发,经过生长发育阶段便开花、结果,产生新的种子的过程。
10.生态系统:一•定空间中各类生物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环境因子的集合。
评分标准: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意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因子的范围更广,生态因子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2.生态幅与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0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一个种的生态位包含了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的生态幅。
4 .A.每分子山B.每分子山C.每分子由每分子山A/B和A和BA和BA、BWatson - Crick的C三条链组成,共含60个氨基酸残基两条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两条链组成,共含46个氨基酸残基和C三条链组成,共含65个氨基酸残基DNA双链螺旋结构模型表示(A3.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是生命表的两种不同形式。
动态生命表是依据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编制的生命表,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推算出个体命运编制出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反映的是同生群个体在不同年龄的命运;静态生命表是假定不同世代个体经历的环境条件相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命运。
4.生态型与生活型: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 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称为生态型。
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5.资源与环境:资源是指某一生物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所用环境因素的总称。
资源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离开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资源和环境都具有相对性,离开主体或中心谈资源和环境都是没有意义的;环境是潜在的资源,资源是可以利用的环境因素。
评分标准:(1)分别写出两个概念的内涵得1分;(2)给出两个术语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得 1 分。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2.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特征是(B )oA.必定含有辅基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D.依赖肽键维系稳定3.下列关于人胰岛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 ) ?A.DNA的两条链走向相反B.碱基A和G配对C.碱基之间共价结合D.磷酸-戊糖骨架位于DNA螺旋内侧5.当NAD+还原成NADH时,在以下哪个波长下呈现新吸收高峰(C ) ?A. 260nmB. 280nmC. 340nmD. 400nm6.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密码的氨基酸共有(D )。
A. 180多种B. 150多种C. 20多种D. 20种7.大肠杆菌外切核酸酶III可作用于:(A ) oA.双链DNAB.单链DNAC.环状双链DNAD.超螺旋结构DNA8.昆虫山幼虫向蛹的变态需要哪种激素(C) ?A,脑激素 B.保幼激素 C.蜕皮激素 9. 下列哪种蛋白质具有三股螺旋结构(C ) ? A.核糖核酸酶 10. 维生素A A.视黄醛11. 下列(D A.纤维素 B.血红蛋白 原是指下列哪种物质( B. fi-葫萝卜素 )不是多糖。
B.糖类 C.钙 D.硫 C.原胶原蛋白 )? C.麦角箭醇 D.性外激索D.肌红蛋白D.蔡醍 (X )(X )(V )12. 蛋白质四种主要元素含景从多到少的是(B )。
A.稣…碳…氮…氢B.氮…碳…氧…氢C.碳…氧,…氮…氢D.碳…氮…氧…氢113. 下列不是细胞学说内容的是(A )0A.细胞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B.生物体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C.细胞来源于细胞D.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 14. 下列不含DNA 的是(C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叶绿素15.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的描述的是(D )。
A.物质的跨膜运输 B,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C,细胞器的组织与定位D.合成一些生物大分子16. 以下关于细胞的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C ) oA.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参与植物体的每一•项生命活动B.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形态结构都一样C.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构成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可能分化发育成-株完整的植 物体D.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就是一个植物体都只山一•个细胞分化而来构成17. 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
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 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
下列有关这种耕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 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B. 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C. 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 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现正常个体18. 物种命名的双命名法是山哪国分类学家创立的(C ) oA.英国B.法国C.瑞典D.德国19. 到目前的研究发现为止,人类的历史大概是:(D ) oA. 300万年左右B. 400万年左右C. 500万年左右D. 600万年左右 20.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A )。
A. DNA-RNA 一蛋白质B. RNA-DNA-蛋白质C.蛋白质一DNA —RNAD. DNA-蛋白质一RNA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答案完全选对才得分。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 噬菌体是细菌。
2.人类的一个基因决定一个蛋白质。
3.外来入侵种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危险的,而且通常是不可挽网的。
4.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是-利全然不同的病原体。
(V )5.生命起源是生命科学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大的科学难题之一。
(V )6.限制性内切酶能切割DNA。
(V )7.第一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的实验是19世纪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
(V )8.在成年人体中是比较难找到干细胞的。
(X )9.病毒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X )10.D NA重:组技术是指将DNA里组放在体外进行,接受了重:组DNA的细胞,经过严格筛选后进行大量增殖的技术。
(V )评分标准:判断命题的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五、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1.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1.(生长),2.繁殖和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5. 应激性。
2.季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生物学)成就的集中代表。
3.(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向微观方向的发展,(生态学)是生物学向宏观方向的发展。
4.按研究路线的不同,有3个学派对分子生物学诞生有重要贡献,它们是结构学派、(生化学派)与信息学派;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则是这3个学派研究成果的综合,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5.葡萄糖分子(CelLA)在细胞内被养化为C0,和H",需经过三条代谢途径:(1)(糖酵解途径),(2)(柠檬酸循环途径),(3)呼吸链途径。
6.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主要有4种方式:(1)(简单扩散),(2)协助扩散,(3)主动运输,(4)(基因转移)o7.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三大特征事件:(1)(染色体数目减半),(2)同源染色体配对,(3)(染色体交叉——基因重组)。
8.干细胞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区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9.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脱分化,(2)(无限增殖),(3)失去接触抑制,(4)对生长因子的需求降低,(5)(细胞骨架紊乱),(6)细胞表面和黏附性质变化。
10.(艾滋病)是山人免疫缺陷病毒(HTV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11.有关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功能的几种假设:(1)(冗余假说),(2)(抑钉假说),(3)特异反应假设,(4)零假设。
12.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1)(行善原则),(2)自主原则,(3)不伤害原则,(4)(公正原则)。
13.(受精卵或合子)要经过一段休眠时间才开始分裂生长分化而成胚。
14.多数动物和植物的体细胞是(二倍体),每一个体细胞核中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
亲本的每一个配子只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单倍体,用n表示;单倍体染色体组所含有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基因组),人类的个体中染色体数目是46条,在精子或卵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 )条。
15.今年是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56 )周年。
16.S ARS 代表(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
17.19世纪(生命科学)最重要的三大学说是(细胞)、遗传、进化。
18.人类在动物界最终的分类位置为(按照生物分类的阶层写)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
19.地球上的主要群落类型为(热带雨林)、高原草地、沙漠、极地冰原、灌木林、温带草原、温带落叶林、针叶林、北极、(高山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