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钟同步网

时钟同步网

4 时钟同步网4.1 一般规定4.1.1 铁路时钟同步网(又称“频率同步网”)用于为铁路数字通信等网络提供基准频率信号。

4.1.2铁路时钟同步网由一级时钟节点、二级时钟节点、三级时钟节点、定时链路、网管系统及配套设备组成。

4.1.3铁路时钟同步网分为骨干同步网和铁路局内同步网。

铁路骨干同步网由全网基准时钟(简称PRC、一级时钟节点)、区域基准时钟(简称LPR、一级时钟节点)、定时链路和网管系统组成;铁路局内同步网由LPR、二级时钟节点(SSU-T)、三级时钟节点(SSU-L)、定时链路和网管系统组成。

原则上骨干同步网为一个同步区,每个铁路局为一个同步区。

全路采用混合同步方式,每个同步区内采用主从同步方式。

4.1.4 时钟同步网的网络管理分为二级。

一级网管设置在通信中心,负责铁路骨干同步网的管理;二级网管设置在各铁路局,负责铁路局内同步网的管理,在同步时钟设备所在地根据需要设置本地维护终端。

4.2 设备管理4.2.1 时钟同步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维护界面以同步时钟设备配线架上的连接器为界,连接器(含)至同步时钟设备由同步专业维护。

4.2.2 维护部门应根据时钟同步网维护需要,配备原子钟、时频测试仪、频率计、SDH分析仪(具备抖动、漂移测试功能)等相关仪表。

4.2.3 维护部门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1)相关工程竣工资料、验收测试记录;(2)时钟同步网网图;(3)机架面板图;(4)端口运用台账;(5)应急预案;(6)设备及仪表技术资料(含说明书、维护手册、操作手册等)。

4.3 设备及网络维护4.3.1时钟同步网维修项目与周期见表4.3.1。

表4.3.1 时钟同步网维修项目与周期类别序号项目与内容周期备注日常检修1 设备状态检查日网管或机房2 告警等事件检查分析处理网管3 卫星接收机运行状态检查月网管4 地面输入链路的频偏统计5 时钟设备(含卫星信号)频率偏差检查季网管或仪表6 设备表面清扫机房(雷雨后天馈线及防雷检查)7卫星接收机天线馈线及周边环境检查8 定时链路状态检查网管9 系统数据备份并转储集中检修1 时钟设备输出口频率偏差测试年开通3年及以上设备每种类型端口使用仪表抽测1路2 时钟设备输出口MTIE、TDEV测试3时钟设备输出口抖动测试4 设备地线检查、天馈线防雷装置检查雨季前5 配线及标签检查重点整修1 承担定时链路的SDH网元SEC时钟输出口抖动测试根据需要仪表2承担定时链路的SDH网元SEC时钟输出MTIE、TDEV测试3 定时链路SDH网元数检查、调整网管4 系统隐患整治可根据需要检查各项质量指标5 系统版本升级6 网络优化调整4.4 质量标准4.4.1时钟同步设备、SDH设备应具备正确标示、识别、传送同步状态信息(SSM)的功能。

各级时钟同步设备、SDH网元时钟均应处于正常跟踪状态,且主备用时钟输入口的时钟质量等级均应达到一级时钟等级。

4.4.2正常工作情况下,卫星接收机应同时跟踪不少于4颗卫星。

4.4.3检查GPS或北斗天线馈线系统,遇到不满足GPS或北斗接收要求的阻挡和干扰等因素时,应立即处理。

在雷雨季节前应对天线馈线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查。

4.4.4同步时钟设备输入输出接口频率偏差(用Δf/f表示)应符合表4.4.4的要求,统计时间为3个月。

表4.4.4时钟同步设备输入输出接口频率偏差指标占百分比Δf/f≤1×10-11≥95%1×10-11≤Δf/f≤1×10-9≤4.50%1×10-9≤Δf/f≤1×10-8≤0.50%4.4.5 时钟同步网的网管应具有设置频率偏差门限的功能,超过频率偏差门限的信号应能实现自动报警。

对于某些版本的网管,可以设置频偏告警门限。

对于只能设置一个频偏门限的设备,一级时钟设备频偏告警门限设置为1×10-11,二级时钟设备频偏告警门限设置为1×10-9,三级时钟设备频偏告警门限设置为1×10-8。

对于某些时钟同步网网管,其频偏门限的设置方式使用时间间隔误差(TIE)门限值的设置方式。

要满足某一频偏要求,不同测试时间对应的TIE门限值不同。

测试时间与TIE门限值的数据可以使用厂家模板,也可以自定义。

表4.4.5是测试时间与TIE门限值的一组数据,在整个测试时间内TIE绝对值小于该组数据的信号其频偏小于1×10-11。

表4.4.5 测试时间与时间间隔误差关系表测试时间(s)10 100 1000 3000 10000 86400 TIE门限值55000 10000 3010 1010 310 45(10E-12s)4.4.6在正常跟踪情况下,对大于7天的连续观察时间,PRC设备的时钟输出信号的频率准确度应优于±3×10-12;在所有运行条件下,PRC/LPR/SSU-T/SSU-L/SEC设备的2048kbit/s、2048kHz同步接口输出抖动应符合表4.4.6(a)的要求,SSU/SEC的STM-N同步接口的输出抖动应符合表4.4.6(b)的要求。

表4.4.6(a) PRC/LPR/SSU-T/SSU-L/SEC的输出抖动输出接口测量带宽,-3dB频率点(kHz)峰峰值(UIpp)PRC/LPR 20~100 0.05 SSU 20~100 0.05SEC 20~100 0.5 49~100 0.2注:对于2048kbit/s和2048kHz同步接口,UIpp指的是时钟频率的倒数。

表4.4.6(b) STM-N 同步接口的最大允许抖动输出接口测量带宽,-3dB频率点(Hz)峰峰值(UIpp)STM-1e注1,2500~1.3M 1.5 65k~1.3M 0.075STM-1注3500~1.3M 1.5SSU 65k~1.3M 0.15SECSTM-4注31k~5M 1.5 250k~5M 0.15STM-16注35k~20M 1.5 1~20M 0.15STM-64注320k~80M 1.5 4~80M 0.15注:(1)采用CMI编码格式、符合ITU-T建议G.703要求的电接口。

(2)对于采用G.813建议选项Ⅱ时钟或G.812建议Ⅱ、Ⅲ或Ⅳ类时钟的网络,STM-1的要求适用于STM-1e。

(3)对于STM-1,1UI=6.43ns;对于STM-4,1UI=1.61ns;对于STM-16,1UI=0.402ns;对于STM-64,1UI=0.1ns。

4.4.7 所有运行条件下的PRC设备时钟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MTIE(最大时间间隔误差)应符合表4.4.7(a)和图4.4.7(a)的要求, PRC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TDEV(时间偏差)应符合表4.4.7(b)和图4.4.7(b)的要求。

表4.4.7(a) PRC设备输出漂移网络限值(MTIE)观察时间τ(s)MTIE(ns)0.1<τ≤100025+0.275ττ>1000 290+0.01τ图4.4.7 (a)PRC设备时钟输出口漂移限值(MTIE)表4.4.7(b) PRC设备输出口漂移的网络限值(TDEV)τ(s)TDEV(ns)观察时间τ≤100 30.1<τ≤1 000 0.03τ100<τ≤10 000 301 000<τ≤100 000 27+0.000 3τ10 000<图4.4.7 (b)PRC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TDEV)4.4.8 SSU-T/SSU-L(统称SSU)设备的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MTIE)应符合表4.4.8(a)和图4.4.8(a)的要求,SSU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TDEV)应符合表4.4.8(b)和图4.4.8(b)的要求。

表4.4.8(a) SSU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MTIE)τ(s)MTIE要求(ns)观察时间τ≤2.5250.1<τ≤20010τ2.5<τ≤20002000200<τ>2000 433τ0.2+0.01τ图4.4.8 (a)SSU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MTIE)表4.4.8(b) SSU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TDEV)τ(s)TDEV要求(ns)观察时间τ≤4.3 30.1<τ≤100 0.7τ3.4<τ≤1000000 58+1.2τ0.5+0.0003τ100<图4.4.8(b)SSU设备输出口漂移的网络限值(TDEV)4.4.9跟踪卫星时的LPR设备的漂移指标与PRC设备相同,跟踪地面链路时LPR 设备的漂移指标与SSU设备相同。

4.4.10 在正常跟踪情况下,定时链路的任意一个SEC设备的输出漂移网络限值(MTIE)应符合表4.4.10(a)和图4.4.10(a)的要求,SEC设备输出漂移网络限值(TDEV)应符合表4.4.10(b)和图4.4.10(b)的要求。

表4.4.10(a) SEC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MTIE)τ(s)MTIE要求(ns)观察时间τ≤2.52500.1<τ≤20100τ2.5<τ≤2 000 2 00020<τ>2 000 433τ0.2+0.01τ图4.4.10(a)SEC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MTIE)表4.4.10(b) SEC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TDEV)τ(s)TDEV要求(ns) 观察时间τ≤17.14 120.1<τ≤100 0.7τ17.14<τ≤1 000 000 58+1.2τ0.2+0.000 3τ100<图4.4.10(a)SEC设备输出口漂移网络限值(TDEV)4.4.11承载定时链路的SDH 系统各网元时钟应处于跟踪状态,且任何网元的AU 指针调整事件数应符合传输网章第2.5.2.5条的规定。

4.4.12 一级基准时钟源的定时信号经过若干段SDH 链路及若干个SSU 节点到达末端,若链路中SSU 节点数k 和SDH 网元数N 达到最大限定数即称该链路为极长定时链路。

极长定时链路参见图4.4.12。

在极长定时链路中,以LPR 为基准时,k=5,以PRC 为基准时,k=7;在极长定时链路中两个节点时钟间串入的SDH 网元数N=20,从始端到末端串入的SDH 网元总数最多60个。

PRC/LPR SSU第1个N 个SDH 网元第K-1个SSUSSU第K 个N 个SDH 网元N 个SDH 网元图4.4.12 极长定时链路示意图4.4.13地面输入链路频率偏差。

无传输告警时,信号的Δf/f<1×10-11(一天平均),三个月内仅允许三次超过此值。

4.4.14 卫星信号频率偏差。

无卫星信号传输告警时,信号的Δf/f<2×10-12(一天平均),三个月内仅允许三次超过此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