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大师贝多芬音乐PPT课件

音乐大师贝多芬音乐PPT课件


乐的主题;后者交响合唱部分唱词采用了德国大
诗人席勒的长诗《欢乐颂》。这个乐章是整部交
响风的总结:前三个乐章表现了“通过斗争和思
索,去寻求自由和欢乐”,而末乐章则总结出
“斗争取得了胜利,欢乐战胜了苦难”。因此,
也可以说,《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自己一生的
总结,这部交响曲至可列为人类精神的最伟大的
成就。
.
.
12
奏鸣曲的特点
是18世纪最常用的一个基本器乐结构观念, 不仅用来写作乐队作品,也用于其他器乐。
第一段由主要的调性转到属调;第二段在 属调上演奏主题,偶尔加入新的乐思或新 的调性,然后转回主调。其主要的思想是 显示调性的对比。
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奏鸣曲式最后 形成,构成了我们比较熟悉的结构---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有时加尾声)
.
4
贝多芬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太多,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世界上 最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在于他 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于一身,有崇高的理 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 毅力。
.
5
.
6
古典主义时期
1750年——1820年左右,1750年
J·S·巴赫的去世,则标志着巴洛克
己的青春年华!
.
20
时代的结束。此后西洋音乐进入了
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古典主义
时期(classicism),由于其在维也
纳开花结果,“维也纳古典乐派”
成为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7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
海顿 莫扎特 贝多芬
.
8
海顿
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 匈边境卢瑙的一个铁匠 家庭,是奥地利著名作 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奠基者之一。
.
1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
綦江中学 冯仁文
.
2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出生在莱茵河畔波 恩城的一个音乐世家里,是伟大的德国
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
3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 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 使他沉默和隐退,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思想意识 给他许多启发,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人类平 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
贝多芬的作品以刚劲的生态和富有反
抗精神而著称,因而许多人说:“贝
多芬的音乐给. 人予力量”。
11
欣赏《热情》第三乐章
这部作品包括三个乐章:1.极快板,这个乐 章中的主题是著名的命运动机,第二主题 是一只充满光明的希望旋律,尾奏的技巧 部分也由命运动机展开。2.流动的快板,似 乎是带着深沉的表情静躺着,带着沉思又 带着安逸。3.从容的快板,以激烈的连敲减 七和弦开头,用奏鸣曲式,疾风暴雨式的 势如破竹收尾。
交响曲有《告别》、 《时钟》、《狩猎》
弦乐四重奏有《帝皇四 重奏》等。
.
9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 特,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宫廷 乐师家里,杰出的奥地利作 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 出代表。
莫扎特自小便有“神童”之 称。他四岁开始学习音乐, 五岁懂得作曲,七岁便随父 亲到处旅行演奏,十多岁时 已创作了很多乐曲。
2003年5月23日,乐圣贝 多芬在一八一七年写成的 第九交响曲手稿,在伦敦 苏富比拍卖行被一名未露 面的收藏家以电话出价两 百一十三万三千英镑购得。
.
16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是急板、变奏与回旋的混合自由式。这一乐章分
为两大部分:器乐部分和声乐部分,前者包括序
奏和宣叙调,是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并出现了欢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魔笛》。
.
10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 的三大音乐巨匠,请比较他们的音乐风格。
莫扎特的音乐清新、典雅,富有抒 情、温柔的特质,因而许多人说: “莫扎特的音乐给人予温暖”。
海顿一生中创作了一百多部交响曲, 并奠定了交响曲的结构形式,故有 “交响乐之父”的美称。
.
13
.
14
《第九交响曲》手稿
已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 产名单。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手 稿厚200页,收藏于柏林 图书馆。这份手稿是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 保护的第一份乐谱。第 九交响乐当年是由伦敦 皇家管弦乐协会委托撰 写,并于1824年在维也 纳首演。这套交响乐有 . 时也被称为合唱交响15乐。
17
.
18
《欢乐颂》主题部分
4/4拍子
练习数拍子:1.2.3.4.分别用左脚.拍手.右脚. 捏指来表示
学生创新: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编排4/4拍 子的表示方法
.
19
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犹如巨轮
正要拔锚起航,前途或遇险滩
暗礁,或遇波涛汹涌,但只要
坚定自己的信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