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

企业宣传画册设计的视觉四要素2012-8-29一、文字文字作为视觉形象要素,它首先要有可读性。

同时,不同的字体变化和大小及面积的变化,又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文字的编排设计是增强视觉效果,使版面个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宣传册设计中,字体的选择与运用首先要便于识别,容易阅读,不能盲目追求效果而使文字失去最基本信息传达功能。

尤其是改变字体形状、结构,运用特技效果或选用书法体、手写体时,更要注意其识别性。

字体的选择还要注意适合诉求的目的。

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而不同内容、风格的宣传册设计也要求不同的字体设计的定位:或严肃端庄、或活泼轻松、或高雅古典、或新奇现代。

要从主题内容出发,选择在形态上或象征意义上与传达内容相吻合的字体。

在整本的宣传册中,字体的变化不宜过多,要注意所选择的字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标题或提示性的文字可适当的变化,内文字体要风格统一。

文字的编排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每行的字数不宜过多,要选用适当的字距与行距。

也可用不同的字体编排风格制造出新颖的版面效果,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二、图形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它能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是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

在宣传册设计中,图形的运用可起到以下作用:注目效果:有效地利用图形的视觉效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这种瞬间产生的强烈的“注目效果”,只有图形可以实现。

看读效果:好的图形设计可准确地传达主题思想,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它所传达的信息。

诱导效果:猎取读者的好奇惦,使读者被图形吸引,进而将视线引至文字。

图形表现的手法多种多样。

传统的各种绘画、摄影手法可产生面貌、风格各异的图形、图像。

尤其是近年来电脑辅助设计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图形的创作与表现空间。

然而无论用什么手段表现,图形的设计都可以归纳为具象和抽象两个范畴:具象的图形可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同时也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境。

它以直观的形象真实地传达物象的形态美、质地美、色彩美等,具有真实感,容易从视觉上激发人们的兴趣与欲求,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

尤其是一些具有漂亮外观的产品,常运用真实的图片通过精美的设计制作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因为它的这些特点,具象图形在宣传册的设计中仍占主导地位。

另外,具象图形是人们喜爱和易于接受的视觉语言形式。

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产品信息,不仅能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提升画面的被注目值,而且能使传达富有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具象图形、图像的选择、运用要紧扣主题,需要经过加工提炼与严格的筛选,它应是具体图形表现的升华,而不是图片形象的简单罗列、拼凑;抽象图形运用非写实的抽象化视觉语言表现宣传内容,是一种高度理念化的表现。

在宣传册设计中,抽象图形的表现范围是很广的,尤其是现代科技类产品,因其本身具有抽象美的因素,用抽象图形更容易表现出它的本质特征。

此外,对有些形象不佳或无具体形象的产品,或有些内容与产品用具象图形表现较困难时,采取抽象图形表现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抽象图表单纯凝练的形式美和强烈鲜明的视觉效果,是人们审美意的增强和时代精神的反映,较之具象图形具有更强的现代感、象征性、典型性。

抽象表现可以不受任何表现技巧和对象的束缚,不受时空的局限,扩展了宣传册的表现空间。

无论图形抽象的程度如何,最终还是要让读者接受,因此,在设计与运用抽象图形时,抽象的形态应与主题内容相吻合,表达对象的内容或本质。

另外,要了解和掌握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使抽象图形准确地传递信息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宣传册设计的过程中,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以互为融合的方式出现,如在抽象形式的表现中突出具象的产品。

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创意与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

三、色彩在宣传册设计的诸要素中,色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可以制造气氛、烘托主题,强化版面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情感上的反应;另一方面,还可以更为深入地揭示主题与形象的个性特点,强化感知力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传递信息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

宣传册的色彩设计应从整体出发,注重各构成要素之间色彩关系的整体统一,以形成能充分体现主题内容的基本色调;进面考虑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各因素的对比与调各关系。

设计者对于主体色调的准确把握,可帮助读者形成整体印象,更好地理解主题。

在宣传册设计中,运用商品的象征色及色彩的联想、象征等色彩规律,可增强商品的传达效果。

不同种类的商品常以与其感觉相吻合的色彩来表现,如食品、电子产品、化妆品、药品等在用色上有较大的区别;而同一类产品根据其用途、特点还可以再细分。

如食品,总的来说大多选用纯度较高,感觉干净的颜色来表现;其中红、橙、黄等暖色能较好的表达色、香、味等感觉,引起人的食欲,故在表现食品方面应用较多;咖啡色常用来表现巧克力或咖啡等一些苦香味的食品;绿色给人新鲜的感觉,常用来表现蔬菜、瓜果;蓝色有清凉感,常用来表现冷冻食品、清爽饮料等。

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典型的共性表现,也要表达自己的个性。

如果所用色彩流于雷同,就失去了新鲜的视觉冲击力。

这就需要在设计时打破各种常规或习惯用色的限制,勇于探索,根据表现的内容或产品特点,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色彩格调。

总之,宣传册色彩的设计既要从宣传品的内容和产品的特点出发,有一定的共性,又要在同类设计中标新立异,有独特的个性。

这样才能加强识别性和记忆性,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4、编排我们在编排设计一章中讲述的各种编排方法、规律,同样适用于宣传册的设计。

需注意的是,宣传册的形式、开本变化较多,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页码较少、面积较小的宣传册,在设计时应使版面特征醒目;色彩及形象要明确突出;版面设计要素中;主要文字可适当大一些。

页码较多的宣传册,由于要表现的内容较多,为了实现统一,整体的感觉,在编排上要注意网格结构的运用;要强调节奏的变化关系,保留一定量的空白;色彩之间的关系应保持整体的协调统一。

为避免设计时只注意单页效果面不能把握总体的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来控制整体效果:首先确定魇创作思路,根据预算情况确定开本及页数;并依照规范版式将图文内容按比例缩小排列在一起,以便全面观察比较,合理调整。

找出整册中共性的因素,设定某种标准或共用形象,将这些主要因素安排好后再设计其它因素。

在整册中抓住几个关键点,以点带在来控制整体布局,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达到和谐、完美的视觉效果。

色彩原理概述:常用颜色模式:RGB 和CMYK( 1 )RGB 色彩模式是用来描述光源的(事物本身可以发光),如光照、视频和显示器显示等,通过所发射的可见光的颜色和强弱来决定所看到的颜色和明暗。

RGB加色法:通过RGB 三种色彩光线混合而形成的色彩。

( 2 )CMYK 模式是针对不发光的颜料和油墨等成色材料而言的。

成色材料输出到纸张上后,经阳光照射,部分光谱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被反射到人眼形成颜色。

CMYK 减色法是相对于RGB 加色法而言,当阳光照射到物体后,部分光谱被吸收,即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反射光的颜色。

影响打印的颜色及效果的因素:( 1 )不同的介质本身的质地、颜色、网点扩大率均会影响打印的颜色。

比如同一副图在同样的软件环境中分别打印到普通复印纸、卡片纸、铜板纸、胶版纸等等不同的介质上,颜色和效果当然各不相同。

( 2 )不同格式的文件以及不同语言的驱动均会影响打印的颜色。

( 3 )不同的打印机当然会打印出不同的颜色。

如同一张Demo 样张,分别打在施乐DC5000 和柯美5000上,颜色有不小的差别。

保证打印质量(颜色)的前提条件:( 1 )打印机硬件处于正常状态( 2 )如果需要,手动将打印机色彩平衡调节正常( 3 )尽量使用Photoshop 等专业软件进行图像的制作、排版和打印。

( 4 )图像的分辨率应为150dpi~200dpi 。

1.C=青M=品红Y=黄K=黑目前市场上不管是数码印刷还是传统印刷基本都以CMYK四色印刷形色来表现目前市场上数码印刷有发展到5色,传统印刷有发展到12色印刷;室内高清写真喷绘最高用到8-12色组成,增加了其它4个颜色来协助,让色彩表现更细腻更逼真2.RGB只有CMY基本色,没有K,主要运用在视频显示。

如电脑显示,色彩较鲜艳。

纸张的克重:指每平方米纸张的重量,如70g是指每平方米纸的克重是70克;克重越高,纸张越厚。

常用的印刷纸张克重通常有以下几种:1.复印纸60g 、70g、80g注:复印纸与胶版表面看起来差不多,复印纸主要是去静电的中性纸,纸基较白,表面较1.彩基纸90g 、100 g 、120 g 、160 g 、180 g 、200 g 、220 g 、250 g注:专业为彩色打印机生产的一款纸张,纸基白、表面细、密度高。

2.铜版纸80g、105g、128g、157g 、200g、250 g、300g 、注:铜版纸分为有光铜、无光铜,无光铜也称哑粉纸,有光铜是在生产过程中纸基上面涂布3.胶版纸60g 、70g、80g、100g、120g、140g、180 g注:目前我们用的70g、80g为复印纸,常备有100g、120g、140g4.轻涂纸54 g、60g、70g、80g、90g注:数码印刷不用5.特种纸:纯质、珠光纸、白卡纸、花纹纸、再生纸、环保纸等普通纸张以外的统称特种纸注:一些没纹路及细纹路的特种纸数码印刷可能印,纹路深不用6.其它纸:包装用的灰底白、白底白、单铜卡、牛皮纸(黄牛、白牛)等。

注:数码印刷不用以上前四种纸张数码印刷较常用纸张国际、国内开本尺寸1.国内设计、印刷常用开本尺寸注:以上规格在传统胶印领域较常用2.国内设计、印刷有时用到开本尺寸注:以上规格在传统胶印领域较常用3.国际开本尺寸注:以上规格在CAD、展板、传统胶印领域较常用二、数码印刷纸张尺寸1.哑粉纸2.复印纸3.彩基纸4.胶版纸三、商务印刷品一般尺寸1.名片:2.三折页广告:3.普通宣传册:4.文件封套:5.招贴画:6.手提袋:注:以上为标准手袋尺寸,也可根据所装东西大小制定手袋尺寸。

7.信纸便条:注:以上为标准手袋尺寸,50张为一本8.IC卡:85x54MM,书籍版式设计的基本常识时间:2012-7-27 来源:本站点击:27一.版式设计的目的:方便读者,给读者美的享受二.版式设计的定义:版面的编排设计。

在一定的开本上,把书籍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

三.现在常用的一些版式规格:a)诗集:通常用比较狭长的小开本b)理论书籍:大32开比较常用c)儿童读物:接近方形的开度d)小字典:42开以下的尺寸,106/173mme)科技技术书:需要较大较宽的开本f)画册:接近于正方形的比较多玖.书籍装帧和书籍生产评审标准一.装帧: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出书意图二.版面设计:a)书籍的开本、版心和图片尺寸是否协调;设计风格是否贯穿全书始终,包括扉页和附录版面是否易读,是否和书籍内容相适应(具体到字号、行距、行长之间的关系,左右两边整齐或者只有左边整齐等)b)字体是否适应书籍的内容和风格?c)设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如何(文字与图片的关系、注释和脚注等是否便于查找)d)版面的字安排是否一目了然、合适和符合目的(文字的醒目、不同字体的混合是否恰当、标题/页码/书眉等的安排)三.美术设计:a)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符合书籍的内容和要求,书脊上是否有文字b)护封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否组合在整体方案之中(例如文字、色彩)c)封面选用的材料是否合理e)封面设计是否适应书籍装订的工艺要求(例如:封面与书脊连接处,平装书的折痕和精装书的凹槽等)d)图片(照片、插图、技术插图、装饰等)是否组合在基本方案之中,是否符合书籍的要求经过选择的f)技术:版面是否均衡(字距有没有太宽或太窄)g)版面:目录索引、表格和公式的版面质量是否与立体部分相称,字距是否与字的大小和字的风格相适应(在正文字体、标题字体和书名字体方面,标点符号和其他专门符号的字距是否合适);字距是否均匀的隔开?标题的断行是否符合文字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