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丝面料知识
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木薯蚕丝等)是一种蛋白质纤维,它含有丝氨酸、赖氨酸、天门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十八种氨基酸。
由于这些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上大多含有亲水性的基团,因此蚕丝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
蚕丝的蛋白质和人体皮肤的化学组成近似,所以与皮肤接触时感觉柔软舒适,无异物感。
此外,蚕丝纤维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可防止皮肤遭受过多的紫线侵袭。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
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
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
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有桑蚕丝(也称生丝)与柞蚕丝之分,统称为蚕丝。
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
以它们为原料,就可用织机加工成各类品种的织物了。
蚕丝纤维由两根呈三角形或半椭圆形的丝素外包丝胶组成,横截面呈椭圆形。
蚕丝纤维为蛋白质纤维,丝胶和丝素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丝素约占3/4,丝胶约占1/4。
丝胶和丝素由18种氨基酸组成,约含97%的纯蛋白质。
丝胶是
水溶性较好的的球状蛋白质,将蚕丝溶解于热水中脱胶精练,就是利用了丝胶的这一特性。
由于丝胶和丝素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丝素为纤蛋白,丝胶为球蛋白。
桑蚕所吐之丝全长可达1000米以上。
以桑蚕丝为原料,将若干根茧丝抱合胶着缫制而成的长丝,又称真丝。
机器缫制的丝称为厂丝,白茧缫的丝称为白厂丝。
用简易机械和工艺,以次茧为原料缫制的丝称为土丝。
经精练脱胶后的丝,称为熟丝。
而未精练的丝,则叫作生丝。
由于桑蚕丝从栽桑养蚕至缫丝织绸的生产过程中未受到污染,因此是世界推崇的绿色产品。
又因其为蛋白质纤维,属多孔性物质,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而被世人誉为“纤维皇后”。
桑蚕丝不仅是丝绸织造最主要的原料,而且还可用于制成人造血管。
蚕丝与人体的角质和胶原同为蛋白质,结构十分相近,因此,具有极好的人体生物相容性。
桑蚕丝人造血管在体内不会引起过敏或致癌作用,还可以与活体血肉相连,长成与真血管一样的外壁和内膜。
我国早在1957年就开始研制桑蚕丝人造血管,并试用于临床。
目前已能生产各种类型的人造血管。
产品特性
天然纤维--桑蚕丝素有“纤维皇后”美誉,具有飘逸滑爽、轻柔透气、高雅华丽、色彩鲜艳、光彩夺目、吸湿性,透气性优良和良好悬垂性等优良特性,同时,桑蚕丝含有丝蛋白、丝肽、氨基酸等多种利于人体肌肤的成份,经科学论证,真丝针织服装还具有护肤保健、预防皮肤过敏瘙痒之功效。
缺点:
耐光、耐水、耐碱性差,色牢度较差,日晒易泛黄,遇水膨胀变粗;强度较低,经常洗涤易失去天然的光泽,遇碱易溶解。
洗涤:
水温30℃以下,中性洗涤剂,随浸随洗,不可浸泡,不可机洗,只可轻轻揉洗,不可氯漂,在阴凉处通风处晾干,不可拧干,针织类只可平摊晾干。
护理:
避光折叠存放,注意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