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XXXX有限公司加班管理的术语和定义、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XXXX有限公司加班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67968782-1·06.10 考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国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修订)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国务院令第174号发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加班
指在规定工作时间外,因工作需要或上级指定事项,必须继续工作的,称为加班。
按公司现状,加班分为两种:即计划加班和应急加班。
3.2
计划加班
因工作不能断续,需在公休日、节假日继续工作,称为计划加班。
3.3
应急加班
正常工作日内因工作繁忙、临时性工作增加需要在规定时间外继续工作,或在公休日、节假日因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处理的工作,称为应急加班。
4 职责
4.1 行政人资部
4.1.1 负责公司员工加班的归口管理。
4.1.2 负责公司员工加班管理办法的制订、宣贯。
4.1.3 负责对各部门加班情况的监督检查、统计和考核。
4.2 各部门
4.2.1 负责本部门员工遵守公司加班管理要求的自查。
4.2.2 负责本部门员工加班工作的计划性安排。
4.2.3 负责本部门员工加班审批。
4.2.3 负责对本部门及基层班组的加班情况进行例行监督检查。
5 管理内容与方法
5.1 加班认定
5.1.1 当出现但不限于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组织员工加班:
——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或公休日、节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须连续办公、生产、运输或作业的;
——须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停产时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工程施工的;
——在公休日、节假日参加公司安排的会议、接待和出差等工作的;
——公司安排有关人员在公休日、法定休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内进行的值班;
——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或有可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需要紧急处理的;
——为完成公司下达的紧急任务的。
5.1.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认定为加班:
——部门负责人确认因个人原因导致正常工作任务未按要求及时完成,需延长工作时间或利用公休日、节假日完成的;
——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或应酬的;
——在公休日参加培训的;
——加班期间消极怠工,玩忽职守,并未完成工作的;
——未按规定报备加班审批手续的;
——员工个人为完成或为提前完成工作,自愿加班的。
5.2 加班审批程序
5.2.1 行政员工加班前,由个人通过OA填报《加班审批表》,报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审批;
5.2.2 一二线员工加班前,由部门任务指派人通过OA填报《加班审批表》,报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审批;
5.2.3若集体性加班,须在加班前由任务指派人通过OA填报《加班审批表》,经上级或该任务负责人审批;
5.2.4 遇应急加班的,经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口头批准,可先实施加班,并在加班后下一个工作日内补填《加班审批表》;
5.3 加班考勤管理
5.3.1 无论是计划加班或应急加班,凡在公司厂区内加班工作的员工,须进行上下班打卡;
5.3.2 属于在公司厂区外的加班,因无法进行上下班打卡,需在填报《加班审批表》进行说明;
5.3.3 凡在加班期间,出现迟到、早退、旷工等考勤违纪情况,按公司《考勤管理办法》执行;
5.3.4 凡在加班期间,出现漏打卡情况,经现场管理人员证实,可视为正常加班;
5.3.5 行政人资部考勤员在次月初汇总上月加班统计,并作为安排调休和发放加班补偿的依据。
5.4 加班补偿
5.4.1 原则上,除法定节假日外,员工加班后一律安排调休,尽量在当月内安排员工调休,调休时需填报《加班调休申请表》。
5.4.2 员工可以将加班时间累积到一起调休,但调休时间最长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天,具体调休时间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安排。
5.4.3 员工确因工作任务繁忙不能调休的,公司须支付加班补贴。
5.4.4 加班补贴按员工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加班时间计算发放。
6 考核
6.1 各部门、员工应对本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
6.2 行政人资部应组织对本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6.3 考核规定:
——因工作需要而被指派加班时,无特殊理由推诿者,按旷工情节论处,并处以100-500元罚款;
——获取加班补偿,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正常工作时间故意降低工作效率”、“虚增工作任务”等)取得加班机会进行加班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公司有权取消加班补偿,并对相关责任人处以100-500元罚款;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加班人员、频次、时间安排不合理,公司责令有关部门限期改正,并对主要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处以100-500元罚款;
——其他未尽事宜,视情况报公司领导后处理。
7 报告和记录
7.1本标准的记录和报告主要包括:加班审批表(OA、纸质)、加班调休申请表(OA、纸质)等。
7.2 本标准的记录和报告保存期为5年。
备注:此表适用于行政类员工。
备注:此表适用于一二线员工。
加班调休申请表(OA)
备注:此表适用于行政类员工。
备注:此表适用于一二线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