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奔腾课件(雷)
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关注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 传播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走 出国门,走向世界!
• 蒙古西部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关马头 琴的传说:牧人为了怀念已死去的 心爱的小马,制作出了马头琴,用 马皮蒙琴面,马头骨为音箱,腿骨 做琴杆,马尾为琴弦和弓毛,并在 琴首上端雕刻小马头像等。
下列三行乐谱中拍数有何不同?
.
—
—
变 换 拍 子
在乐曲中各种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换拍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变换拍子的拍号一般都记写在拍子变换的地方。 假如拍子的变换有规律的出现,也可以写在乐曲 开始处一并记出。
万马奔腾
• 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 马头琴,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 得名。 • 马头琴的音箱为木制,呈梯形,两面蒙饰有图 案的马皮。 • 琴身由硬木制作,并有两根弦。 • 马头琴音色深沉、浑厚、粗犷、激昂 • 富有浓郁的草原特色。常用于独奏、民歌说唱 的伴奏。
•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
比比看:谁的耳朵最灵
• 下面音乐片段中哪一个是由马头琴演奏的?
蒙古族呼麦
• “呼麦”是蒙古语xoomii的中文音译,一种 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 技法。“双声”(潮尔)指一个人在演唱 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另外, 呼麦又称“蒙古喉音” • 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1日,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模拟风声 模拟马嘶吼的声音
从这首乐曲中你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怎 样的性格与精神?
曲作者——齐· 宝力高
• • • • • • • • • • 齐·宝力高(1944——) 马头琴演奏家、作曲家。 蒙古族人,他是第一位在 蒙古人民共和国举办音乐 会的中国人;第一位在维 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世界上 第一场马头琴专场音乐会 的人。代表曲目: 《万马奔腾》《献给母亲的歌》 《草原天驹》等
• 《万马奔腾》是马头琴演奏家的代表及保留曲目。 针对这首乐曲,作者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 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 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 终点。当它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 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痛苦不止。这件事深深地 触动了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奔腾不息、死而后 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 作者创作了《万马奔腾》
蒙古族
蒙古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 一。主要聚居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 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 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 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 牧民的足迹,因此又被称为“马背 上的民族”。
• 欢乐的那达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