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婚庆习俗的变化,婚庆消费的项目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了化妆师等诸多新兴职业,共同分享婚庆这块大蛋糕。
上海婚庆市场的发展与未来方向专业化是发展方向相当一部分上海婚庆服务企业已经具备成熟稳定的专业团队,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婚博会的热闹场面是近年来上海婚庆消费市场发展的生动反映,经历10多年的发展,上海婚庆服务市场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首先,上海婚庆服务专业程度越来越高。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全国婚庆行业服务标准编制小组负责人史康宁告诉记者:“婚庆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明显,以往的婚礼主持、摄影、摄像、婚礼化妆师等很多都是兼职。
比如,婚礼主持多由相声演员或单位的文艺骨干临时兼任;摄像师同时还是媒体从业者或照相馆的工作人员。
随着婚庆行业的发展,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取得了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其次,业务分工越来越细。
现在要完成一次婚礼需要婚礼主持、婚礼策划、DJ 师、婚礼督导、摄像师、化妆师、花艺师等等几十个工种共同参与,通力合作。
并且,每个工种根据从业者的经验和资质又被分成了许多不同的等级。
红鹊婚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仅婚礼主持就分为乙级主持、甲级主持、特级主持、金牌主持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婚庆预算和要求进行选择。
另外,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大多数消费者在选择婚庆企业时最看重的是企业的资质和口碑。
正在物色婚庆公司的肖伟霖告诉记者:“在确定婚庆公司前,我会首先上网看看评论,如果一家婚庆公司被许多网友诟病,我是不会选择它的。
亲戚、朋友的推荐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许多婚庆企业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建立良好的声誉,进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口碑、服务质量、经营效益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推动婚庆服务业的发展。
史康宁总结说:“以前的婚庆服务企业旺季一哄而起,淡季一哄而散,现在,婚庆服务市场越来越成熟,婚庆企业逐渐提高了专业化水平、提升了服务质量,相当一部分婚庆服务企业已经具备成熟稳定的专业团队,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企业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比如有些实力雄厚的婚纱影楼,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开设了自己的分店。
他们统一服务项目、统一服务质量、统一价格,标准化的经营方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个性服务成新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婚庆服务经营的是创意,婚庆服务公司不断推出的新颖服务项目,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也为婚庆市场创造了新的卖点沈阳婚庆公司一些婚纱摄影机构推出的“到全国拍婚纱照”新业务,打破了以往旅游婚纱摄影常见的摄影师跟随出行的模式。
制作个性婚庆小物品,也成为许多婚庆服务企业的热门业务。
新人只需要将自己的照片、名字提供给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就能根据新人的要求制作出各种个性、新奇的婚庆小用品。
此外,高科技婚庆服务项目也粉墨登场,使新人的婚礼惊喜不断。
花样翻新的服务使消费者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也为婚庆市场创造了新的卖点,促进了婚庆服务市场的成长。
建立标准促进规范目前,婚庆服务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婚姻庆典服务和婚姻庆典机构等级评定国家标准的审议通过和实施,将促进婚庆服务的规范化发展近些年,婚庆服务消费市场中同样也存在个别商家不规范经营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不履行承诺,价格叠加,以次充好等方面。
刚拍过婚纱照的任娟说:“拍摄质量我和老公都很满意,但是婚纱摄影的定价太不透明了。
我们定的是一款3988元的婚纱套系,说好包括免费的化妆、提供4套服装、52张精修照片、2本相册、4个相框等等。
但是去拍时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就说服装吧,我这个套系只能在普通区选,穿好看的还得另外加钱。
”婚纱影楼另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底片要另外收费。
婚纱摄影往往会多拍摄许多照片,但并不是每张照片都会经过精修,并放入相册。
消费者如果要取回那些相册之外的底片,每张要支付20到100元不等的费用。
任娟说:“照片都是自己的,哪一张都舍不得丢。
虽说影楼说会销毁这些底片,但留在外面毕竟不放心。
这样原本说好的3988元的套系,最后却花了6000多元。
真不知这些规矩是怎么定的?”此外,服务等级划分标准混乱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王巍准备今年10月份结婚,为了让自己的婚礼不留遗憾,他几个月前就开始物色婚庆公司。
“看得越多越糊涂!”王巍略带愁容地说,每家公司各有一套,就拿婚礼司仪来说,有的说他们的司仪是高级司仪,有的说他们的是金牌司仪。
具体区别在哪里,怎么划分的?让人搞不懂。
服务标准不统一,不规范,会让消费者觉得不踏实。
史康宁告诉记者,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婚庆行业产业链初步形成;行业分工细化,从业者专业技能有很大提高。
但是,当前婚庆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行业发展的现象。
这一部分是由于行业门槛低、无序竞争等,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婚庆服务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相关部门管理和企业自身建设时无章可循。
目前,婚姻庆典服务和婚姻庆典机构等级评定国家标准已经起草完毕并上报有关部门,这些标准从婚庆服务企业的成立、等级划分、服务质量要求、从业人员管理和培训等各个方面对婚庆服务行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
随着这些标准审议通过并实施,相信婚庆服务行业会越来越成熟,企业的服务质量会更高。
随着婚庆习俗的变化,婚庆消费的项目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了化妆师等诸多新兴职业,共同分享婚庆这块大蛋糕。
为新人拍好自己做主角的爱情剧婚礼习俗变迁婚庆业有待完善“60年代一包喜糖,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讲究排场,21世纪个性张扬。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群众对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婚庆习俗也在不断产生变化,由过去的传统、单一变为今天的时尚、个性。
婚礼庆典个性时尚6月下旬,李先生和贾女士在北京举行了一个唯美、浪漫、古典的中式婚礼。
新郎新娘都一身传统的红妆,新娘头顶盖头坐在一顶八抬花轿里,一路上乐队吹吹打打,走向一古香古色的酒店。
酒店门口则是盘鼓阵阵,四架舞狮上下翻腾迎接着新娘一路走来。
新娘被迎下花轿后,就和新郎红绫相牵一起走向大厅。
道路两旁花瓣飘落,烟火绽放。
在生活中,像小李和小贾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婚庆公司来策划举办一场有个性的婚礼。
这些80后的新人思想前卫、时尚,他们的婚礼也要求与众不同。
“我是在去年结婚的,当时有在郑州市搞婚庆的朋友过来帮忙,婚礼策划、现场布置、司仪、婚车等都是他们帮着弄的。
”在郑州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工作的张春生对记者说。
谈起郑州婚庆业的发展,小张说起来头头是道,“刚开始介入婚庆业的是一些影楼,他们有先天的优势,摄影摄像设备齐全。
其实最早的婚庆也是从婚纱照和婚礼摄影、摄像开始的。
后来有人专门注册了婚庆公司,经营婚庆消费市场的婚纱礼服、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甚至婚宴的预订。
而在北京,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了专为婚礼服务的婚庆公司,但是主要还是为新人提供花车和主持人。
真正能从文化层面解读婚礼,体现婚礼文化的策划,则是婚庆服务近几年的新变化。
“婚庆公司的重要作用就是策划好新人的婚礼,由于婚礼是一场不能彩排,不能重演的人生喜剧,你能站在台上自始至终充当主角,接受大家祝福的机会只有这一次。
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京一婚庆公司负责人张克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克勤是北京较早涉足职业婚庆服务的人之一。
“现在的婚礼和过去大不相同了。
”张克勤说,“现在结婚的新人主要是80后,他们追求个性,对婚礼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她说,现在的新人渐渐忽略物质婚礼的层面,不注重吃,更注重精神层面。
婚礼的形式、内容、地点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
比如沐浴阳光、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户外婚礼及草坪婚礼,还有仿古的花轿婚礼、邮轮婚礼、教堂婚礼等,形式多种多样。
规模化和专业化成趋势“现在北京有三种类型的婚庆公司,一种是合资的,如韩国、日本在中国注册经营的;第二种是这些年持续发展下来的;还有一种是年轻的,从上海甚至日本、韩国引进一些新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及风格的;第三种婚庆公司是未来婚庆公司的代表。
”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婚姻事业部部长陆燕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自从90年代婚庆业走向市场化开始,快速发展的婚庆产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行业规律看,婚庆市场亟须出现强势品牌来提升服务质量。
婚庆行业要把握好市场脉搏,提升文化内涵,开发出符合市场的商品。
一位从事婚庆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婚庆公司注册门槛比较低,像旺季一哄而起、淡季一哄而散的现象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但婚庆产业正在良性发展。
比如行业分工细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更注重服务档次和内容;各地区婚庆协会不断成立,将大力提倡贴心服务、诚信服务;政府更加重视婚庆文化,制定和完善新婚消费行业规范,整治行业市场等等。
面对婚庆市场这块大蛋糕,是一哄而上还是有序管理、精心培植?作为中国婚庆业的领军人物,陆燕平认为,婚庆行业肯定是优胜劣汰的,中国的婚庆市场正在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婚庆市场化的今天,也迫使现在的婚庆公司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有了实力,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婚庆市场未来的走势,陆燕平表示,现在的新人特别喜欢个性化,喜欢有创意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如果婚庆公司策划不出别具风格的东西,就可能驾驭不了这个市场。
现在高科技的产品也在逐步走入婚庆市场。
这就更要求婚庆行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没有规模,就没有规格、没有专业,也没有品牌,这是相辅相成的。
婚庆消费“耗资巨大”节俭婚礼日渐受宠“一件婚纱、一件礼服,一条旗袍,三星酒店的25桌酒席,一场国外蜜月旅行。
”这就是丁宁的婚礼。
去年年底,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丁宁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了,他们没有找婚庆公司,一切都是自己操办的,但也花了差不多有10来万元。
那么,一场婚礼究竟要花费多少钱?未来的消费趋势又会是怎样的呢?消费项目繁多金额越来越大7月5日,记者在西单婚庆大楼采访时发现,前来预订婚纱照、挑选婚纱甚至珠宝的新人络绎不绝。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对刚从一家婚纱影楼里走出来的年轻人。
他们说:“结婚是人生最大的事,肯定要挑选一家不错的影楼照一套今生最值得留念的、有个性的婚纱照了。
”虽然现在是婚庆的淡季,经营婚纱的门店里试穿婚纱的准新娘也是不在少数。
据2006-2007年《中国结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新婚消费方面,88.4%的新人需要拍摄婚纱照;49.14%的新人计划请婚庆公司为他们举办婚礼;78.74%的新人准备到酒楼举办婚宴;36.83%的新人要为新娘购买婚纱;67.66%的新人安排蜜月旅游。
在采访中,一业内人士向记者列举了婚庆消费的一些内容。
一是婚礼车队,这是必须的。
第二是婚宴,现在普通酒店里的婚宴已经达到1000多元每桌,还不含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