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业上交
文书学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文种:所谓文种,是指具有相同特性和用途的公文的名称。
换言之,各机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公文,根据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若干种。
我们给每种公文以固定的名称,就是这类公文的名称,同时也是这类公文文种的名称,简称“文种”。
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定团体等组织在公务活动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
上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和领导人对下属机关和人员依照有关法律发布重要的法规和规章,采取重大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所使用的一个文种
二、判断
1.决定是管理国家事务、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重要工具;行政法规是国家机关关于行政措施、行政规范等方面的命令、决定、规定等。
错
.2.从公文的保密要求上看,分为绝密件、机密件和秘密件三种。
公文的密级不同,传递、阅读和处理要求也不相同。
正确
3.外交声明。
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就某个问题或事件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使用。
正确
4. 函,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错
三、简答
1.简述公文的特点。
答: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具有法定的权威和效力;具有特定的样式;
2.公文的紧急程度指什么?如何确定公文的紧急程度?
答:紧急程度是指公文在处理时限上的要素。
有特急和急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过宽或过低都不利于公文的处理。
3.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准确、鲜明、生动;(2)庄重严谨,简明通顺;(3)平实得体,通俗易懂
四、论述
1.试述通知的用途及写作要求。
答:通知是一种告知性、部署性、指示性的公文,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下级机关和不相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的事项、任免人员等。
写作要求:
1、进一步平却使用规范
2、注意体式的完整
3、语言表达要明确
2.按其内容性质,会议纪要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什么问题?
文书学模拟题2
一、名词解释
文种:所谓文种,是指具有相同特性和用途的公文的名称。
换言之,各机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公文,根据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若干种。
我们给每种公文以固定的名称,就是这类公文的名称,同时也是这类公文文种的名称,简称“文种”。
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定团体等组织在公务活动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
上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和领导人对下属机关和人员依照有关法律发布重要的法规和规章,采取重大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所使用的一个文种
二、判断
1.决定是管理国家事务、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重要工具;行政法规是国家机关关于行政措施、行政规范等方面的命令、决定、规定等。
错
.2.从公文的保密要求上看,分为绝密件、机密件和秘密件三种。
公文的密级不同,传递、阅读和处理要求也不相同。
对
3.外交声明。
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就某个问题或事件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使用。
对
4. 函,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错
三、简答
1.公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事务管理的作用,行为规范的作用,领导和指导的作用,公务联系的作用,宣传教育的作用;凭证和依据的作用
2.如何确定公文的发文名义?
答:应根据公文的性质、内容、和发文机关的职责权限来定。
属于方针政策性的、全面的、重要的,以机关名义行文。
属于具体业务和一般性工作联系,可以以机关某个部门的名义行文。
还有一些公文可以以机关领导人、负责人名义行文
3.公文“遣词十戒”指哪些方面?
答:戒生僻词,戒重出,戒称谓混乱,戒主从多变,戒多附加,戒绕口,戒麋鹿句,戒谓宾失配,戒半文不白,戒歧义句。
四、论述
1.试述通报的性质和作用。
答:通报用于传达重要情况,表彰先进,批评错误。
通过对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的宣传,可以对下属单位和人员起到鼓舞和教育的作用;过对错误和不良风气的批评,可以起到警戒作用,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通报的作用主要是沟通信息,互通情况,宣传先进,严肃法纪,
教育干部和群众,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2.试述规范性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文书学模拟题3
一、名词解释
文种:所谓文种,是指具有相同特性和用途的公文的名称。
换言之,各机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公文,根据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若干种。
我们给每种公文以固定的名称,就是这类公文的名称,同时也是这类公文文种的名称,简称“文种”。
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定团体等组织在公务活动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
上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和领导人对下属机关和人员依照有关法律发布重要的法规和规章,采取重大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所使用的一个文种
二、判断
1.决定是管理国家事务、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重要工具;行政法规是国家机关关于行政措施、行政规范等方面的命令、决定、规定等。
错
.2.从公文的保密要求上看,分为绝密件、机密件和秘密件三种。
公文的密级不同,传递、阅读和处理要求也不相同。
对
3.外交声明。
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就某个问题或事件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使用。
对
4. 函,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错
三、简答
1.如何从公文的制发机关和公文的性质来划分公文?
答:法规公文,行政公文,党内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2.什么是主送机关?公文的主送机关通常有哪几种标注方法?
答:公文的主送机关是主要受理公文,并对公文负有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
在公文格式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确定文件的主送机关后,还要正确选择标注主送机关的形式。
主送机关常见的标注形式有三种:一是全称,二是规范化简称,三是统称。
3.简述命令的主要特点。
答:1.内容重要。
2.权威性强。
3.强制性大。
四、论述
1.会议记录的作用是什么?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会议记录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依据作用
会议记录忠实地记录了会议的全貌。
会议精神、会议形成的决定和决议、会议对重大问题做出的安排,如果在会议后期需要形成文件,要以会
议记录为依据;如果不形成文件,与会者在会后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和决定是否准确,也要以会议记录为依据进行检验。
2.素材作用
会议进行过程中连续编发的会议简报,以及会议后期制作的会议纪要,都要以会议记录为重要素材。
会议简报和会议纪要可以对会议记录进行一定的综合、提要,但不得对会议记录所确认的内容进行歪曲和纂改。
可以说,会议记录是形成会议简报和会议纪要的基础。
3.备忘作用
会议记录可以作用会议情况和会议内容的原始凭证。
时过境迁,有关会议的内容和情况可能无法在记忆中复现了,甚至当时做出的重要决定可能也记不清了,这时就不妨查查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还可以成为一个部门和单位的历史资料,若干年后,通过大量会议记录可以了解这个单位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状况。
会议记录内容:
第一是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应写明:
1.会议的名称; 2.开会的时间; 3.开会的地点; 4.出缺席和列席人员;5.主持人的姓名; 6.记录人的姓名; 7.备注;有些会议还要写清楚会议的起止时间(年、月、日)。
第二部分是记录会议的内容,这是会议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1、要写明发言人的姓名,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出的建议,通过的决议等。
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如全体通过或多少人同意,多少人异议,多少人弃权)。
2、记录还要记下会议的有关动态。
如发言中的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会场重要情况等等。
3、会议结束,记录完了,就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两字。
重要的会议记录,要有主持人和记录人在正文结尾右下方签字。
4、会议的记录在方法上有详细记录和摘要记录两种。
这两种记录,采用哪一种,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内容来定。
2.试述条例、规定、办法的性质及其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