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砌体墙承重
某横墙承重的混合结构宿舍平面图
某混合结构多层住宅平面
某纵横墙混合承重的混合结构办公楼平面 图
某混合结构独立式住宅墙多变化
纵横墙 、墙承 横承重 墙重的 混的方 合方式承式可重在减的纵少方方横案向墙 除可的 应以数 有获量 一得, 定较对 数大开 量的放 的开室 纵窗内 墙面空 及积间 横,有 墙易一拉得定齐到的以较好加好处强的,建采但筑光其物条整的件体刚, 刚震度得但度 区 、 交平往 应 满 通面往 慎 足 组较不 重 抗 织呆如 对 震 的板横待的方墙要便承求并重外能的够,方 形其案 成墙好 较体, 好的纵 的布向 采置开 光相窗 和对面 通较积 风为也 的自受 条由到 件,限,在制尤平,其面所适组以用合在于方高民面烈用可度住获地宅
水泥和木材,隔热、隔声性能好,墙体既是承重构件,同时又起围护和分隔室内 外的作用,构造简单、造价较低。
缺点:抗拉、弯、剪及抗震性能差,材料用量多,结构自重大,砌筑工作强 度大,施工进度慢,房间尺寸受约束,空间大小和形状受限制,房间组合不灵 活,开窗受限制。
2)砌体结构的形式 横墙承重、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混合承重。 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 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
窗裙梁形成的密柱梁框架围成的筒体。 依据筒体的数目和布置方式分为: 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成束筒结构。
某船厂技术中心楼外框 在垂直方向有变化
某框筒结构办公楼核心筒跟随建 筑外形作变化
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的束筒框架结构布置及体型变化
9.3 骨架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6、框架—筒体结构 1)结构特征、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由若干个框架与筒体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筒体主要承担水平 荷载,框架主要承担竖向荷载。 优点: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便于设置大房间,又具有较大的侧 向刚度和水平承载力。 2)框筒结构和框架—筒体结构的区别 框筒结构式纯筒体的一种结构类型。如内部设柱子,称外筒内 框架结构。 框架—筒体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点以及协同工作原理与框—剪 结构类似,也称内筒外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的特点,又能承受水 平推力,是常用的结构形式。
一般适用于25层以下,总高90m以内。 2)结构布置 关键是如何布置剪力墙的位置,达到既满足建筑使用 空间要求,又使剪力墙能承受大部分水平推力。
某框剪体系高层旅馆平面
某框筒体系高层办公楼平面
9.3 骨架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力墙所组成,这种结构侧向刚度大、位移小,又称刚性结构体系。 通常横向布置,间距小,约为3~6m,平面布置不够灵活,仅
适 用于小开间的高层住宅、旅馆、办公楼。
一般控制在35层,总高100m以内,非地震区可适当放宽。 2)结构布置 一般横墙短而数量多,纵墙长而数量少。
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的高层住宅楼
5、筒体结构 1)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筒体结构是指一个或几个筒体作为竖向结构,并以各层楼板将
井筒四壁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空间构架的高层房屋结构体系。 筒体结构比单片框架或剪力墙的空间刚度大的多,不仅能承受
竖向荷载,而且能承受很大的水平荷载。 筒体结构构成的内部空间较大,建筑平面布局灵活。适用于超
高层建筑,尤其在地震区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2)筒体结构类型 实腹筒: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围成的筒体结构,又称墙式筒体。 框筒(空腹筒):由布置在房屋四周的密排柱与高跨比很大的
某剪力墙体系高层住宅平面
某短肢剪力墙体系高层住宅平面
短肢剪力墙的体系较之长肢的剪力墙体系更能够增加建筑空间在使用过程中变 动的可能性
9.3 骨架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4、框架—剪力墙结构 1)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在框架结构中适当布置能抵抗水平推力的墙体,并使 框架柱、楼板有可靠连接而形成的结构体系。
(b) 一层平面
某框架结构档案馆平面图
某银行建筑框架成角度交叉排列
框架结构支承系统
柱网需要有对位关系,平面不宜转折过 多,对于建筑布局的灵活性的意义主要 还是体现在那些内部需要较多的大空间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9.3 骨架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3、剪力墙结构 1)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是指其竖向承重结构全部由一系列横向和纵向的钢筋混凝土剪
缺点:材料强度低,结构整体性弱,抗震能力差。 2、生土(墙)建筑的结构形式 窑洞、土筑建筑、掩土(体)建筑 平立面布置上要求均匀、简单、对称、规则。
9.2 墙体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2、砌体结构 1)结构特征、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
结构。 石砌体、砖砌体、砌块砌体。 优点:耐火性好,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好,易于就地取材,节约钢材、
第九章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第一节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概述
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 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二者 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协调、互相制约的关系、
结构体系的分类: 按施工工艺分:现场建造(现浇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制装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现场建造—预制装配 按主要承重材料分:土结构、木结构、石结构、砖砌体结构、钢 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按承重方式的不同分:墙体承重、骨架承重和空间结构。
1)结构特征和适用范围
水平荷载下,其结构承载力低、刚度小、水平位移大,称柔性结构体 系。
不宜在地震烈度较高地区采用,10层左右住宅楼及办公楼、教学楼等。
2)柱网布置
柱网布置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布置合理、受力明确直接、施工方便, 在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后,选择合适的柱网。
(a) 二层平面
某饭店建筑框架呈扇形排列
9.2 墙体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第二节 墙体承重体系
墙体承重体系—一般是指由承重墙体和梁板组成并共同受力的结 构体系。
1、生土(墙)建筑 1)结构特征、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采用土质材料承重的传统民居一般称为生土建筑。 特点:就地取材、易于施工、便于自建、造价低廉、冬暖夏凉、
节约能源、耗水量小,有利于生态平衡,不产生工业废料,不释放 有毒有害物质,隔声减噪,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9.3 骨架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1、木构架结构
檩式、屋架式、人字叉手构架、抬梁式构架、穿斗式构架、密 肋平顶式、干栏式和井干式。
9.3 骨架承重体系
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2、框架结构 梁板柱构成建筑物的骨架,传递和支撑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框架结构建筑的特点:由于墙体不用承重,故可以创造开敞的空间, 且作为围护分隔的墙体可以根据各个楼层的不同需要设置,无需上下对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