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1至8章在线测试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1至8章在线测试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A BC D 、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A BC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 BC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A BC D 、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 BC DD、邓小平理论E、“一国两制”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 )。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

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直观性D、思辨性E、不彻底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

A、它做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B、它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C、它使得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错误、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正确错误、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正确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错误、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正确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2章在线测试A BC D、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A BC D、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4、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客观实在性B、主观能动性C、规律客观性D、运动绝对性5、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 )。

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需要用( )。

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出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E、世界运动的规律性来证明2、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 )。

A、其内在根据是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B、其重要基础是类人猿的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C、其外部条件是气候的变化D、其关键因素是生产劳动E、只是生物进化规律的结果3、下列各项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活动的有( )。

A、饿了就要吃点东西B、三思而后行C、趋利避害的本能D、眉头一皱计上心头E、肌体触火立即缩回来4、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

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E、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5、人工智能的伟大意义在于( )。

A、不仅是人类意识的扩展,而且是人类实践的器官,它极大地发展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B、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方式C、它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类似于人的创造性D、极大地突破并弥补了人脑在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发展了人的意识活动本身的能动性、创造性E、电脑的功能在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人脑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正确错误、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错误、“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正确错误、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正确错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正确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A BC D、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和存在方式是(A BC D、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是(A BC D、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A BC、人的存在方式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5、下列属于社会形式的客体的是()。

A、人体B、天体C、政治制度D、原材料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活动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

A、公安人员办案B、渔民出海捕鱼C、农民培育新品种D、运动员比赛E、教师教书2、实践是()。

A、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B、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C、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D、具有直接现实性E、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3、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A、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4、下列属于实践的集团主体的是()。

A、企业B、政府C、科学家个人D、科学共同体E、全人类5、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A、体力B、知识和经验C、情感D、意志E、智力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

正确错误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正确错误3、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错误4、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正确错误5、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

正确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A BC D 、相对静止是( )A BC D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这是说()。

A BC D 、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A BC D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是A BC DA、事物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B、事物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的C、偶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非主要原因D、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外部原因E、找到了偶然性产生的原因,就把握了必然性3、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

A、运动的观点B、矛盾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D、变化的观点E、发展的观点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量E、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区别的关系5、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A、客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随意性E、重复性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正确错误、“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正确错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

正确错误、部分质变是质变的一种形式。

正确错误、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正确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5章在线测试A BC D、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A BC D、客观真理是( )A BC D、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A B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D、认识论尘的经验论5、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 )。

A、认识来源于绝对观念B、人在神的启示下认识世界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 )。

A、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

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B、把唯物主义引入认识论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D、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E、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绝对对立的正确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

ACA、它是客观的B、它是多样的C、它是唯一的D、它是相对的E、它是固定不变的5、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 )。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消极性E、实践性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是等同的。

正确错误2、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

正确错误3、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错误4、“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正确错误5、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正确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满分20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39A BC D 、类人猿进化为人类的内在根据是(A BC D 、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A BC D 、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A BC D 、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体系,包括A B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D 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E、组织、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或直接组织经济建设2、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包括它()。

A、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同时发生根本变革B、依赖于社会存在,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C、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D、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E、采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它的主要内容有( )。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意识形态D、上层建筑E、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4、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A、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功能B、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功能C、对社会文明的承载传递功能D、对社会活动的调控功能E、对社会生活的创新功能5、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的功能在于()。

A、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的功能B、知识传承和文明传递的功能C、认知功能D、教化功能正确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正确错误、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正确错误、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错误、在阶级社会中正确错误A BC D、人民群众的主体(A BC D、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A B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4、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5、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生产工具的状况C、劳动对象的利用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