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教案呈现
五年级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教案呈现
3、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二、顺学而导,感受父爱
(一)请潜心读书,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做批注。
(二)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相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句段一: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2、能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3、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生可以自由发言,师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第十七条)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2、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问激趣,引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双流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教案呈现
班级
五(1)
授课
教师
熊亮
学科
语文
时间
10月9日
节次
第3节
渗透
点数
2
渗透法律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
渗透安排
9、鲸
渗
透
过
程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 透过父亲的外貌描写,联系上下文,想象在漫长的挖掘过程中,父亲所经历的艰辛,体会父爱的伟大,并指导朗读。
(3) 联系上下文,在读中体会“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亲带来的精神力量。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宪法》第四十四条。
(三)小结课文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爱的写作方法。
三、读写迁移,感悟信赖
(一)学生继续汇报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1、学生读写阿曼达的句段,并谈体会。
2、引导学生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和他的同学是怎样度过这漫长的38小时,尝试着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一写。
3、反馈交流。
四、紧扣中心,品味幸福
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幸福”的含义。
1、学生谈读书体会。
2、引导学生抓住“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读中体会父亲感情的变化。
句段二: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1、学生谈阅读体会。
2、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 抓住写时间的词,体会时间的漫长,感悟句子的表达效果,并指导朗读。
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检查时间
检查人
检查情况
双流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教案呈现
班级
五(1)
授课
教师
熊亮
学科
语文
时间
11月3日
节次
1
渗透
点数
1
渗透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
第十七条
渗透安排
综合性学习 游汉字王国
渗பைடு நூலகம்
透
过
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指名读第三段。(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11月16日
节次
1
渗透
点数
1
渗透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宪法》第四十四条
渗透安排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渗
透
过
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和父子间的默契,受到爱的教育。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3)指名生回答。(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5)课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七条。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检查时间
检查人
检查情况
双流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教案呈现
班级
五(1)
授课
教师
熊亮
学科
语文
时间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爱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领悟文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描写来表现父爱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搜集有关地震中感人肺腑的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检查预习
1、播放视频,感受地震。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