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说课稿PPT课件
-
25
春雨
雨过天晴白云飘, 夏雨
蓝天架起彩虹桥。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秋雨
-
26
-
27
3、品味词句,体会雨前紧张、恐怖。 课文雨前、雨中、雨后三部分互为独立又
相互关联,这堂课侧重雨前的教学。这篇课文 语言精练,用词准确,在课后部分也对品味“ 垂、压”两字提出要求。
一抓,第一自然段满天、黑沉沉、一动不 动、一声也不叫等词语体会乌云压顶、空气沉 闷。在体会压时,让学生用动作演示对压的理 解,然后出示乌云压顶的图片,调动学生的生 活经验,让学生感受乌云又厚又低的特点。
练习运用。 4、配合插图,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
雷雨前的景象。逐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
8
1、认识“压、蝉、垂、乌、黑5个生字,读 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正确认读“乌云、 黑沉沉、垂下来、压下来、亮起来、下起来 ”等词语;会写“雷、垂”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压下来、垂 下来、亮起来、下起来”轻声以及长句子的 朗读。
-
12
五 说学法
-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 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 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 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 腻的感情色彩。”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鼓 励进行有创造性地思考。
照雨前、雨中、雨后顺序记叙, 3个场景的鲜 明特点。为此,我利用教材中安排了一幅下雨 时插图,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图,图文 对照梳理课文脉络。从而让学生对雷雨的过程 有了深刻的理解。以此来理清课文的脉络,把 课文写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三个部 分内容。在雨前部分每一段结构也是非常相似 ,画面感很强,从雨前景物入手,感受每种景 物在雨前的各自的不同。
-
14
六
教学 过程
-
15
本由于本文生字较少,生字集中在下雨前部 分,在本堂课上我采用随文识字。理清雨前景 象之后,学习“乌、蝉”两字,在乌字学习时 结合“乌云、乌鸦”等词语,联系生活理解词 义及运用。压字的教学是放在课文内,通过朗 读黑沉沉地压下来,做向下压的动作,感受乌 云厚及重,体会压字的“重”。
-
28
二抓,第二自然段抓乱摆、垂下来、逃走 ,感受大风带来的紧张感。引导体会垂下来的 意思,对比垂与掉的不同,理解蜘蛛垂下来时 候,被一根蛛丝连着,体会“垂”字用得精妙 、用得好。
三抓,第三自然段两个越来越……句式, 雷声响亮气势,感受雷雨即可而来的紧迫感。
理解词语意思再带到句子读,以读促悟, 悟后再读,读悟结合,完成师与生、生与生、 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
6
三 教学目标
-
7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情以及文本的内容,我将 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压、蝉、垂、乌、黑5个生字,读准平翘舌音 、前后鼻音;正确认读“乌云、黑沉沉、垂下来、压下来
、亮起来、下起来”等词语;会写“雷、垂”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压下来、垂下来、亮
起来、下起来”轻声以及长句子的朗读。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
-
20
二、词、句、文教学部分: 【设计依据】: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 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 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 理文章脉络。 《雷雨》全文部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
课文点缀了一幅雨帘密织的插图,描绘了雷雨中 的景象,与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相配,有助于学生 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雷雨的景象。
-
4
二 学情分析
-
5
二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爱好表达,在生 活中,对雷雨已经有了丰富的一定认识,能说 出关于夏天雷阵雨的一些特点。同时,在一年 级下册及二上学生也学习关于自然天气的课文 及谚语,学生已有一定积累。但这也就需要老 师进一步引导,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获得感 受和体验,使联系生活经验阅读逐渐成为一种 能力。
-
9
1、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 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2、配合插图,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 内容,能说出雷雨前的景象。
-
10
四 说教法
-
11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 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 的形成。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 学法”、“联系生活教学法”、“朗读教学法” 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生字卡片、图画和多媒体 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引 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之中。
-
22
-
23
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注意不动唇、不出声, 圈一圈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
24
2、重视已有知识基础
在课文导入环节,我先让学生自己所知 道的关于雨的词语或诗句,在学生对雨认识 基础之上,由“春雨”“秋雨”“夏雨”带 入,认识雨的脾性也是不一样的。夏雨时常 伴随隆隆雷声,这就是雷雨。
在雨前教学这起初部分,我就出示一年 级《要下雨了》,一年级对于雨前的认识主 要是天气闷,二年级知识更丰富、也关注好 词好句品读,。
-
16
乌鸦
乌龟
乌云
乌黑
-
17
2、出示“垂”的字源图片和象形文字,让学 生了解“垂”字演变过程和“垂”字字义。
3、生字的学习离不开文本,将生字放回文本 之中,让学生在朗读句子、朗读课文的语境 中识字。
-
18
垂
-
19
【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汉字储备量 ,随着识字量增加,学生对于形近汉字、 音近汉字容易混淆,如何正确规范书写汉 字、使用汉字,需要发挥学生识记生字本 领,引导学生规范正确使用汉字。
18. 雷 雨
-
1
说
说教
学
学过
法
程
-
2
一 说教材
-
3
《雷雨》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 第二篇课文,第六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 这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全文结 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顺 序记叙,集中表现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文中多为短 语白描,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 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