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结果的四种典型运用
绩效考核结果有四种典型运用:奖酬分配,绩效改善,培训与开发,晋升、调职、降级与淘汰的依据。
1.奖酬分配
奖酬分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绩效薪酬。
第二,工资。
员工工资的调整要结合绩效考核结果。
第三,综合奖。
如综合效益奖,个人的效益要与部门、企业的效益挂钩,但是“质量奖”“引进人才奖”等专项奖与绩效考核结果无关。
第四,分红。
薪酬管理中有“利润分享方案”,就是拿出一部分利润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给员工,且不计入成本,如企业股东从利润中拿出10%发给经营管理层。
第五,股权和期权。
股权与期权的分配要结合绩效考核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股权的设计要考虑职位高低、绩效优劣和任职期限等因素。
3.晋升、调职、降级、淘汰的依据
当企业把绩效考核结果用于岗位调整时,要充分考虑人员与岗位的匹配。
人力资源部门在设计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制度时,既要考虑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又要考虑员工的能力。
人员与岗位是否相匹配,可以通过人事测评得出结论,测评的依据是数字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能力考评不能放在绩效考评的指标中。
奖酬分配的五个方面要在薪酬方案中体现出来:从员工薪酬中取出一部分乘以绩效薪酬系数,作为绩效薪酬;工资的调整要根据被考评对象的绩效表现制定,绩效最优员工可以加一级,绩效最差员工可以降一级;综合奖、分红、股权和期权要结合绩效考核结果,这些都是考核结果的运用。
企业要通过绩效改善工具和制度化的安排,把绩效改善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工作。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原理是激励。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模型既包括制度的设计,又包括管理者个人的综合素质,所以上级应当多鼓励、包容、指导下属。
此外,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方法既有薪酬上的,又有非薪酬的,薪酬本身要与尊重、赞美、关爱、包容、信任等相结合,也就是运用了激励的原理。
总而言之,人有多少种需求,就有多少考核结果的运用方式和激励方式。
各级管理者作为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的主要责任体,要明白绩效考核结果对于不同的下属要有不同的运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