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血压测量培训资料
5. 中心静脉压(CVP)
中心静脉压一般指右心房、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血液所给 出的压力。
绝对压力:工程上相对于真空(零大气压)来测量压力,所测 得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
标准压力:如果相对于大气压进行测量,所测得的压力则称 为标准压力。(76mmHg)
压力单位及关系
单位: P(帕)(Nm2);mmHg 相互关系:1个标准大气压 = 760mmHg
直接法特点:测量精度高、能进行连续测量、有 创测量。
间接法特点:测量精度低、不能进行连续测量、 不能用以测定心脏、静脉系统的压力、无创测量。
血压测 直量 接 (有创 )测量 (导管)体 体 术内 外传 传感 感器 器测 测
间接 (无创 )测量 —柯氏音 、超 法声、法 测振法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模型
图5-1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模型图
心血管系统血压分布
图5-2 心血管系统血压分布图
左心室主动脉大动脉小动脉 微动脉毛细血管(血液在毛细血 管处进行物质交换以供应人体所必
需的营养。回流的血液成为静脉 血。)静脉血小静脉大静脉最 后从上、下腔静脉进人右心房右 心室血液通过肺动脉和吸人的氧 气结合氧合后的血液变成动脉血 左心房左心室,周而复始地循环。
大气压力在人体中分布是均匀的,当测量人体相对 压力值时,大气压力变化不会影响测量结果。但 是,当测量绝对压力时,大气压的变化就必须考 虑,即在测量过程中应随时标测当时的大气压。
重力效应较为复杂,如果忽略阻力和动力等因素引 起的血压下降,则血液两点之间的压差等于重力 位势之差,大约为ρgh,显然每点的压力会因体 位的变化而变化。
7m 60 m g H h 1 .g 6 3 13 (k 0 /m g 3 )9 .8 (N /k)g 0 .7 (m 6 )
1 .0 1 1 5 (N 0 /m 2 )P 1k 0 P 1
1mmHg=0.133kPa
脉动血压一般用分数形式来表示:120/80,分子代 表收缩压,分母代表舒张压。
右心房可作为血压测量的参考点,该参考点大致位于胸纵轴 的中央处,具体位于胸腔左右第四肋之间的空间、中央肋 软骨节前,离后背约10cm处。
用导管术测量人体内部血压时,一般是通过液体(生 理盐水)将压力引到人体外部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为 反映人体内导管端部的压力,应将外部传感器置于同 一水平线上,但最好的办法是将外部传感器置于上述 参考点的水平线上,这样就不用考虑导管的端部在体 内的位置了。 血压测量技术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2. 平均压(MP)
平均压:是在整个心动周期动脉压一平均值,由下式
计算:
MP D P S P D P (51 ) 3
MP通常用以评价整个心血管系统的状况。
例如:整个心血管的阻力(SVR)便可用平均压
(M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量(CO)求
得。
S ( M V C R C P ) V 8 O ( 5 0 P 2 )
第五章 血压测量
第一节 概 述
血压是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最主要的指标之 一。影响人体血压的因素很多,诸如心率、 外周循环阻力、每搏输出量、循环血量及动 脉管壁的弹性等。通过机体的正常调节,可 使血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若血压过高, 则心室射血量必然要对抗较大的血管阻力, 使心脏负荷增大,心脏易于疲劳;若血压过 低,则心室射出的血流量不能满足组织的正 常代谢需要。通过测量心脏的不同房室和外 围血管系统的血压值,有助于医生判断心血 管系统的整体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压力测量,是人类生理压力测量 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动脉压尤为重要。
1. 收缩压(SP)和舒张压(DP)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所达到的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它把血液 推进到主动脉,并维持全身循环。
舒张压:心脏扩张时所达到的最低压力称为舒张压,它使血液 能回流到右心房。
脉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称为脉压差,它表示血压脉动量, 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的收缩能力,是反映动脉系统特性的 重要指标。
一. 常见的血压参数
血压:血管内血液在血管壁单位面积上垂直作用的 力称为血压。
血压信号是 随心动周期变化 的动态时间函数。 血液循环系统中 各部位测量到的 血压值是不同的, 临床上通常测量 的有动脉血压和 心脏各腔室的压
力。
图5-3 心脏各腔室压力
PM
1 T
t2
P(t)dt
t1
图5-4 动脉血压波形
对健康的成人,心血管系统各不同部位的正常血压 值如下:
⑴ 臂动脉:
收缩压:一般在12.67~18.67 kPa(95~140 mmHg)范 围内,平均值为14.67~16kPa(110~120mmHg);
正常舒张压为8~12 kPa(60~90mmHg),平均值为 10.67kPa(80mmHg)。脉动血压一般用分数形式来表示: 120/80,分子代表收缩压,分母代表舒张压。
3. 左心室压
左心室压反映左心室的泵作用,心室压力曲线的上升
斜率反映了心室收缩初期的力度,作为心血管系
统的重要功能指标。舒张期末端压则代表了在射 血开始前对心室的灌注压力。
4. 右心室压和肺动脉压
右心室压和肺动脉压由右心室收缩引起,在正常血液循环中, 这两种压力低于系统动脉压。
肺楔压(PCWP)它是将导管楔入动脉的某一分支处测得的 压力,代表了毛细管与左心房压之间的压差。对肺楔压 的测量可评估左心房的压力。
在心血管系统中,右心房压最稳定,几乎不受人体姿态变化 的影响,这一重要特征,对于使人体在运动中保持循环系 统的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对右心房血压进行测量时,体位引起的血压变化很小,故 临床大多在上臂进行血压检查是很恰当的,因为它几乎 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在别的高度上测量血压时,应 根据高度差进行校正。
⑵ 主动脉压:约为130/75,左心室约为130/5,左心
房为9/5,右心室为25/0,右心房为3/0,肺动脉为25/12。
⑶ 毛细血管:为2.6~4.0kPa(20~30mmHg),静脉为
0~2.67 kPa(0~20mmHg)。
二. 血压测量的参考点
人体除了器官和组织产生生理压力之外,还有重力 和大气压力产生的非生理压力。在有些测量中要 求将生理压力与非生理压力量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