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学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后括号内.1.(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5,分值3)如图是一初中《科学》课本,下列对此课本的估测值与真实值最接近的是()A.长度约为26cmB.质量约为2kgC.重力约为0.2ND.平放时对桌面压强约为2pa【答案】A【解析】A符合实际,B质量大约为0.2kg估计太大,C重力大约为2N估计太小,大约为10Pa估计太小,故选A。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质量重力压强2.(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11,分值3)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0N,物体M 的运动速度为1m/s,(若不计滑轮与绳子的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的摩擦)。
那么在此过程中()A.物体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NB.物体M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C.水平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20WD.1s 内滑轮对物体M 做功为10J【答案】C【解析】图中同时由两根绳子共同承担拉力F 为10N,滑轮对物体M 的拉力是20N ,物体M 做匀速直线运动,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0N,故A.B 错;拉力移动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水平拉力F 做功的功率为//102/20P W t Fs t N m s W ===⨯=,故C正确;1s 内物体M 移动的距离1/11s vt m s s m ==⨯=,1s 内滑轮对物体M 做功20120W Fs N m J ==⨯=,故1s 内滑轮对物体M 做功为20J;故D 错误。
【知识点】二力平衡 功 功率3.(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14,分值3)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答案】B【解析】物体间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故A 错误,B 正确。
由于不知道两个物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关系,不能判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故CD 错误。
【知识点】比热容4.(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15,分值3)如图所示,木块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D.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答案】 B【解析】木块下滑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动能与势能的和减小,即机械能减小,故选B。
【知识点】机械能5.(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17,分值3)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过程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解析】根据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判断是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选A。
【知识点】内燃机6.(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18,分值3)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答案】A【解析】三个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装入等量的水,可知甲水面最高,乙水面次高,丙水面最低,根据公式P gh ρ=水得,甲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最大,故选A 。
【知识点】液体压强7.(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20,分值3)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A.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B.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C.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D.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答案】B【解析】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放大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故选B 。
【知识点】透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8.(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25,分值4)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
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关系式是____。
【答案】大于G=m×15N/kg【解析】据在图中找出相应的G、m,观察图像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重力较大,当质量为8kg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20N,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15N/kg,即G/ m=15N/kg, 故G=mg=m×15N/kg。
【知识点】质量重力9.(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26,分值6)小金将长为0.6m,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挂一个40N的物体,肩上支点O离后端A为0.2m,他用手压住前端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
小金的质量为50kg,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力大小为__ N,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___N,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N(g=10N/kg)。
【答案】20N 60 560【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O为支点A端受到向下的拉力是40N,所以B端拉力是20N;肩部对木棒的支持力为物体重力与手对木棒的压力之和;人对地面的压力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即人的重力与棒对肩部的压力之和。
小金对地面的压力为15010/500F G mg kg N kg N ===⨯=,所以人对地面压力为1250060560F F F N N N=+=+=。
【知识点】杠杆力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10.(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30,分值6)小金自学了电学,知道了欧姆定律,他想用实验来验证欧姆定律所表述的“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结论,于是找了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个,若干定值电阻、导线。
请你利用这些器材帮他设计一个验证此结论的实验方案。
(1)画出实验的电路图(2)写出实验的步骤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答案】(1)如上图;(2)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②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③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再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④滑动变阻器再次向右滑动,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据;⑤从记录的三组数据得出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需测物理量: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
【解析】(1)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如图。
(2)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②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③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再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④滑动变阻器再次向右滑动,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据;⑤从记录的三组数据得出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实验依据: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路中电流相等;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通过至少三次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欧姆定律,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保持定值电阻阻值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从而得出结论。
需测物理量: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
【知识点】欧姆定律串联电路11.(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31,分值6)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cm。
(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
【答案】倒立、等大、实像25 蜡烛可能在凸透镜的焦点上【解析】(1)由图可知像距等于物距为4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实验中注意透镜关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所以可能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上。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12.(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32,分值8)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
试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_____。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进行横切,观察到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
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___。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
【答案】(1)看两容器中液面是否相平(2)梧桐叶的面积大(3)木质部(4)蒸发【解析】(1)根据连通器原理: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各液面总保持相平;(2)面积越大蒸发的叶子的水分越多,吸收周围的热量越多;(3)根据如图横切面观察可知,图中的A 是植物茎中木质部;(4)植物叶子水不断蒸发吸热,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知识点】连通器 物态变化四、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10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2017浙江省杭州市,题号33,分值7)如图是小金研究电动机转动是否对小灯泡的亮度有影响的电路图。
开始小金先抓住转轴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接着放开转轴让电动机转动,继续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已知小灯泡的电阻为R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 ,电源电压为U )。
由此请你回答:(1)在电动机未转动时,t 时间内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____(填写表达式)。
(2)在电动机转动时,电流所做的功______电流在电路中产生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