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3.2《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信息技术基础》选修模块的《网络技术应用》(教科版)的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对网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协议和OSI模型的概念,承接了本书第一章第二节的网络安全内容和第三章第一节的网络中的硬件和软件内容,属于网络结构的入门知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网络的结构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理性的分析问题,形成探究问题的信息素养,为将来深入学习网络体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我们的学情分析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协议在网络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OSI模型和TCP/IP协议以及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而不盲目相信权威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传输的过程和OSI模型
难点:对OSI七层模型的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四、教学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情境教学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通过学生接收并回复邮件这一事件,引出问题“数据在网络中是怎样传输的?”由这个贴近学生的问题展开,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情境设置,引发探讨:
情境1:邮政的信件收发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可以划分系统各部分为几个层次?(可动画演示这一过程)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小组讨论
教师:通过课本上对邮局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到系统组成的几个层次、协议的重要作用,没有协议,即使是有邮局也不能使邮件流通。

情境2: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是如何收(发)的?
以发送电子邮件为例,(可演示动画)
1、如OUTLOOK软件,是应用层;
2、然后处理文本格式化,显示代码转换;是表示层
3、接着,建立、维持、协调通信;是会话层
4、下一步,确保数据正确发送,是传输层
5、下一步,决定传输路由,处理信息传递,是网络层
6、下一步,编码、编址、传输信息,是数据链路层
7、最后,管理硬件连接,是物理层
通过几个分组讨论来加深对OSI的理解。

1)、运用上节课学过的网络设备的知识,分组讨论哪些设备是分别属于下三层物理层的。

2)、通过对在电子邮件收发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说邮件内容损坏、邮件丢失等等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哪些环节更重要;如何加入某些协议,确保电子邮件完成。

通过对情境2的过程的理解和对此处协议的讨论,能让学生理解到协议在整个网络通信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如何起到重要作用。

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保证数据通信双方能正确有效地进行通信,针对通信过程的各种问题,制定了一整套约定,这就是网络系统的通信协议。

巩固新知:把这对应的7层,放到网络游戏之中。

我们就可以了解了一个游戏运作的原理。

请学生阐述。

了解了整个OSI模型和我们的游戏了,大家应该明白,再怎么会玩游戏的,仅仅能接触到的是7层中的应用层而已,想知道有黑客是怎么盗取帐号的吗?想学会如何在网络上保护自己吗?
3.TCP/IP协议
OSI参考模型只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许多实用的协议体系,如TCP/IP、IPX/SPX等等。

常用的通信协议: 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送方式。

TCP/IP是INTERNET的基础协议,也是一种电脑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

<PPT>呈现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的比较
<动画演示>邮件在TCP/IP协议中是如何收发数据的
总结:在TCP/IP协议体系中,TCP协议和IP协议是最重要的核心协议。

IP协议的工作是把数据包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TCP协议的工作是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校核,保证数据包的正确性。

巩固新知:TCP和IP协议分别在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哪层?
4.数据交换技术
<动画显示>三种数据交换技术,总结他们的优缺点
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总结
(1)电路交换技术
(2)报文交换技术
(3)分组交换技术
5.总结并随堂练习
利用教师端极域软件在线测试,针对学生练习情况挑错误率高的集中讲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