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气功的心得体会【篇一:太极拳学习心得体会】学太极拳心得体会例文1:学习养生太极拳的心得体会下面是我学练养生太极拳三个月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新学员和养生太极拳爱好者能有所帮助。
我先简单介绍下我的情况:我也是个新学员,学习养生太极拳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是从零开始,在此之前我从未学过任何武术、气功之类的东西,并且体质很差。
但通过三个月的学习,现在已经按大纲的要求学完了第一路拳式动作,对养生太极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功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精神状态、身体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也初步体会到了太极拳的奥妙之处。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学练养生太极拳的一些体会:1、学一式,练一式,每一式练习都有效果。
自己身体不好,开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学习养生太极拳的,但是我想既然学习了就要认真去学、去练。
我的工作是每天要长时间面对计算机,所以整天下班回家腰酸背疼的,在单位一有空就爬在桌子上。
可在练习养生太极拳一周后,我惊奇的发现,在单位挺的直直的座一天回家腰背竟然不疼了(当时只练到预备式、随息放松)。
说实话这时我还有些怀疑这是否和练太极拳有关,还在想着会不会是心理作用呢?但后来一些功效的显现让我彻底相信了它的真实性,这的确是养生太极拳的功效。
两周后睡眠改善、颈椎不再疼了(当时只练习到预备式、起势式、收势的三式演练、内功还是练习随息放松)。
原来早晨起床时总感觉没睡醒,腿困的难受,而练习两周左右时,早晨一醒来就会感觉头脑很清醒,浑身很轻松,毫无睡意;再后来还有许多的功效显现,我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现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是我周围人都看到的效果,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
我现在对虚无子老师所说的“每一式练习都有效果”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这是我真实体验到的。
2、学练结合,以练为主。
怎么学呢?就是对课文、vcd光盘的内容、动作仔细反复地去看、去模仿,认真参加内功班的学习,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这样才会少走弯路,迅速在自己身体上看到功效。
我自己感觉课文和听课中有一些内容你可能暂时还不能理解,但在今后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功力的增长就会有体会。
内功班的语音辅导课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怎么才能听好课呢?1)是要多读网页文章和课文。
因为老师讲课中所说的话可以说大多数在课文和网页文章上都有,如果把那些文章都熟记在心,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就好理解了。
2)要踏实地去练。
不练就没有自身的体验,也就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讲什么。
我的体会是要反复的学、不间断的练才能发现问题、纠正动作,才能练入状态,也才有好的功效。
3、拳功并练,真修实证,层次修练首先要学会利用vcd光盘、清楚光盘里的内容(1-7号光盘是拳式动作演练光盘,8号光盘是内功初级功法示范及功法提要。
)有些人不太知道怎么利用8号光盘学习、也不太了解养生太极拳的学习方法。
只知道8号光盘是内功功法示范。
听老师说过要拳功并练,不能练成太极体操,好了,拿到光盘后把8号光盘从头至尾的内容全看一遍,然后不讲层次,混练一气,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内功功法的学习是有层次的,不可越级修练,第一步是随息放松,在没有练好随息放松之前是不能练下一步功法的。
还有就是有些学员总爱问高级班的学员或老师练习时的感觉,我现在的体会是自己去练、去体验、不要过早知道功境。
在这点上我也走过一点弯路,也是偶然听到了别人的一些功力体验(当然是比我功力层次高的人的功力体验),虽然我心里知道不能越级修练,但在自己的练习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的、下意识地去追求,结果出现了一些不真实的感觉,可以说是幻觉。
所以我现在明白了功力层次比你高的人不和你聊自己的感觉是为了你好,因为我们的学习方法是真修实证,只有自己亲自体验过的才是真实的。
我是按大纲要求的顺序来学习的,用了三天时间学完前三课后,然后从预备式、随息放松开始学练(我看到现在大纲的要求是前三课的学习时间是两天)。
有些人对前面三课内容可能不够重视,我的体会是认真学好前三课内容,可以让你知道养生太极拳的学练方法、特点、应注意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学练的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尽快步入轨,少走弯路。
4、化难为简,便于学习。
我感觉老师的教学方法特别好,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能使我这个对太极拳一无所知的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看到这么好的效果。
我在第一天练习预备式和随息放松时,思想怎么也集中不到自己身上,旁边稍有动静就会分心,但是按照练习要求--吸保持放松态,呼放松手臂,开始时有点顾左就顾不上右,顾呼吸就顾不了站姿?..我就试着按要求站好姿式,保持正常呼吸,第一次呼气时先放松左臂,左臂放松下来,再在下一次呼气时放松右臂,因为心里总要这样想着,这样练习几天后,感觉集中思想并不是那么难了。
按照每一步功法要求循序渐进地去练习,现在基本可以专心地练拳,不会再受旁边人说话、走动影响了。
很感谢老师能传授这么好的功法给我,让我受益无穷。
今天的功效是三个月前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我觉得我很幸运,所以我会珍惜和养生太极拳所结的缘分,坚持不懈的学练下去。
在此对老师真诚地说一声:谢谢!谢谢您!!虚无子老师!例文2:太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太极拳在世界各地有约1亿爱好者。
走到世界许多地方,一提中国,很多人知道中国的太极拳。
在申奥的宣传片中,反复出现太极拳的形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太极文化的影响力;而且从全球的文化发展潮流来看,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从中国本土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健身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关注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这都同太极文化是相一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编了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剑,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
各种太极拳的基本风格和技术结构大同小异,运动方法上均要求心静意专,呼吸自然,中正自然,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轻灵沉着,虚实分明。
太极拳除拳之外,尚有散打形式的太极推手,以及器械练习的刀、剑、等。
1、太极掌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体育遗产之一。
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即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1)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备受人们青睐太极拳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更好。
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防治疾病。
不仅我国人民爱练,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美国政府拨款支持关于太极拳可防止跌胶现象的科研项目。
(2)坚持练太极拳,能健康长寿打太极拳虽然不跑不跳不用猛力,但对身体的锻炼作用也是很大的,因为打拳时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都得到自然柔和的伸缩训练,不断地改善身体各素质和各个系统功能,故能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有利于健康长寿。
(3)太极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六大生理作用,简述如下:①锻炼神经系统,提高器官功能:②有助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③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④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⑤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⑥畅通经络2、太极拳的调息和调心功能:为迎合人们的心理,种种保健营养品、保健药物、保健器材,以及某些可以不费力而得到“健康”的种种***纷纷上市。
但经过实验之后,却往往令人失望。
特别是那些中青年人,对它提不起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便显现出它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了。
(1)练习太极拳,可谈“七情” 对老年人来说,危害最大的是精神老化,也就是心理衰老。
有些老年人离退休后,脱离原来适应的有规律的工作环境;无事在家,会感到生活空虚无聊。
如果家庭中子女不尊和不孝顺老人,或丧偶独居,就会产生一种孤独寂寞,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焦虑独疑抑郁寡欢,心理上的老化,影响到各器官的功能,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引出许多疾病。
而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淡化七情,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心理感情,时常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
许多生理上的疾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肺痨、精神病、神经病等等都与这“七情”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中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够控制自我感情,遇喜而不狂,遇怒而不恼,力求忍耐,尽力快活,力持镇定。
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人,更要善于控制心理意识和思想感情。
特别是要消除和排遣莫名其妙的牢骚情绪和猜忌多疑的心理。
(2)练习太极拳,可克服“上盛下虚” 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叶黄。
浇水灌肥应从根处着手,滋肝补肾,及时养身保健和秘诀。
据医学界观察分析,“上盛下虚”者为数不少,“上盛下虚”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出现的血压升高,心悸失眠,畏寒伯冷,四肢发凉,阳痿少精,胸闷腹胀,食滞便秘等症,这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紧张,肝肾阴耗过多有关。
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注意下盘训练,因只有下部沉稳,上肢才能轻灵,这样常练不懈可克服两腿发软,行动不便,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等“上盛下虚”的症状。
3、太极拳的特点:(1)、体松心静,呼吸自然身体各部位应自然舒松,不用拙力,思想安排集中,专心引领动作。
呼吸自然平稳,深长细匀,并与动作和运动协调配合,一般规律是“虚吸实呼”“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不可勉强憋气。
(2)、上下相随动作圆活完整动作要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上下配合,完整一体,不可手脚脱节,腰身分离,割裂断劲。
(3)、动作弧形,虚实分明动作变换要走弧形,不可直来直去,生硬转换,重心移动,要沉稳,虚实分明;不可呆滞双重。
(4)、均匀连贯,和顺自然动作在连续柔和,绵绵不断,速度保持大全均匀,不可忽快忽慢,遇有发劲,拍脚动作,速度可以有所变化,但需保持前后衔接自然,气势不散。
(5)、轻灵沉稳,刚柔相济运动要轻灵不浮,沉稳不僵,外柔内实,刚柔相济。
发劲要起于腰腿,达于两手,弹性展放,刚中寓柔。
如果经常练习“48式”太极拳,且能精勤研究其运动特点和要领,历久不懈。
就能愈练愈精,愈精愈微。
由微入妙,由妙入神。
不但有益于身心,更能增进智慧。
总结:1、太极拳作为一个完整的拳学体系,在中国武术众多的流派中,形成较晚,但发展却最为迅速,短时期内普及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并被世界各国广泛引进,以至有人认为“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半”。
篇二: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1 学习太极拳的心得体会太极,以前一听这个名字就会想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的形象,觉得跟我们这个年龄段好象相差甚远。
但是,这次接触下来感觉受益匪浅。
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养生的运动。
它,随动由静。
因而既不求速,也不可因静而一味求慢,总要绵绵不断,往来无间,神到意到,贯穿如一,乃是太极之妙也。
太极拳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科学内容:精奥细致、理论深切。
这学期我学习太极拳,从而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现代生活中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引起的城市文明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功能性胃肠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