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日广播稿【篇一:广播稿——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2013.11.30广播稿足民中学12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
在地球上,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个孩子死于艾滋病,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
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居第十四位,更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递增。
防治艾滋病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面对因艾滋酿成的一桩桩悲剧,我们不需要旁观者,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扭转这场恶性流行病的传播态势——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以我们所能做到的各种方式,共同抗击艾滋!艾滋病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死亡。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与2012年相同,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这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
人体感染艾滋病后需经过0.5~20年,平均7~10年的时间才能发展为艾滋病人,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①性行为②静脉注射吸毒③母婴传播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
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让我们全民参与,全民预防,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2013.11.30足民中学【篇二:预防艾滋病广播稿】预防艾滋病广播稿同学们: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围绕今年“全民动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主题,我们了解下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aids)是由一种转录酶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从这个命名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完整概念: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1.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2.易发生恶性肿瘤;3.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
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人体一但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它就会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崩溃,最终使机体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这时各种病原体及微生物就可以经血行及破损伤口侵入人体。
而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得以迅速生长、繁殖,发展成各类癌瘤,从而导致人体各项机能衰竭而死亡。
二、艾滋病具有以下特点1. 艾滋病病原体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繁殖能力非常快2. 艾滋病病毒不是破坏人体的某一器官,而是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造成多器官的损害。
艾滋病病毒是嗜t4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它能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和嗜神经细胞的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破坏脑组织。
3. 艾滋病病毒变异非常快,目前已经查出其两个变型:Ⅰ型和Ⅱ型,并且Ⅰ型有12个亚型,Ⅱ型有6个亚型。
4.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所产生的抗体,对人体无抗体保护作用,如果检测为阳性既为感染艾滋病病毒。
5.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生存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较低,离开人体不易生存,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对热敏感,在56度的条件下30分钟灭活;对许多化学物质,如75%的酒精,2.5%磺酊,0.5%的次氯酸钠等一般消毒剂敏感,1分钟灭活;对紫外线不敏感。
三、艾滋病的感染过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当然,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
1、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
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对刺激机体引起的反应。
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
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
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
窗口期指从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到产生相应抗体的这段时间。
一般平均为2—3个月,虽然无法检测到相应抗体,但仍具有传染性。
2、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
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艾滋病前期,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搬病的—段时间。
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
4、典型的艾滋病期,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
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四、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血液、性分泌物中,唾液、眼泪和乳汁也有少量,均有传染性。
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即:1. 性传播:通过不加防护的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
2. 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
3. 母婴传播:感染的母亲在怀孕、生产、哺乳时可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
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性分泌物及唾液、眼泪和乳汁均有传染性,并且艾滋病病毒本身在自然界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因此,并不能完全排除通过日常的密切接触而传播,尤其是如果个人免疫力低,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如呼吸道、消化道炎症、溃疡)不小心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和性分泌物甚至唾液、眼泪,就有感染上的可能。
艾滋病(aids)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性日常接触(如握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及蚊蝇叮咬而传播,游泳池也不会传播。
五、中学生如何预防爱滋病?1、了解爱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爱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
爱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2、避免不洁性交,尤其是避免与爱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
3、对供血者进行hiv病毒检测,抗体阳性者禁止供血。
尽量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必须用时首选国产血液制品。
4、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及牙刷、剃须刀等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5、患爱滋病及感染爱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妊娠。
6、加强国境检疫,防止爱滋病的传入。
贺街镇双莲中学2010年5月20日【篇三:世界艾滋病日广播稿】世界艾滋病日广播稿1、艾滋病日的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
以后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2、什么是艾滋病(aids):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
“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
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
3、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4、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5、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其次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
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6、一旦感染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
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
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