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2016年度社会评价工作总结

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2016年度社会评价工作总结

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2016年度社会评价工作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和谐**建设,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县级部门(单位)2016年度社会评价办法〉的通知》师发办[2016]31号文件要求,结合单位实际,紧紧围绕全县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全面发展,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现将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2016年度社会评价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情况全县有3个民族乡、46个少数民族村、288个少数民族村小组,均属于民族杂居区。

全县有世居少数民族5个,73884人,占总人口的%。

其中,壮族27454人,占少数民族的%;彝族27264人,占少数民族%;回族3042人,占少数民族的%;苗族13045人,占少数民族%;瑶族2246人,占少数民族3%。

全县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三大教派,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8个,临时活动场所1个。

现有住寺人员26人,其中教职人员8个(阿訇4人,比丘尼4人)其他18人。

全县信教公民万余人,其中佛教8000余人,伊斯兰教3000余人,基督教70余人。

我单位肩负着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这个职责,始终把握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真正做到“三个离不开”,把民族宗教工作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中。

二、社会评价落实情况(一)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1、抓机关作风建设,积极推动机关工作作风转变。

以“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为主题,着力加强局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机关作风转变。

抓学习,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的原则,学以自用。

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对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党的宗旨、党风廉政建设等有关规定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

通过学习,使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端正了工作态度,提高了工作水平和能力。

在工作中做到“四讲究”:一是讲究质量,各项工作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出差错;二是讲究规范,健全各项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讲究效率,对每项工作做到及时扎实、准确无误地完成;四是讲究团结,全体干部职工做到分工不分家,热衷于本职工作,服务于社会。

2、建立并落实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各项制度。

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单位职责,制定了《**县民族宗教局关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精简、高效、优质、公平、公正、公开、规范、诚信”的要求,重点建立和落实管用、实用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首办责任制》、《行政审批制度》及《实施细则》、《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投诉办法》、《问责办法》等六项制度。

并把局领导和各股(室)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姓名、电话公开,接受广泛监督。

做到凡投诉的100%受理,凡受理的100%查清,凡查清的100%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同时把开展软环境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民族宗教侨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考核。

3、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实行“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工作制度。

在开展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建设中,制定了《**县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股(室)工作职责》,各股(室)的工作职责和办事流程,做到简化手续,限时办结,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办事过程中,依法办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不按想当然或主观臆断去处理或办理事件;在执法过程中先亮证,后执法,做到礼貌文明、廉洁公正。

4、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按照县委政府的部署,本单位实行首长负责制,严格推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实施细则。

并按照阳光政府四3 / 11项制度的要求,向社会公布了单位机构、《宗教事务条例》、《清真食品管理办法》、民族成份的更改、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党员公开承诺等110条工作内容,同时开通了96128专线查询电话和网络在线查询。

确保人民群众、侨胞和信教公民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1、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首问首办制。

局机关通过文件、专栏和互联网站向社会对职能职责、办事流程、限时办结及首问首办事项作了公开承诺,单位拟定《2016年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书》、全体党员干部都拟定《党员公开承诺书》,并向社会公布,局职工向局领导公开承诺。

在办理各项事务工作中,凡是手续齐全按规定当场限时办理完毕,材料不全或不合规定的负责解释安排到位;涉及项目上报、清真食品管理宗教场所事项,族别及岗位等重大事项,通知办理时间,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人员往返之苦。

从未出现接待不礼貌、拖着压着不办或告知不明确等现象。

干部群众来访时,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连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待客、一次耐心谈话、一个快速办理、一个满意结束。

2、简化办事程序有新举措、新进展。

在立项上报项目材料中有的不完整、项目不明确或不切合实际,民宗局派人到村社帮助规划立项,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进度等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管理力度,使其发挥社会效益。

3、抓落实促发展、求真务实、提高效能。

各项责任的落实,没有停留在书面发文或会议通知上,而是认真抓落实。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宗教和谐是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的工作职责。

加强调研,形成了《新时期**县民族地区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全县民族经济工作调研》、《全县民族特色优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县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自然村专题调研报告》等10个专题调研报告,为上级党委政府对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以点带面,先后在五龙乡水寨壮族村、上下冷坡梁村、小马厂村,高良乡新安瑶族村、设里壮族村,龙庆乡下则黑彝族村、烧瓦坡村建成7个民族团结示范村。

2016年申报民族团结示范村2个、申报少数民族体育基地建1个、其它项目6个,补助资金共150万元;申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1个,补助资金40万元。

4、争先创优,圆满完成本部门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

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是对民族地区及宗教场所进行春节慰问。

1月初共投入资金万元,对3个民族乡,9个民族村委会, 25户5 / 11少数民族特困户和8个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走访慰问。

二是认真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采取多形式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征订《今日民族》150份、《今日民族中学生书刊》30份、《民族团结—家亲》150份,分发到民族乡、民族村委会、民族中小学学校、以及县民族宗教成员单位;利用壮族“三月三”、彝族“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回族的“开斋节”、瑶族的“盘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进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对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是弘扬挖掘整理民族宗教文化。

共投入万余元,帮助各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投资8万元在进修学校新建陀螺训练基地和摔跤训练基地;在编撰壮族历史与文化的同时,于2016年4月拟定了《关于**县彝族历史与文化收集整理实施方案》,启动了彝族历史与文化搜集抢救整理工作。

四是切实做好民族团结稳定工作。

针对我县实际制定了《民族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单位各股室、各乡(镇)民族宗教助理员与局领导签订了责任书,共签订了18份责任书。

民族村委会都设有民族宗教工作联络员,建立健全了“民族团结、宗教稳定”县、乡、村管理网络。

五是严格执法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针对少数民族初高中学生考试、就业考试以及少数民族成份更改及变更,清真食品管理严格把关,热情服务,并与县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协作,对全县清真食品加强管理,召开清真食品工作会议,并印刷《曲靖市清真食品管理办法》宣传书300余册,共发放清真食品标识牌38家。

六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认真排查民族宗教侨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了防范于未然,经常到8个宗教场所进行调研,了解财务收支、教职人员思想和教务活动、场所安全等情况,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

同时与统战部、公安局国保大队、610办公室密切配合,对民族宗教“热点”、“难点”进行排查。

打击邪教活动、治理非法宗教,把民族宗教“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中。

打击驱逐非法从事宗教活动。

(三)工作绩效民族宗教侨务事务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制定措施,认真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转变职能,积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

1、围绕中心,发挥职能作用。

民宗侨务局始终把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摆在首位,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帮助民族地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问题,抓调研、促发展、提供调研,先后形成了《新时期我县民族地区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全县民族经济工作调研》、《全县民族特色优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县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自然村专题调研报告》等10个专题的调研报告。

7 / 11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2、制定的政策措施科学合理、可行性、操作性强。

制定《民族宗教工作七项制度》,同时按照工作职责,单位制定《**县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并把责任制分解到股(室),股(室)与局长签订了责任书,实行责任明确,一级抓一级。

3、三是切实加强党务、政务公开。

为提高工作效率,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按照工作公开透明,决策体现民主集中的原则,每季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学习理论,交流思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政务、党务一律实行公开和透明,确保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4、服务基层,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积极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为民族地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春耕生产期间,民宗局以“互联共创”为契机,开展“一帮二”扶贫活动,紧紧围绕“五比五创”这一主题。

单位共有党员11人,每位党员在扶贫联系点联系2户少数民族贫困户。

在春耕生产和抗旱期间全体党员深入到基层帮助群众开展春耕生产抗旱工作,单位筹资万元支持生产联系点和扶贫联系点支持抗旱保苗。

(四)抓党风廉政建设,促廉洁自律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建设勤政廉政机关为目标,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民宗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1、抓班子带队伍,重视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

年初,单位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学习贯彻新修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领导小组。

班子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形成了局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科室成员三个层次构成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