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后出血安全管理(2016.08)

产后出血安全管理(2016.08)

能够应用现有的手机、呼机号码以及“快速反应”或“代码”系统, 通知团队成员及时到位参加抢救;
共识强调平时应建立详细的流程,定期组织培训及演练,在培 训及演练中不断提升临床医生处理产后出血的能力及水平。
.建立紧急发放血液制品及大输血方案:
若机构血库血源充足,紧急发放血液制品应快速;血库血源不足 的机构应立即启动紧急血液运输方案;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最 主要原因之一;
年关于个国家孕产妇死亡率调查,产后出血占;
年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分析报告,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万, 产后出血在孕产妇死因中居第一位,占;
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由于诊断和处理 延误所致;
绝大部分产后出血是可预防、可避免的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
个方面要素
产后出血定义的改变
此次共识提出新的定义:产后 内,累计出血量≥ 或出血同 时伴有低血容量的症状和体征;
着重提出“当临床表明累计出血量在 时应当启动 增加监护 和干. 抢救车; . 即刻获得所需药物; . 建立产后出血应急团队; . 建立紧急发放血液制品及大输血方案; . 机构定期演练培训及总结;
.抢救车:
包括产科、麻醉、护理、助产 等所需要的器械如:血肿 缝合包、宫颈缝合包、子 宫压迫球囊、缝线、气管 插管等。
配血用试管。
.药品:
几种标准的子宫收缩药物如: 缩宫素、卡孕栓、卡贝缩 宫素、欣母沛。
其它抢救药品(羊水栓塞时)。
.建立产后出血应急团队:
共识建议建立产后出血应急团队,成员应包括经验丰富的妇产 科、麻醉科、血库、药师、重症监护室、手术室、介入放射 科医生和护士等,并且提到需社会支持;
国内状况
我国指南在应对产后出血的准备工作方面,在对出血量的精 确估计、大量输血方案方面,以及在对每次产后出血事件的 总结和评审制度等方面做得还不够;
临床医师处理产后出血的能力还需要提高; 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层应重视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演练,且
应建立多学科评审会、事后总结会及相应的评审制度等。
安全共识内容解读
在演练中可以使用简单的工具来练习那些不常用的产后出血 处理技能,如安置气囊填塞或者压迫缝合。
二、识别和预防(每例患者)
.评估出血风险 .测量累计出血量 .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评估出血风险:
风险评估应在孕期的不同时间点进行,包括产前、临产晚期 (如绒毛膜羊膜炎、产程延长)、入院分娩、产时和产后;
紧急非同型输血应急预案
阴性患者急需输血抢救或治疗,但无法及时获得所需阴性血液时,医师 可申请阳性血液。
医师应充分评估紧急非同型输血的必要性;。 输注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近亲属说明非同型输血的原因和风险: ①我院
已立即联系市中心血站组织血源。因稀有血液解冻制备时间较长,或血 站库存缺乏难以保障等原因,目前无法及时获得所需的阴性血。②患者 因大量失血或缺乏某种血液成分,危及生命时,紧急输注阳性血液可能 为挽救生命创造条件。③此类输血除已告知的常见输血风险外,另存在 如下风险:可能刺激患者产生抗抗体,将来若再次输入阳性红细胞制剂, 可能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若患者已存在抗抗体,此类输注可导致速发 或迟发型溶血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患者若为适龄女性,此类输注 可导致将来怀孕时胎儿宫内溶血,甚至死胎。此类输注以挽救患者生命 为唯一目的。患者因本身原发病不治,或成功挽救生命但出现上述并发 症,不应归咎于本次输血治疗不当。
紧急同型输血应急预案
特别紧急,需要立即输血抢救时,医师可在取血单上注明“紧急,免交叉配血”,直接申请免交叉配血的血液。 取血单连同患者血标本快速送达输血科。
输血科接到此类临床申请,立即鉴定患者血型,同型红细胞制剂分钟内发出,并在发血记录单上标明发血时 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
血液发出后,输血科应尽快完成相关试验并将结果通知临床。 紧急输注免交叉配血的血液时,临床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疑似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或接到输血科血液不相容的通知时,立即停止输血,按控制预案采取相关救治措
告知后,必须征得患者或其近亲属的同意并签署《非同型输血治疗同意 书》,临床科室主任和输血科签署意见,经医务处或总值班批准备案方 可输注。
若患者体内已存在抗抗体:①效价不超过时,输注阳性红细胞类制剂前 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甚至更大剂量治疗;可进 行血浆置换;一旦出现溶血迹象应立即停止输血,马上给予相应治疗。 ②效价超过时,不适合输注阳性红细胞类制剂。
对于可能需要大量输注血液制品的出血高风险患者,需转诊到血 源充足的医疗机构;
大量输血方案:建议红细胞和血浆的比例在 ∶ 到 ∶ 之间,每 输入大约 单位的红细胞应输入 个单位血小板,产科出血中纤 维蛋白原消耗迅速,应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需要时可及时 应用冷沉淀替代治疗;
制定阴性血或未交叉配血者紧急输血方案。
施。输血科尽快为患者查找相容性血液。
紧急非同型输血应急预案
患者急需输血抢救或治疗,但患者血型鉴定困难,医师可申请型红细胞, 型血浆、血小板或冷沉淀。输血科尽快完成血液相容性检测试验。
非同型输血,尽量避免输注全血。红细胞类制剂只要求主侧配血相合, 次侧不作要求;时间允许时,应选择型洗涤红细胞。
非同型输血,各血液成分的血型选择应遵循相容性原则。 医师应充分评估非同型输血的必要性。输注前向患者或其近亲属说明非
同型输血的原因和风险,取得患者或近亲属同意,签署《非同型输血治 疗同意书》,并经医务处或总值班批准备案。 非同型输血时,临床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疑似发生溶血性输 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按控制预案采取相关救治措施。 若患者已输入型红细胞,再次输血仍应选择型红细胞。最后一次输血满 周后,方可输注同型红细胞。
阳性红细胞尽量一次性足量输注,抢救结束,后续的非紧急输血应选择 阴性血液。
血液选择应遵循同型或相容性原则。
.机构定期演练培训及总结:
培训可用于复习、铭记方案,识别存在的系统问题和练习重 要的临床技能;
通过对演练的不断总结,可加强演练中进展顺利的部分、讨 论需要改进的部分、分享经验教训以及突出系统问题以形 成解决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