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象北欧:外国老人生活方式启示录

形象北欧:外国老人生活方式启示录

形象xx:xx老人生活方式启示录濒临北极的北欧四国,在许多人眼里,那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那里不仅有神奇的极昼极夜极光现象,还是传奇的圣诞老人的故乡,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诺贝尔、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诞生和成长之地。

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国度,人们不仅对生活的满意度比较高,幸福感比较强,而且老人也比较长寿。

瑞典人的平均寿命正逐年延长,早在1988年该国的男子平均寿命已为74岁,女子为84岁,仅次于号称“长寿之国”的日本,列世界第二位;2001年,挪威的平均寿命为78.7岁;芬兰也是世界上的长寿国之一,近年来,该国的人均寿命为80.5岁;而丹麦,也有“高龄天堂”之美誉。

北欧人缘何如此长寿?因了什么生活得这样和谐与幸福?北欧四国有完善的社会养老福利制度,可能有人觉得,有这样富裕的生活条件怎么能不感到幸福?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发展中,生活条件根本无法相比。

幸福真的仅仅来自于丰厚的物质条件吗?答案是什么?今年5月的夏季,在北欧最美的季节,记者考察了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四国,和四国的老人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分享了各国的民俗风情和地方文化,感受了他们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

走访中,记者深深感到,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许北欧四国的养老模式及生活方式在中国确实没有直接可借用性,但他们的一些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却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因为不管是富裕还是非富裕国家,都有着人类共性的东西,这些共性的东西可依托在国民的生活理念、人生态度和生活追求上。

优越的生活条件固然可以成为民众幸福的基础,但幸福与快乐不完全是因为物质上的丰富,更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指数是否高,与它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才是生活的核心,幸福、长寿的根源。

许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形态经历了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但对于自然简单悠闲生活的回归与不懈追求,却随着世事的变迁,愈发显得更为迫切。

扫描xx人的现实生活连日里穿梭在北欧四国的几个主要城市,记者看到了一些最普通又最有代表性的生活画面,这些普通而又典型的生活场景,其实浸润着一个民族的生活观念和理念,透视着这个民族深邃的文化习俗。

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仍然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但是,简单、悠闲的生活却是北欧四国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共同感受。

许多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形态经历了深刻而剧烈的变革,但对于自然简单悠闲生活的回归与不懈追求,却随着世事的变迁,愈发显得更为迫切。

——镜头之一:简单、悠闲是xx人生活的主体轻松而悠闲的生活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到达赫尔辛基的时候只是当地时间下午三点多钟,可是,从机场到宾馆的路上,记者却没有看见一个行人。

路过市中心,只见街上行人稀疏,当街的店铺全都没开门,感觉好像走进了一座“空城”,哪里有记者印象中的首都城市的热闹与繁华?这天,刚好是周六。

北欧人重视私人空间,享受轻松悠闲的生活是北欧人心目中不可侵犯的权利。

从小在瑞典接受教育的华人陈女士告诉记者,瑞典规定每人每周工作不能超过40小时,工作时间一般为早上8时到下午4时,每年还有25天的带薪假期。

按照挪威的法律规定,周末或节假日加班可以领到双工资,但大多数挪威人都不会为之所动,他们宁愿去山上散步、海边钓鱼,去滑雪、晒日光浴。

芬兰、丹麦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

因此,北欧不少商店下午五点左右关门,周末一般是不开门的。

下班后或节假日,他们都尽情地休息或外出度假。

只有在上班日,街上才能感受到热闹。

但是,会享受生活的他们总能够在忙碌的一天中找出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或到咖啡馆喝喝咖啡,或到码头边喂喂海鸥,体会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旅游是北欧人悠闲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有关资料显示,瑞典、丹麦等国已居世界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列。

在瑞典,包括旅游在内的娱乐支出通常占一个普通家庭开支的10%以上,是个人所得税和住房费用之外最大的支出。

热爱阳光的民族北欧,地处高纬度,芬兰、挪威均有,瑞典也有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在这些国家的最北部,每年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也许正因为冬季过于漫长,每到阳光明媚的夏季,都是让他们感到欢欣无比的好季节。

其实,早在春日第一缕阳光初照大地之时,北欧人便迫不及待地全家大小外出郊游。

一到夏天,北欧的许多城市便成了一座“空城”,游走在城市里的大都是外国人,北欧本地人纷纷放假到国外享受“阳光之旅”去了。

陈女士告诉记者,有不少北欧人在泰国、土耳其等国家买了房子,就是为了享受夏日的阳光。

眼下正是初夏,阳光灿烂,记者不时可以看到这样一道特殊的风景:海边、公园里,甚至是街边的长椅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不少正怡然自得地晒太阳的人。

有的是三点式,有的干脆脱掉上衣,旁若无人地躺在草地上。

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亲近自然这种和谐的一景其实在北欧随处可见。

大街上,记者一次次地看到坐在海边或公园里喂鸟的人,这已是很普通却又深入他们生活骨髓里的一幕。

在芬兰的西贝柳斯公园,记者就和这样的一个老人聊过。

老人已经78岁高龄,他全身穿着黑衣服,戴着一顶黑帽子,背着一个黑背囊,手提着一个黑袋子。

老人一边缓慢地走着,一边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似的。

他在干什么呢?记者好奇地迎了上去。

老人告诉记者:“鸟是我的好朋友。

”所以他常常带着面包或鸟食到公园或海边喂鸟。

听说我们来自中国,老人笑称他从来没有去过中国,说:“xx是个很遥远的国家。

”喜欢自然,亲近自然,是北欧人乐此不疲的生活方式。

北欧人绝大部分住的都是木房子。

他们将一幢幢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别致木质别墅建在树木密集的地方,以致在城市的高处鸟瞰,记者不由地生出只见树木不见城市的感叹。

北欧人热爱自然,这当中,是有其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

北欧四国,森林资源都极其丰富。

芬兰的森林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素有千湖之国的芬兰从空中鸟瞰,是一幅森林和湖泊构成的美妙图画。

平坦的地面上森林密布,遮天蔽日,湖泊则如一颗颗闪烁的明珠镶钳在其中。

挪威是个三面环海的小国,境内多山多峡湾,交通闭塞,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从贫到富,无论是芬兰、挪威还是瑞典、丹麦,他们崇尚大自然的习性并没有受到现代“灯红酒绿”生活的绝对冲击,仍然保留以农为本的传统生活色彩,冬天扛着雪橇去冰天雪地里滑雪,夏天赤身露体地享受日光浴。

很多生活富足的人,除了享受别墅洋房、汽车游艇的现代文明之外还以在深山老林建一幢原始形态的木房子为荣,希望也喜欢体验更原始的生活。

相对来说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乡下生活更加情有独钟,他们即使已移居城市也跟乡村“藕断丝连”。

这样一些生活表象,其实是透露了北欧人崇尚自然简单的生活内核。

——镜头之二:喜欢运动、注重环保的民族xxxx经济发达,都是福利型国家:挪威的人均国民收入为4万美元,富裕程度位列世界第三位;2001年10月22日瑞典《每日新闻》曾经报道,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最新调查数字显示,在欧盟15个成员国中,丹麦人对生活状况最为满意。

报道说,丹麦人中,对生活非常满意的人所占比例高达62%,比较满意的人占35%,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仅占3%。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固然可以带来幸福生活。

然而,金钱与幸福从来就不是绝对划等号的,这点已成了众人的共识。

生活态度、人生追求同样也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相比于金钱,这种幸福感或许更容易把握,来得更真实。

富而不奢,注重实效,是北欧人显著的特点。

热爱运动的民族挪威人爱海,喜欢海上运动,许多人都是户外运动俱乐部或协会的成员。

每到夏季,在沿海地区都可以看到在海上游泳和从事帆船运动的人。

挪威人尤其擅长滑雪,挪威人不论男女老幼,几乎都会滑雪。

瑞典作为欧洲乒乓球大国在世界体坛有一席之位,瑞典老人也热爱乒乓球运动,但那里的乒乓球运动和我们常见的不一样。

乒乓球网略高一些,所用的球较大。

原来这样击球时所花的力气就要多一些,而“多花点力气”,正是老年人打乒乓球要达到的目的。

感觉上,北欧四国都很注重环保。

北欧四国政府都努力倡导绿色环保运动,鼓励国民多以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

丹麦也被称为自行车大国,是北欧自行车最多的国家。

在首都哥本哈根的街头,记者常常看到成堆成行的自行车,有相当一部分是免费提供给国民或游客使用的。

使用者只需用20元丹麦克朗硬币打开锁,用完后可以在任何一个停车点锁好,20元丹麦克朗便自动吐还给用车者。

也许正因为有这种强烈的环保意识,大至政府官员,小至普通国民,都喜欢骑自行车上班、出游。

华人黄女士便对记者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在丹麦参加一个高规格会议,散会后,她看见一个议员从会场出来,以为他去找车,不想,他却骑上自行车走了。

在北欧人眼里,骑自行车是个很好的锻炼,这只是生活模式的一种,与身份没关,与年龄也没关。

所以在这些国家,记者能时常看到一些有相当年纪的老人也在骑自行车。

除了骑自行车,北欧街头见得最多的运动还有“健行”。

虽然喜欢这种运动的也有年轻人,但最多的还是中老年人。

“健行”者每人都会手握两条形同拐杖的棍子,棍子高及手肘,手肘中有一宽如护腕的凹面,刚好可以护住手肘,凹面有一小横杆,便于用手掌力行走。

这种“健行”,可以牵动全身运动,对腰部肌肉更是有特别的锻炼效果。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相当于手握两条拐杖,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所以,xx老人都十分热衷于这种运动。

有着浓郁异域色彩的芬兰浴要说最奇特的运动,可能还属举世闻名的芬兰浴吧!到芬兰,是不能不了解芬兰浴的。

芬兰浴即俗称的桑拿。

芬兰人喜欢桑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桑拿房,芬兰人建房子,最重要的第一件事一定是给桑拿房选个最好的位置。

在赫尔辛基所住的宾馆,大堂里便设有免费的桑拿房,记者看见浴室的内部是用原木建成的,原木刷上了暗红的油漆,感觉十分温馨、舒适。

室内热气腾腾的,呆不了几秒钟便让人汗流浃背的。

对芬兰人来说,芬兰浴有着特殊的意义,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只有500万人的国家,平均不到3人便有一间桑拿室。

每个芬兰人,几乎从孩提起,便在母亲的怀里接受桑拿的熏蒸和洗礼。

到酒吧喝酒、洗芬兰浴,成为芬兰人的主要夜生活。

芬兰浴比较讲究,有一道独特的程序。

按照当地的习惯,请客人洗芬兰浴是最盛情的款待方式,先由女主人陪女客人洗,然后由男主人陪男客人洗。

客人入座后,主人用勺子一勺地将冷水泼洒在石块上,一股股炙热的蒸汽便腾空而起,充满整个室内。

顷刻间,室内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淋的。

大约一刻钟后,主人会带着客人洗个冷水浴,有条件的,主人会带客人到室外的湖上游泳,如此往返3次,整个芬兰浴才算结束。

据说,在隆冬季节,当地人会事先在湖上凿个一米见方的窟窿,从浴室里直接跳到冰冷的湖水中浸泡或在雪地里打滚,用雪揉擦全身。

虽一冷一热,但芬兰人自幼便接受这种锻炼,不会因此感冒生病。

运动、锻炼固然可以让身体变得更为健康、强壮,但热爱生活、积极生活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