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混近义成语辨析[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均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的意思。
前者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如:水在流淌时是不择道路的,树在风中摇摆时是自在的,它们都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所以它们是快乐的。
[半斤八两/伯仲之间]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强调水平相当。
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多用于贬义。
伯仲,古时兄弟排行的次序,分别指老大、老二;间,中间。
比喻二者才力相当,不分上下。
如:一个没有实权的厂长与一个行政官员,管理同样一个企业,究竟有多大的不同?还不是半斤八两的事?[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搞颠倒了;后者重在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如:作文训练中忽略语言训练而大谈审题或技巧,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病人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偏重于“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强调无法挽救。
如: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者手下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
[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含凭空捏造之意。
前者偏重于没有事实根据;后者偏重于“本来没有”,语气也较重。
如:财贸所所长说,有关我国有可能今年年底开征奢侈品消费税的说法,是无中生有的事。
[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削除,修改);后者重在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如:在遵守了眼下比较合乎理智的规则之后,我们是否就应当奉之为不刊之论?不能,因为真理是常常变动的,当规则不合乎真理的时候,制定新的规则将不可避免。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前者多形容消息、言论传播得迅速;后者多形容东西突然消失。
如:前天,市民江某进超市购完物品后,发现自己放在存包柜里的东西不翼而飞。
警方提醒,节前类似案件较多,购物市民需加强防范。
[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则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生活的磨炼。
如:她那恬淡的面孔上,满刻着饱经沧桑的皱纹。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所运用的高超技艺,至今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如:改革开放初期,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
[如虎添冀/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带褒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者不但不制止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反而为虎添翼,给了他许多帮助。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如:小红这丫头竟敢只身斗小偷,不能不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变化无常/变化多端]前者侧重于变化没有规律,常用于天气、性情等;后者形容善变,变化方式多,常用于手段、方法等。
[风言风浯/流言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前者多指无意,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或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者往往出于某种险恶用心。
[骇人听闻/耸人听闻]都含有使人吃惊的意思。
但其区别在于,用“耸人听闻”时,所说的是故意夸大了的事,甚至未必是事实,说者的目的就是要使人震惊;用“骇人听闻”时,说明发生的事是事实,指惊人的、卑劣的坏事。
[挥金如土/一掷千金]都形容极度挥霍。
前者偏重于对钱财的轻视;后者偏重于一次花费之多。
[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景等;后者则偏重对景物的留恋。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于拘于成规,不敢变易。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显示差异;后者偏重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博闻强识/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大公无私/铁面无私]都表示没有私心。
前者表示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私情。
[得寸进尺/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前者侧重逐步紧逼,要求越来越高;后者强调的是得到这个,还想那个。
[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前者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投靠依附有权势的人(炎、势:比喻权势)。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意思。
前者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则不管;后者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染)。
[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都表示事前做好准备。
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准备。
[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都有最后拼一下以球胜利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尽所有力量作最后的一次冒险(注:赌博时押上的钱),多含贬义;后者偏重于下决心决一胜负思。
后者偏重于下决心决一胜负,多含褒义。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都有不好意思的意思。
前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后者的侧重点在坚持自己的行为。
[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
前者偏重在脸皮厚;后者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回味无穷/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
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在回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巧夺天工/鬼斧神工]都指技艺高超巧妙。
但前者侧重于人工;后者侧重于天然。
[谈笑风生/谈笑自若]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
前者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于形容平时谈话;后者表示不改常态,多用于形容紧张、形势严峻时的谈笑。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含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道义上不允许推托;后者偏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每况愈下/江河日下]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偏重于笼统地表示情况越来越坏(愈:越,更加);后者偏重于指情况—天天坏下去。
[瑕不掩瑜/瑕瑜互见]都表示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
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偏重于优点;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缺点没有主次之分。
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都表示做事、说话等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
前者偏重于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正合分寸。
[销声匿迹/偃旗息鼓]前者多形容不公开露面,或故意隐藏自己的踪迹;后者多用于中止正在进行的事情。
[斑驳陆离/光怪陆离]适用对象有区别。
前者只指具体东西的色彩;后者除形容色彩外,还可以用于形容形状怪异以及社会现象。
[触目皆是/比比皆是]前者着眼于视觉,满眼都是;后者着眼于空间,到处都是。
[置若罔闻/置之度外]前者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后者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
[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前者形容书法、绘画或写作熟练敏捷;后者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还可以用来比喻做事时不间断、不松懈。
[闻风而逃/闻风丧胆l都含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害怕”的意思。
异:“而逃”偏重在吓得连忙逃跑;“丧胆”重在吓破了胆,丧失了勇气。
[恰到好处/恰如其分l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
常可通用。
异:前者偏重在“恰巧达到最好的地步”;后者偏重在“说话办事十分恰当合适,正合分寸”。
[目不暇接/应接不暇]“目不暇接”形容吸引人的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应接不暇”原指景物很多,顾不上观赏;后形容太繁忙,应付不过来。
都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但“应接不暇”有被动接受、应付的意思,“目不暇接”则是主动地去看,只是忙不过来。
[美不胜收/琳琅满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异:前者偏重在“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后者偏重在“满眼都是”。
再就是前者强调的是“美”多,后者强调的是珍贵的东西多(多指杰出人才、好文章或精美物品很多)。
[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一些。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或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规矩老实,安于本分,不胡来,守住自己的节操;后者偏重在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在困境中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后者强调适应任何环境。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进行;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
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比“含沙射影”重;后者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周到”的意思。
有时可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后者是中性,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既可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妻子对丈夫,也可用于带有一定强制性的非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奴仆对主子;后者强调绝对服从对方的命令,只用于强制性的下对上的人际关系方面,其语义程度较重,语义范围不如“百依百顺”宽,含有贬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不深入。
[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有“因循守旧”的意思。
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革新,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停顿,不肯上进,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规矩办事。
[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重在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别具一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不闻不问/漠不关心]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
异: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都指讲听厌的话。
异: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滥:空泛不合实际),含贬义;后者谈的虽是老话,但不一定没有现实意义,属中性成语。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异:前者强调相互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大庭广众/众目睽睽]都可以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