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合理容量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增长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 幅度下降
不合理利用土地, 农业用地缩小
人类生存 的空间越 来越小
二、环境限制性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粮食需求量加大 城市膨胀 建设用地增加 开垦新耕地
人均耕农地药减、少化肥用量增加
土壤污染加剧
工矿规模扩大
植被破坏
土壤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总面积减少
粮食产量下降
二、环境限制性
种类的演变——越来越多 用途的演变——越来越广
3、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枯竭 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数量有限
二、环境限制性
人口增长、经济 发展对资源需求 量增加
人们生活水平提 高,使资源的人 均消耗量增加
自然资源 供应不足
影响人类社 会持续发展
1.土地资源—— 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场所,不可替代。
给我留一口
聪明的你支持以下哪种观点? 观点1.并不存在,因而荒谬至及, 毫无意义。 观点2.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时 间、地点和条件下确实存在,在 当今尤其值得关注。
二、环境限制性
• 1、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 ,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 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 2、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用途是不断演变的
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 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深圳25年前是一个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至2004年末,户籍 人口165万,居住一年以上的有432万,还有居住一年以下、三 天以上的有470多万,加起来深圳有统计的人口总共是1071万, 还有一些流动的,加起来管理人口近1200万。 (1)深圳依赖自己的耕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养活25年一下子 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吗? (2)深圳是如何养活这多出来的1000多万人口?
毁林开荒 乱砍滥伐 森林火灾
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沙化速度加快, 大气污染程度加深, 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人类 生存 环境 恶化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
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所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大小。
2. 人口容量 一定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
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 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 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 在7亿之内。
矿产
2.矿产资源—— 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
人口增长 科技发展
需求量 增长。
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迅速减 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二、环境限制性
3.水资源—— 人类必需,总量很大,但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需求量增大 不合理利用 严重水污染
淡水资源短缺,困 扰人类的生存发展
二、环境限制性
4.森林资源—— 重要的物质资源,重要的环境资源。
3.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人口容量。
4.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资源状况 ——正相关 ----首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我国西北地区 人口密度远远 小于东南部地 区,主要原因 有哪些? 气候干旱,
缺少淡水;
地形崎岖,
交通不便,
环境相对闭塞。
1.2 人口合理容量
一、“人口爆炸”
活动
计算世界人口每 增10亿所用时间
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 所用的时间 越来越短,原因是世界 人口增长速度 越来越快,
Hale Waihona Puke 一、“人口爆炸”20世纪——“人口爆炸”的时代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 人口的 指数 增长,这种增长在开始时 数量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20世 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情况,社 会学家们将其描述为 “人口爆炸”。
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3.人口合理容量
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 济效益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佳 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人口容量仅考虑人 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 角度考虑;
2. 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是人口数量的极 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与社会、 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日本国土面积377800平方千米,人口高达1.26亿, 沙特阿拉伯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只有1800万,环境人口 容量相差很大,为什么?
香港特别行政区面积1061.8平方千米,人口却有631 万, 环境人口容量较大,为什么?
(影响人口容量因素之二)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
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 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 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 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 13.8亿。最多能养活16亿人。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
(影响人口容量因素之三)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
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 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 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在一个开
放的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对自然资源有着
怎样的影响?
需求量与日俱增
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
马尔萨斯人口学说
人口增长将按等比数列(几何级数)增加1,2,4,8……
生活资料则按等差数列(算术级数)增加1,2,3,4……
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显然是不平衡的,而大 自然法则,却必须使其结构趋于平衡。
活动
资源──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 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一般在 7000万之下,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 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 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 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