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一、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书。
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
有帝王的支持,好办事啊。
不过百姓也有命,生命之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如今能医好病的即为好医生了。
倒是我们自己,除了病以外,多学点知识调理自己,让自己也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地方。
上医医国,似无先例,现今更无可能,为国策把脉,参与评说,且能命中要害倒是有可能。
圣人为什么重医药所谓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就是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
如果又能够让别人听从自己,就可以由人而王。
——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讲真理而又拥有受众,的确是圣人的特征。
本人肺气不足,肾精不强,从未有由人而王的欲望,离圣人也远。
学习圣人,提高克服不良生活习惯的自制力,是很实惠的目标。
天下即人身,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有一个和谐的机制。
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
《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
假如肝火太盛,木(肝)生火(心),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
如果肾经不足典话,我们就思维就不够。
拿破仑有一句话: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
中医的话是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
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
中国文化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非常同意前半部分所述,很有启发,以积极的心态,让自己的身心和谐。
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常言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又由人身而定。
似乎有点不够全面,一个身心健壮的贫儿似乎不能与病怏怏的王子的命运相比。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并无大差别,即使有差别,其命运也未必由此定论,人的主观努力起很重要的作用。
在大环境中,在你的活动范围内,的确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对命运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我们三肾人、四肾人,与正常人的命运有所不同。
但同为移植人,命运也各异。
2.可以认知自我生命活力:魄力精神意志胆识聪明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魄在中医里涉及到它是肺的神。
肺神,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神。
力,涉及到肾,力量从肾来。
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魄力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
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
——终于找到我魄力不够的原因了。
不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胆量也有可能越练越大吧。
精神,在中医里,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神是心的神明。
精神在中医里是心肾相交的能力。
胆,是主决断的。
胆识涉及的是胆气足不足。
意志,意是脾(精)的外现,心之所存谓之意。
脾主运化,脾精足不是记忆性的问题,而是关联性的问题。
关联性好,就是运化,就是头脑灵活的表现。
志是肾之神,肾主收藏。
意志是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
运化灵活,又能定住坚持,就是有意志力。
——明白了脾的作用。
过去谈意志,几乎全看主观因素,现在也了解到其物质性的一面。
聪明,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木。
聪明与否,看肝肾能力。
——很有道理。
学习《黄帝内经》,培养更多地向内观察我们人身的能力。
它是国学经典里边最为寂寞的一项。
向内看很痛苦也很难,所以自古圣贤皆寂寞。
西方是要认识自己,而中国文化是要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的和谐,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你就越接近至善。
——讲得真好。
不能善待自己的生命,就不是至善之人。
人身难得,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和我们内在的脏腑的那种运转,懂得了人体,就懂了人生的很多方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借假修真的载体,是要蓄之养之道精品。
——我是文革期间的学生,没有学过生物、植物、地理、历史等,是医盲,很吃亏。
人身难得,过去亏欠的,如今要努力补回来。
真法难闻,《黄帝内经》是黄帝和老师的对话,核心问题也要通过一种斋戒断方式,不仅是持斋,而且要控制自己的俗欲,没有私心杂念的状态才能得到。
学习时要修自己的身,修自己的心,真正能够看到里面去。
——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一部经典,集中了古代人养生的智慧。
只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静心学习,已然不易,更何况其他呢。
中国难生,生为中国人是一种难得的福分,要有一种深厚的感恩心和自豪。
只有中国有真么多的经典,可以让我们去读,重新去反省人生,其中包括认真地体会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已经是中国人了,便不再讨论是否是一种福分。
外国人也有他们的福分。
真正的福分是充分学习和利用自己祖国的经典,确实获益。
3.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我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移植人最关注的是肾宝宝的健康,整天围着他转,就像家里添了小孩,多少人都不够用。
养生对我们似乎是奢望,还有资格吗?有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太医”,号称可以医治癌症数种,对器官移植者却无计可施,在他看来,似乎我们难以再见天日,只能耗尽精气等待死亡了。
也难怪,“太医”当值之日,尚无移植之事。
我自然很痛恨这种不给人以出路的人,不管他说得是真是假。
你看牧师、和尚,在人临终之际,还让你满怀希望,向天堂或向西方极乐世界奔去。
面对现实,有时想起来也很好笑,像我们这样的人,肾已经挪地方了,那个肾经还是原道吗?既然还活着,就有是养还是耗的问题;何为养,何为耗的问题。
抛开我们的特殊性,面对关于养生的种种理论、书籍、讲座,真让我们目不暇家。
我下载了不少,大概地浏览了不少。
不太喜欢台湾人的虚张声势,标新立异,夸大其词。
大道至简,觉得洪昭光等大陆学者的话更靠谱。
移植人离不开抗排异药物,正是这些药物的不断改进,才使移植物的存活期越来越长。
除了药物,除了医生的调理和治疗,根据我们的特点,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积极的事情,或者说如何正确地吃、喝、准确地拉、撒,适合进行哪些运动,这是我关心的。
残缺之美,美不在残缺,而在尚存的部分仍充满活力,还有朝气,还有故事。
我看过关于《黄帝内经》的60集纪录片,也很有意思,至少知道了这部经典大概是说啥事。
曲黎敏老师的视频讲座,更容易理解,更接近生活,不管是论说真谛,还是调侃,比较有意思。
各类专家总是要运用自己知道的那点事,来看待世界,解释世界万物,我们吸收其中对的部分,就会受益无穷。
专家知道的那点事,比我知道的那点,多得多。
总喊着养生的人,未必就会保养,保养得很好。
也许是因为总忘乎所以,缺乏自制力,才总摇着旗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比如我。
无论如何,我在学习,在思索,在行动。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2中医与日常生活北京东边是崇文门,崇文门是文官走的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酒车,大家都喝酒,都要应酬,实际上酒在中国文化的概念里是具有生发的性质。
西边是宣武门, 宣武门是武官走的门,只可以走一种车,就是刑车。
它守的是肃杀之气。
安定门和德胜门,从风水学上来讲,北门是不可以开的。
因为南方的疏布是做慈善,北方主收藏,藏就要藏得住。
收藏到是心爱之物,是不给别人看到的。
这类似肾精,肾精藏得越足,向外散的东西就越多。
安定门是出兵打仗的时候才可以开启,要打仗首先要有定力才可以。
德胜门是回来的门,就是说万不得已要出北门的话,也要有出有进,这是北方的内涵,而且宣武门菜市口一带的确是行刑的地方。
只有肾精足,才能有定力。
泰山崩于前而不乱。
能够做得到的就是婴儿,因其肾精足。
肾精不足容易恐惧,习惯能够战胜恐惧。
人只要闻木声则惕然而惊,是胃气不足和肾精不足的像。
左春,右秋,上夏,下冬,中为长夏。
长夏是夏天过后有一个季节,是运化四方,把开花的过程变成结果的过程,叫中央脾土。
为什么要封禅泰山,主要是由于东主生发之机。
打仗开始时敲鼓,鼓声主生发,结束时鸣金收兵,西方属金要收敛。
《黄帝内经》源于对自然的感悟.《黄帝内经》不是讲如何治病,主要讲如何顺其自然。
人体中部在哪里?肚脐(神阙穴),只可以灸法,不可以针刺,它不是中部。
人的中部是人中。
因为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任脉和督脉的连接点。
督脉是大阳经,主气,决定男人的生殖。
脑髓、肾和腰脊、脊柱、脊髓。
任脉是人体大阴经,主血的。
这两条经脉都是奇经。
十二正经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的现象,奇经八脉是人体的一种很特异的方面的一种能量,甚至可以说它是元气大储存地。
它可以决定人生的许多重大事情。
女人生育由任脉决定。
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交汇所。
晕倒是阴阳离绝,阴气在下,阳气在上。
刺激人中,阴阳重新和合。
人中应该深、长、宽,阴阳、气血交通能力强。
人中还叫寿宫、子庭,能否长寿,是否多子多孙。
人中的深浅除了先天,还和保养有关。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
夏天人体的脾胃最虚,消化能力最弱。
冬天阳气内敛,脾胃形成一个内热的格局,可以滋补,也可吃萝卜顺气。
仁义礼智信,也是从身体当中来。
东方主生发,仁就是东方,就是你一点点善念。
义是白送人的东西,主散,是南方。
礼是西方,是约束,如何约束人性,也是人性的收敛。
智慧是肾精的外现,肾主智(志)。
信是中央脾土,人言为信,人说的话要像土地一样真实可靠。
小孩子志向高是因为精足。
——学习了《黄帝内经》到底讲什么:1顺其自然(因天之序)2健康长寿靠自己,3天人合一.因天之序,天的序就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冬再到春。
天之序永远不会变,人体也要顺应这个次序。
最好的状态是四象全有,见群龙无首吉。
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状态。
搞不清自己在哪个阶段,所思所为一定是有些混乱了。
健康长寿靠自己,《黄帝内经》是讲医道的书籍。
健康是积精累气的过程,靠的是吃好睡好,消化吸收都有了,人才能健康。
万恶淫为首,性事、情绪也跟健康相关。
真正的医疗保险,就是精神文明。
疾病和生活密切相关,与人和人性也非常相关。
调理好生活,调理好身体,才能调理好人。
——单是吃好睡好就不简单,诱惑太多,海外剧场那些看了一集还想看下一集,看完结局总觉上当的韩剧,总是半夜播出,白天还不带重播的,毁我健康啊。
天人合一,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有体现,也叫做有诸内必行诸外,所以中医有望闻问切。
人和自然越和谐,越至善。
中医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天人合一。
《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3中医知识十二时辰的养生(子~卯)天因之序,人体生命日节律,一天当中人的养生法则。
子时,夜里11点~1点。
古代大时,一个时辰为2个小时。
胆经当令,即值班。
1.养生机:子时阳出生,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有时晚上八九点开始犯睏,到十一点反而清醒了。
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
这就是说,最好10点~10点半睡,如果11点睡,不容易入睡。
任何一个脏器都关系到三个方面:“形、气、神。
形是是物质基础。
胆切除了,胆经仍在,经络是气的运行通道,生命的运动方式。
神是指形、气特别足了以后的外现。
西医说内脏,中医说内藏。
一根手指上就会有五脏。
手上有皮毛,肺主皮毛,皮肤病与肺气有关。
皮下面是肉,跟脾有关,脾主肌肉。
手指上还有血,由心所主。
骨头是肾所主,骨头是最固敛的东西。
人的活动都是由筋来连缀的,跟肝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