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与宗教》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民族与宗教》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民族与宗教》网上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第 1 大题0-请点击此处,编辑【大题名称】内容0分1 . (5分)福州拗九节。

参考答案或提示:农历正月二十九,福州要过“拗九节”(也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

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桂圆、荸荠、红豆、胡桃、芝麻等配米煮成“拗九粥”,用来祭祖和馈赠亲友乡邻。

已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上一碗“拗九粥”孝敬父母,福州俗语“逢九必穷”,认为人在年龄上的“九”或“九”的倍数,要交穷运,必须设法送穷。

2 . (5分)福建畲族“敬茶舞”。

参考答案或提示:“敬茶舞”这个带有仪式性的舞蹈至今仍保留在福建畲族传统的婚礼中。

在小型的通宵贺喜酒之前,由新郎等十名男子分别模拟男女老少的神情,面对面站成两竖排,在一名端茶者带领下,跳起“敬茶舞”。

端茶者手捧茶盘,双臂向上晃一圆圈端至胸前,“踏步”屈膝向众人做“施礼”动作,众人肘部架起,双手手指交插于胸前,同时屈膝做回礼动作。

端茶者循一定路线,按东西南北方向反复做“施礼”动作。

端茶者腰肢灵活,双臂晃动,茶水却毫不外溢。

3 . (5分)回族开斋节。

参考答案或提示:开斋节,阿拉伯语是尔代·费土尔,尔代的汉意是“节”的意思,尔代·费土尔就是开斋节,又称“大节”、“大年”、“大聚”。

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

一月过后,伊斯兰十月初见新月而开斋不再封斋。

按规定,傍晚日落而食,东方鱼肚白停止餐饮,是谓封斋(守斋、把斋)。

庆祝开斋节则含有纪念艰苦、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意味。

4 . (5分)泉州东郊灵山先贤墓。

参考答案或提示:据载是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来华传教的“四贤”中两贤者之墓,虽然学者对所述年代有不同看法,但客观上由于因此古墓的存在,历代不断有穆斯林来此瞻仰和行香,郑和下西洋时曾于1417年到此行香,祀求圣灵庇佑。

墓上有宽敞的白石亭,背后是白花岗岩结构的半圆形回廊。

现存重修碑文五块,最早一块是元至治二年(1322年)穆斯林集体所立,碑文为阿拉伯文,后四块为清代所立,皆为汉文,为研究伊斯兰教早期传播的珍贵实物。

第 2 大题1-请点击此处,编辑【大题名称】内容0分1 . (10分)简述北方汉人迁入福建的路线。

参考答案或提示:北方汉人迁入福建大致有三条路线:一是沿今陇海铁路一线往东经今京沪铁路,从浙江沿海(温州等)入福建东北部(如福鼎县);二是由河南固始光州往东经安徽省到江西省九江等地,再入福建西部;三是沿今京广铁路方向南下到广东东部滨海丘陵入福建西南部龙岩、漳州地区。

这三条路线以第二条和第三条路线为主。

2 . (10分)简述畲族的祖先崇拜——盘瓠传说。

参考答案或提示:盘瓠是畲族祖先崇拜的对象,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

在闽浙粤赣皖,传说内容虽有地域性的差异,但基本情节相同。

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闽东浙南畲族还称作“龙麒”、“盘护”、“高皇”,皖南畲族还称作“龙猛”,粤东畲族还称作“护王”、“盘大护”、“盘古大王”等。

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多说法。

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

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其为畲族的始祖。

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

3 . (10分)简述福建省蒙古族人的分布。

参考答案或提示: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福建省蒙古族人口6114人,占福建总人口的0.18%。

分布在全省9地(市)54个县(市、区)的广大城乡。

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居住在城镇的约三分之一,以福州市居多;居住在乡村的,约三分之二强,以惠安县居多。

福建蒙古族的分布与构成主要以两个家族为主。

即萨姓和出姓,前者在福州市区,后者在泉州市泉港区。

4 . (10分)简述基督教在福建创办了大量学校的特点。

参考答案或提示:(1)数量大;(2)对平民敞开;(3)种类多;(4)时间早;(5)著名学校有预科班;(6)培养出一定水平学生。

5 . (10分)简述福建穆斯林的来源。

参考答案或提示:其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1)宋元时代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到泉州居住,其来自巴士拉、哈姆丹、艾比奈、士耳其斯坦、施拉夫、设拉子、贾杰鲁姆、布哈拉、花剌子模、霍拉桑、大不里士、吉兰尼等地。

其后代人称“海回”,以区别陆上的回回。

(2)有的先从海上到中国其它地方,再或由北方南下,如晋江陈埭丁姓族谱上记其一世祖丁节斋“由姑苏行贾入泉。

”及惠安白奇郭姓;或由南方北上(如蒲寿庚家族)。

他们多与当地回汉人通婚。

(3)明清两代由全国各地(以安徽、河南、广西为多)移居福建经商的回民,以聚集厦门为多。

(4)元以后由外省来福建任职的将领及所带的兵士,这是闽北(特别邵武)回族的主要来源。

(5)元以后,以种种原因(如受聘为阿訇、投亲、居官)等从甘肃、宁夏、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来福建的回民,居住在福州等地。

这五个方面来源,头两个方面是闽南(特别是泉州一带)穆斯林的主要来源。

第 3 大题2-请点击此处,编辑【大题名称】内容0分1 . (15分)论述畲族民间崇拜的神灵。

参考答案或提示:第一类,神圣化的族内英雄与历史传说人物:1.族内英雄神圣化,指历史上确有其人,曾有过非凡业绩,生前受村民拥戴,死后被奉为神灵,不仅为本村本姓所膜拜,而且成了灵威弥漫一隅的地域性神灵,并为当地族内人所共同祭祀。

2.历史传说人物的神圣化,是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因其高尚的言行或超凡的力量为族人所神往,族人以此立庙祭祀,寄托某种心愿,寻求某种庇护。

第二类,职业性神灵。

第三类,神格化的自然物体。

第四类,汉族社区渗入的民间俗神。

第五类,世俗化的道释诸教尊神。

第六类,鬼魂幽灵。

2 . (15分)论述1978年到1999年,福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有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或提示:(1)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逐步开放宗教场所,全面归还宗教房产。

(2)恢复建立健全宗教团体,恢复正常宗教活动。

(3)注重办好各类宗教院校,有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爱国宗教职业人员。

(4)进一步推进宗教文化事业,出版流通宗教书籍,创办宗教刊物。

(5)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福建宗教界坚持自治自传自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改变了单纯依靠教徒供养的传统,积极发展农林副工生产和旅游服务业,建立自养基地,不仅实现了自养目的,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6)福建宗教界人士积极开展公益事业,热心慈善,为社会奉献爱心。

(7)福建宗教界人士注意弘扬教规教仪中的积极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热情参加各类政治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成绩。

(8)闽台宗教渊源流长,关系密切,福建宗教界积极推动闽台之间的交流、沟通。

(9)福建宗教界对外交流频繁。

(10)福建宗教研究近几年成果显著。

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第 1 大题0-请点击此处,编辑【大题名称】内容0分1 . (5分)闽菜。

参考答案或提示: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刀工巧妙、汤菜众多、调味奇特、烹调细腻为主要特点。

闽菜调味偏于甜、酸、淡。

这一特征的形成,与烹调原料多取自山珍海味有关。

善用糖甜去腥膻;巧用醋酸甜爽口;味清淡则可以保持原汁原味,并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享有盛名。

闽菜还善用红糟、虾油、辣椒酱、口急汁等调味,风格独特,别开生面。

2 . (5分)三一教。

参考答案或提示:福建的地方宗教也有很大的影响,最有名的是“三一教”。

这是将儒、释、道三教合而为一的教派,由生活于明代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的福建莆田人林兆恩创建的。

林兆恩认为儒、释、道本为一体,儒教为立本,道教为入门,佛教为极则。

三一教在福建立足后,曾向省外扩展过,清代中末叶曾发展到台湾、新加坡一带。

3 . (5分)中秋博饼。

参考答案或提示:八月十五过中秋,厦门人有个独特风俗,喜欢众人团聚玩博饼。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

4 . (5分)畲语。

参考答案或提示:畲族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畲语,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以福安畲话为代表的方言。

福安畲话既接近于汉语客家话,又保持着古畲语的成份,它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话完全不同。

第 2 大题1-请点击此处,编辑【大题名称】内容0分1 . (10分)简述福建畲族的分布。

参考答案或提示:在福建省18个少数民族乡中,有l7个是畲族乡,分布在四大社区:闽西社区,这是最古老的畲族居住地,包括龙岩市上杭县官庄畲族乡、龙岩市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三明市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三明市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等4个畲族乡;闽南社区,主要是指漳州畲族社区,这是畲族早期聚居地,也是历史上畲族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包括漳州市龙海市隆教畲族乡、漳州市漳浦县赤岭畲族乡、漳州市漳浦县湖西畲族乡等3个畲族乡;闽东北社区,是目前福建主要的畲族居住地,他们完整地保留了畲族文化习俗,包括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宁德市霞浦县盐田畲族乡、宁德市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宁德市霞浦县崇儒畲族乡、宁德市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宁德市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宁德市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宁德市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福州市连江县小沧畲族乡、福州市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等10个畲族乡,这里的畲族人口有18万人,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1/2、全国的1/4,另外,还有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在这里,即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闽中社区,指福州南部和莆田的畲族,这是畲族迁徙的中转站,人数不多,受汉族影响较大,民族特征相对不明显。

2 . (10分)简述福建满族的分布。

参考答案或提示:2007年,福建省有满族7094人,其中约70%集中在福州和泉州两地,其余分散在龙岩漳平、长汀、连城和三明沙县等地。

福建满族的分布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

居住区域相对集中的福建满族在具体分布上又略显分散。

福州市区内的满族主要生活在东门大街、汤门大街、秘书巷、井大路、仙塔街、道山路、鳌峰坊、水域巷、八角楼巷等地;郊区和郊县地则有三个聚居区:新店聂厝、洪山赤升和长乐琴江村,特别是琴江,这里居住着原全国沿海四大水师营之一——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地后裔。

泉州满族散布在晋江粘厝埔、深沪、山柄,南安的梧坑,泉州的西街等地,以粘姓为主。

3 . (10分)简述闽南佛学院成为我国著名佛教学府的原因。

参考答案或提示:(1)南普陀为主办寺院;(2)懂教育高僧担任重要领导;(3)以第一流教师任课;(4)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学校;(5)课程设置全面;(6)招生起点高,要求严;(7)注重科研;(8)创办刊物;(9)得天独厚的背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