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就英法联军ppt课件

就英法联军ppt课件

焚毁后圆明园的断垣残柱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讲授新课
zhuì 缀
hài 骇
liúlí 琉璃 xī 曦
fà láng

珐琅

jié
qiè


荡然无存--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 独一无二-- 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谴责-- 责备;严正申斥。 制裁--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瞥见-- 一眼看见。
总述:亚洲文明杰作
充满赞 美之情
讲授新课
2.找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试加以分析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理想艺术的地
美 位。”(p30的第二句)


“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这就是
句 圆明园。”(p30的第6-7行)
……
讽 刺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以至于荡然无
盛赞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 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
当堂检测
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 的感想。 要求:格式正确,观点鲜明,内容丰富, 不少于400字。
讲授新课
希腊巴特农神庙是雅典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举世闻名 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这座神庙历经二千多年的沧桑之变, 战火已经使得庙顶坍塌,雕像荡然无存,浮雕腐蚀严重, 但从巍峨屹立的柱廊中,还可以看出神庙当年的丰姿。
讲授新课
圆 明 园
总评 : “世界奇迹” 与巴特勒农神庙比较
分说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概述耗费劳动之巨
学练优八年级语文上(RJ) 教学课件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体味有特色的语言。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 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 在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
讲授新课
英法联军之役,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 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们野蛮地洗劫了北 京城的同时,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了 这座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
讲授新课
被毁前的圆明园
被毁后的圆明园
讲授新课
被毁前的大水法 被毁后的大水法
讲授新课
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 掠,并且焚烧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 一巴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 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讲授新课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讲授新课
一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 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 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 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 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 界》等长篇小说。
的 存。”(第五段的5-7行)
例 句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第五段的倒数第 四行)
……
讲授新课
“世界奇迹”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 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概括
具体讲述园中之物
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 场、圣母院)
讲授新课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号称“万 园之园”.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 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 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 圆明园。共占地约5200亩,周长近 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 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 成。
讲授新课
圆明园还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 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3.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的( 巴特农神庙) 埃及的( 金字塔),罗马的( 斗兽场 ),巴黎的( 圣母院 ) 中国的( 圆明园 )。
当堂检测
4.雨果的这一句话盛赞了什么?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 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 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③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
规模巨大的典范。
(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的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
耗费劳动之巨。
(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亚洲文明的剪影)
讲授新课
埃及金字塔
埃及建筑中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 就是金字塔。 金字塔出现在公元两千年前,除 技术和材料外,其严密的奴隶制 度以及将法老王视为神祉的化身, 并相信灵魂不灭,因而造就了伟 大的金字塔。然而拿破仑的炮火 也曾给它以毁坏。
5.文中“赞誉”一词有何作用?
“赞誉”一词褒义贬用,褒贬分明,贯穿全文。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
读了本文之后,你对雨果这位作家 有了怎样的认识?请作出你的评价。
—他是一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 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 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 (讨论)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 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进步?
讲授新课
整体感知:
征求意见 全部赞誉 给予赞誉
反语
世界奇迹圆明园[文明]
两个强盗洗劫[野蛮]
[谴责]
讲授新课
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先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
界的地位。
(是幻想艺术的最高成就。)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①圆
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②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
3.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 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这话突出强调了对圆明园进行劫掠、焚毁是英法政府犯 下的强盗罪行,而不是英法人民,表达了作者对英法政 府强烈的不满
讲授新课
4.“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 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承上起下。“奇迹”是上段对“万园之园” 的总括赞美,“消失”引出下文的英法强盗。这句 另起一段,在内容和语言上与前一段形成强烈对比, 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极端愤慨 讲授新课
谴责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 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 “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 尖锐的嘲讽意味。 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 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 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提示:可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经济、科技落后, 国力衰微等来谈“原因”;对“进步”应与清末情况 作比较。)
当堂检测
1.雨果是哪个国家的作家?代表作品有哪些? 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一是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讲授新课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 就
这是段文话明中对包野含蛮了所作干者的的事愤情概。之”情请,体因味为这能句作话出的摧含毁义圆。明 园这样的“艺术杰作”的行为的人,不能算文明人;能 建造出圆明园的也决不会是野蛮人。
讲授新课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富丽堂皇的破烂“?
圆明园的物品虽然是富丽堂皇的,但强盗的行为是丑恶的, 把抢来的东西展览就像展览“破烂”。
讲授新课
古罗马斗兽场
古罗马斗兽场也称“科洛西姆”, 建于公元70-82年.平面呈椭圆形, 长径188米,短径156米,四周为看 台,外墙高48.5米,分为四层,可容 纳观众50000人。 古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此驱使奴隶 互相搏斗或同野兽搏斗以取乐。 今仅存残迹.
讲授新课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著名的天主 教教堂,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 塞纳河的斯德岛上,于1163年开 始兴建,1345年完工,历时182年。 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开 欧洲建筑史先河,因而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因雨果小说及电影 《巴黎圣母院》而著名。
讲授新课
1.信的正文写了哪些内容? 赞美圆明园在人类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1-4) 揭露英法联军的罪行。 (5-6) 指出英法政府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7-10)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态度?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 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 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