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报审表表号:截洪沟施工方案编号:工程名称:项目编制单位: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写:日期: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录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报审表 0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2.1 工程概况及特点: (3)2.1.1 工程名称: (3)3、施工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 (3)3.1 施工准备 (4)3.1.1 施工设计图纸到现场,并经过与现场核对,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4)3.2 应具备的条件 (4)4、主要施工机械、测量设备及工器具 (4)5、人力资源计划 (4)6、施工进度计划 (5)7、施工主要流程 (5)8、施工方法 (5)9、质量控制和质检计划 (5)9.4 质量控制措施 (6)9.4.1 质量控制体系 (6)9.4.2.1 有计划的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6)9.4.3 技术交底 (6)9.4.4.1 测量调整可使用C类测量工具,记录数据必须使用A、B类测量工具。
(6)9.4.4.3 对测量器具校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安装工期内的器具检验计划在有效期内。
(6)9.4.5 现场施工监督 (7)9.4.5.2 对于设备材料不合格/缺陷问题、施工中的不符合项等问题,严格执行公司相关程序,并做详细记录。
(7)9.4.6 施工机械设备 (7)9.5.5 认真履行“四定三检”制,形成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7)10、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 (7)10.1 安全施工目标 (7)10.3 安全管理网络图 (8)10.4.1 施工现场用围栏围出施工区域, (8)10.4.3 做好警界警示工作; (8)10.4.5 坡顶设置警界线,除运料通道外,其它部位禁止通行。
(9)10.6 环境保护措施 (9)10.7 出现危险/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措施。
(9)10.8 上述控制不能满足要求时的安全专项控制计划: (9)10.8.2 附近人员应积极协助进行救助,接警领导和安全人员必须立即到现场及时掌握危险情况,组织指挥并根据危险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9)10.8.4 如发生重大危险或以造成重大后果,必须按事故上报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汇报。
(10)1、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及技术协议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地施工图。
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6、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J201-83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2-83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98年版)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2-200213、本工程施工组织是依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大纲》的规定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和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进行编制。
14、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法令与法规。
15、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四新技术、防火、防爆、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标准。
16、根据拟建工程现场踏勘情况及类似工程经验。
2、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及特点:2.1.1 工程名称:2.1.2 工程地点:2.1.3 招标人:2.1.4 工程内容:截洪沟工程施工,包括:土方开挖、防洪堤坝施工2.1.5 工程特点:场区地表高程2956~3014m,地形起伏大处在丘陵南麓平缓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附近无河流影响,无内涝影响。
但站址北侧的丘陵区汇流面积较大,雨季丘陵区汇流形成的小流域洪水会影响站址,可见宽 3~4m,深0.5~1m 左右的冲刷痕迹,并经涵洞向南穿过国道。
站址需采取必要的截排洪设施,在站区东、北两侧设置截洪沟,将汇水截除后向南经涵洞穿过 G315 国道后散排。
2.2 主要工程量2.2.1截洪沟的基槽土方开挖,约为5.8万立方米(暂定)。
2.2.2防洪堤坝的施工。
2.3 施工重点:本工程槽开挖多为砂砾土,应做好放坡坡度控制,防止塌方;根据水的流向控制坡度,利于泄洪;做好截洪沟与G315 国道下方涵洞的连接。
3、施工准备及应具备的条件3.1 施工准备3.1.1 施工设计图纸到现场,并经过与现场核对,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3.1.2 技术人员熟读图纸,对施工范围和工作量进行了解,并到现场进行摸底,对照图纸、说明及规范与专业人员沟通,,安排好施工流程。
3.1.3 审批的方案实施前向班组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说明。
3.1.4 开工前组织参加的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文件,掌握工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1.5 测量、计量器具及仪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1.6 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并对其进行功能检查,能达到施工要求。
3.2 应具备的条件3.2.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满足施工程序要求。
3.2.2 测量专业在基础相对固定处清楚准确标明横向、纵向中心点和标高点。
4、主要施工机械、测量设备及工器具4.1 主要施工机械4.2 主要测量设备5、人力资源计划6、施工进度计划详见中广核德令哈50MW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场平2#标段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细化至分项工程或工序,明确工日天数,包括与之相关的节点要求。
7、施工主要流程施工准备→测量定位放线→基坑(槽)开挖→防洪堤坝施工→清基验槽8、施工方法8.1 施工准备:8.1.1 选择强有力的,技术力量雄厚的班组进行施工;8.1.2 施工前先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8.2 测量定位放线;8.2.1 按照截洪沟图的坐标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并作好控制点;8.2.2 高程控制在施工现场设置固定测点。
根据设计指定的水准点,在开挖区域内布设三至五个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读数的闭合差必须符合二等水准的精度要求;8.3 基坑(槽)开挖:8.3.1 开挖方式:采取自上而下的开挖方式,在开挖时严格按要求放坡,控制好边坡坡面平整度,严禁超挖,欠挖,保证基坑(槽)开挖达到设计施工要求。
8.3.2 防洪堤坝施工:因本工程是沟槽施工,土石方不外运,开挖后的土方就近在沟道的顶部靠近厂区侧叠成防洪堤坝,堤坝高度超过3m时,应做成梯形,土体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8.3.3 施工排水:开挖时若遇暴雨天气,必须沿基坑(槽)边开挖一条300*300的排水沟,排在集水坑内,采用水泵统一抽出基坑(槽)。
排水沟和集水坑的位置必须在截洪沟两米以外,避免对开挖完成的基槽造成破坏。
8.3.4 施工前对地下是否有有电缆等其他基础设施予以确定,若有施工过程中严禁破坏并采取保护措施。
9、质量控制和质检计划9.1 质量目标截洪沟沟内尺寸、沟底流水面坡度、堤坝土方压实度及尺寸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9.2 质量标准见相关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9.4 质量控制措施9.4.1 质量控制体系9.4.1.1 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质量保证体系。
9.4.1.2 施工管理严格执行三不准施工制度,没有技术措施不准施工、有技术措施未交底不准施工,虽进行技术交底但被交底人对技术措施内容不清楚不准施工。
9.4.1.3 质量管理实行严检制度,即操作者进行自检,工序间进行交接检,质量检查人员进行专检。
9.4.1.4 质量管理实行预控为主,施工程序进行质量动态的跟踪检查监督,上一程序完成,进行程序质量的静态检查,合格后转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影响质量的因素实行严格预控9.4.2 人员素质9.4.2.1 有计划的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9.4.2.2 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文件,掌握工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9.4.3 技术交底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在交底过程中进行探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9.4.4 计量工具9.4.4.1 测量调整可使用C类测量工具,记录数据必须使用A、B类测量工具。
9.4.4.2 建立测量器具台帐,不准使用未经计量或超周期的测量设备。
9.4.4.3 对测量器具校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安装工期内的器具检验计划在有效期内。
9.4.4.4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9.4.5 现场施工监督9.4.5.1 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设计及技术要求施工。
9.4.5.2 对于设备材料不合格/缺陷问题、施工中的不符合项等问题,严格执行公司相关程序,并做详细记录。
9.4.5.3 严格要求质量监督员熟悉施工程序、安装规程规范要求,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不符合项。
9.4.6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配备性能良好、操作稳定的施工机械设备。
9.4.7 加强对尺寸及标高的控制,同时对挖方边坡加强观察,防止塌方。
9.5 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9.5.1 基准点及基准线偏移施工过程中经常复测基准线的准确性,把此项工作当作为次开始工作前的必备工作内容。
工作完成交付最终验收前的自检,要求测量专业的人员重新复核基准点及基准线。
9.5.3 工程质量实行“工序质量”控制管理方法。
对主要工序实行施工技术员事先技术交底;“现场看工”质量跟踪控制,质检员对“工序质量”过程检查,做到以工程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量;9.5.4 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遵守施工职业道德;9.5.5 认真履行“四定三检”制,形成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9.5.6 严格按照国家现有的施工规范、规程、质量验评标准进行施工,积极开展施工质量竞赛,推行优质优价的奖励办法,形成一种谁先进,谁好汉,总结评比看一看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9.5.7 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提前将隐蔽工程验收申报单送达监理部门或建设单位,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9.5.8 认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整个工程施工进行跟踪检查、督促。
10、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10.1 安全施工目标本项工程施工目标定为优良,做到杜绝发生人员伤害事故、设备损坏事故,并严格控制一般事故,作到“零”事故。
10.2 文明施工目标杜绝违章,保护环境。
A、减少废弃物与减少资源耗损 ;B、降低或消除污染物和噪声的排放 ;C、遵守操作规程,按规程作业。
D、在施工、使用与处置等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减至最低E、提升作业人员与施工环境的认知度。
10.3 安全管理网络图10.4 安全施工防范措施10.4.1 施工现场用围栏围出施工区域,10.4.2 严格按易燃物品管理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保管,发放爆炸,燃油等物品;10.4.3 做好警界警示工作;10.4.4 危险点提示:基坑(槽)较深,有坠物伤人隐患;10.4.5 坡顶设置警界线,除运料通道外,其它部位禁止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