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城杯工程资料要点汇编

长城杯工程资料要点汇编

1.结构长城杯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评价控制要点1.1结构长城杯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质量评价控制要点(见下表)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质量评价控制要点1钢筋工程质量评价控制要点2模板工程质量评价控制要点3混凝土工程质量评价控制要点41.5 结构长城杯施工资料管理工作质量评价控制要点(见下表)施工资料管理工作质量评价控制要点52.施工项目管理:主要评审项目组织机构及编制的管理文件、措施对于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指导和控制作用,重点是抽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措施和质量体系在结构施工过程时,对内业、外业管理的运做程序及管理行为、水平、成果的有效性,部门应该职责明确,制度、措施可行。

2.1施工组织设计是宏观定性,具有指导意义,内容规范为8个方面:2.1.1编制依据:与工程相关的合同、图纸、规范、规程、图集、法律等。

2.1.2工程概况:按照四表二图来说明:四表: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信息2)结构设计概况3)建筑设计概况4)专业设计概况二图:附典型平面图及剖面图2.1.3施工部署要突出部署原则,项目经理在工程实施前为实现该项任务预定目标对整个工程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及其总体布局的构思。

构思要提供总体施工顺序、施工进度控制计划、总体施工量、劳动力计划及阶段性施工曲线图、主要材料使用计划、施工机械需用计划等。

2.1.4施工准备6包括技术准备及生产准备。

特别是技术准备要突出器具配置、技术工作计划、四新技术及工程施工难点及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2.1.5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突出流水段的划分及按分部分项的顺序描述施工工艺。

2.1.6主要施工管理措施包括工期、质量、技术管理、安全、消防保卫、环境保护及文明安全施工等项。

2.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消防环保及回访保修计划。

2.1.8施工总平面布置或施工总平面图包括文字说明现场布置情况,还应该有三张图(基础施工阶段平面图、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图、装修阶段平面布置图)2.2施工方案是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编制,以分项工程作为分类标准,要突出工程的重点及难点,以文字说明为主,配合准确的节点详图。

施工方案是微观的、定量的而且均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实用性。

2.3技术交底主要是管理者对操作者的交底,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其他的管理措施。

现在要求有5类交底:施组交底、方案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四新技术交底、设计变更技术交底。

7初评检查注重主体结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地基基础工程、防水工程、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相关的预应力、预制装配、砌体、钢结构工程,回填土工程和结构中预留孔洞及预埋管线等隐蔽工程。

2.4施组、方案及技术交底三个指导性文件在管理及操作层贯彻执行必须落实到相关岗位,确保贯彻执行的严肃性和文件资料的真实齐全。

2.5施工管理要体现现场整齐有序不乱、文明施工、日常保持良好。

现在长城杯检查增加了对安全防护的检查,重点是对“四口五临边”的防护要到位。

3.钢筋工程3.1钢筋原材料控制3.1.1进场验收(1)进场时需要收集的资料: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2)外观检查: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1.2进场复验(1)钢筋进场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要收集复验的试验报告单。

(2)通过核对钢筋的材质证明,确定不同炉批的钢筋能否组成混合批进行复验,组成混合批的条件是:炉公称容量不超过60t,炉数不超过6炉,6炉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

(3)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89列规定: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3.1.3进场管理(1)钢筋堆放区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其位置和尺寸,并在施工平面布置图上体现;钢筋堆放区应进行场地硬化处理,要有排水措施,防止钢筋受潮锈蚀和污染。

(2)堆放钢筋时,钢筋下应设置垫木,木方子截面尺寸为100×100mm ,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钢筋必须按照规格分类码放,并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应对钢筋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进场数量、试验状态及试验编号、进场日期等进行详细标识。

标识牌及标识项目要提前统一制作,固定标识牌的格式,其填写内容应根据每批钢筋的实际情况及时填写(如右图)。

3.2、钢筋加工 3.2.1钢筋调直(1)冷拔钢丝盘条,(2)热轧钢筋盘条,宜采用冷拉调直,应严格按照钢筋的级别、品种控制冷拉率。

HPB 级(一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二级)、HRB400和RRB400级(三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钢筋调直场地应根据钢筋长度及冷拉率设置好伸长标识。

3.2.2钢筋加工(1)纵向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②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度弯钩时, 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③钢筋作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箍筋加工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柱、梁、剪力墙暗柱等的箍筋应满足以下要求:①HPB235级钢筋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且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135度,成型及绑扎后两弯钩平直部分应保持平行;③箍筋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应小于75mm。

(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103.3钢筋连接3.3.1钢筋的搭接连接(1)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计算表说明:①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②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按表中相应数值乘以0.7以后取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③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纵向受拉最小搭接长度按表中相应数值乘以1.25以后取用;④当采用滑模等钢筋易受扰动的施工工艺时,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按表中相应数值乘以1.1以后取用;⑤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2)搭接接头的位置要求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 l(l 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3)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要求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对于梁类、板类构件,不宜大于25%;②对于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③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于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4)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配置要求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端面外100mm 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3.3.2钢筋的机械连接(1)连接方式: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①钢筋螺纹丝头的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相吻合,有效丝扣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1/2;②接头的外露丝扣不得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或三个半扣,否则应重新拧紧接头或进行加固处理。

(2)接头位置要求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错开间距l不小于35d(d 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接头距地面高度h应大于等于500mm。

(3)接头的分级及选用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Ⅰ级接头具有强度最高、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混凝土结构中要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Ⅰ级或Ⅱ级接头;混凝土接头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Ⅲ级接头。

(4)接头面积百分率要求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Ⅲ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Ⅱ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Ⅰ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②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Ⅰ级接头或Ⅱ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③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④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3.3钢筋的焊接连接(1)焊接接头型式在结构施工中,常遇到的焊接接头型式有: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

(2)接头质量要求三种焊接方式的对比及质量要求如下表:3.3.4连接接头的型式检验施工单位应向机械连接加工单位索取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3个单向拉伸试件,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及三个钢筋原材抗拉强度试件的试验值,检验结果应满足接头设计级别的要求。

3.3.5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与质量验收加工好的钢筋接头进入现场时应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工艺检验是指在使用前对每批、每种规格的钢筋接头抽取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同时在这3根钢筋上截取3根试件进行母材抗拉强度试验,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

试验结构满足设计接头等级时,判定为合格。

施工验收:按验收批进行现场检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