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自驾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汽车进入了中国家庭,经过30多年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汽车从高端消费品转变为大众消费品。
与汽车的大众化过程相对应的是中国旅游业的大众化。
去年的中国旅游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就指出,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
汽车的大众化和旅游的大众化相叠加,形成了中国自驾游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态势。
那么,未来中国自驾游产业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一)品牌化运作,标准化经营
1、品牌化运作高效对接产品和市场
中国现有经营自驾游产品的企业很多,服务标准不同、经营水平不一,自驾游者只能根据经验和口碑进行选择。
从实际上形成了一些优秀的企业忙不过来,另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如旅行社不被认可,造成资源和市场的不均衡。
当前中国自驾游的市场发展需要高品质的自驾游服务,而品牌无疑是企业经营内容和品质最好的标识。
2、标准化经营快速提升规模和质量
从政府层面来看,标准化是提升自驾游产业管理水平的必然路径。
随着自驾车旅游服务业务的逐步发展和成熟,政府也将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这将有利于自驾游产业的多维度、多层次扩张。
在标准化的经营模式下,相关的培训业务、租赁业务、配套产品业务都将获得快速发展。
从行业层面来看,标准化也是自驾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驾游的位移特点决定了自驾游的产品与服务是跨地域、跨行业的,而自驾游者的消费特点是求新求异,人们不会重复一条线路或几条线路一直游,人们需要新的风景、新的体验。
在这种需求下就必然使得自驾游经营与服务要通过标准化形成规模扩张,通过规模扩张形成旅游资源产品共享的可能,通过旅游资源产品共享来解决创新问题。
(二)互补式合作,资本化联动
1、互补式合作,构建多元产品组合
旅游产品从来都是多产业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在自驾游发展的大需求下,单靠某几家企业的推动是无法实现的。
在中国即有的旅游企业中,有的有旅游资源的优势、有的有旅游服务的优势、有的有旅游人才的优势,只有找到一种机制可以将这些优势有效地进行组合,才是最有效的推动自驾游发展的方式。
2、资本化联动,构建多方利益机制
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风险投资、产业资金、股权交易等方式来推动自驾游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通过高效的资本设计,俱乐部、旅行社、相关服务企业才能形成多方利益机制,才能抓住自驾游井喷的市场机遇,以专业优质的自驾游产品和服务推动中国自驾游
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兴趣式组织、全程式互联
1、兴趣式组织,深化旅游体验
2015年是中国旅游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已经越来越无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中产阶级的旅游方式中,“个性化”“深度体验”成为了新的关键词。
伴随着中产阶级旅游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基于兴趣的社交活动会通过自驾游来实现。
自驾游旅游者们开始通过互联网来认识、交流并形成兴趣组织,最后通过自驾游来达到社交体验的高潮,实现共同的价值分享和情感交流。
2、全程式互联,改变商业模式
在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自驾游处在“单移动模式”,只有汽车轮子可以移动。
“单移动模式”造成了自驾游旅途中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游客的需求无法很快寻找到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很多时候只能是凭借汽车轮子的滚动去单方面地寻找。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自驾游进入了“双移动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借助互联网的定位系统和搜索系统,游客的位置和需求能够很快与产品和服务相对接,实现行前、行中、行后以及线上、线下的全程式互联。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这种“双移动模式”也将带来自驾游商业模式的改变。
旅游企业将利用高速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打造出智慧型自驾游产品,构建管理智能化、服务主动化、产品定制化和流程扁平化慧自驾游产业发展新模式。
(四)多元化驱动,跨界式竞争
目前来看,自驾游产业的驱动力将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未来能够在自驾游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是这四方力量:旅游企业、汽车企业、交通企业以及其他企业或组织。
这四方力量形成的跨界竞争格局下,不同的企业都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经营要素、经营方式的调整和变革,一方面是为了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巩固和重建自己的竞争壁垒。
1、以体验为本的竞争壁垒
旅游企业是最早进入自驾游产业的,与其他企业相比,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给消费者带来的高品质体验。
2、以客户为基的竞争壁垒
与旅游企业不同,汽车企业虽然是自驾游最原始的推动力量,但是,在产业链条上还是处于配角,目前主要是从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切入的。
随着汽车产业互联网改造趋势的推进,汽车企业在自驾游产业中的拓展空间将会进一步释放,甚至有可能成为超越旅游企业的主导者。
3、以交通为本的竞争壁垒
随着旅游的常态化,交通企业在旅游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从交通环节介入旅游业也成
目前的统计表明,我国自驾游的目的地还相对较为集中,设施和服务的需求上也多有重叠,各地自驾游群体关注的都愿意选择较为成熟的知名景区和知名目的地,并且出游时间相对趋同。
未来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随着各地景区自驾游服务体系的完善,随着自驾游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单一化、同质化、同步化的自驾游模式将逐步改变,具体体现就是分层式消费和分流式休闲。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分层式消费和分流式休闲有着较大的随机性。
自驾游过程中,消费者成为了一个自由的离子,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情绪变化和行为方式越来越不可控,其消费需求(游线选择、景点组合、娱乐方式、餐饮住宿选择等)非常不确定,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能够即时响应消费者需求,提供随时随地的个性化旅游服务。
因此,分层式消费和分流式休闲将会使得相关企业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即时、迅速、高效的响应能力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的需求。
(七)群落式成长,区域式循环
我国自驾游需求的形成与城市群的兴起密不可分。
首先,城市群带动了高速公路网的完善,形成了自驾游的必要基础条件。
此外,城市群的发展也带来了人口向中心城市的聚集,这种聚集必然会形成逆向的区域微循环,这个微循环的正向运动就是人口的城市化聚集,反向运动则是以旅游名义形成的逆向人口疏散,也就是自驾游为主的旅游活动。
因此,从宏观视角来看我国的自驾游趋势,可以概括为群落式成长和区域式循环。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城市群扩张相生相伴只是群落式成长的一个方面,其实,如果从互联网角度来看,人口的聚集不仅仅是现实的物理聚集,还有虚拟的网络聚集,也就是网络社群。
通过网络社群实现行前、行中、行后互动的自驾游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更是自驾游群落化成长的一个重要维度。
同样,区域式循环也不仅仅只是人流的循环,更有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循环。
这是因为,自驾游沿高速路延伸的特点会形成多节点、链条式、长距离、大跨度、即时性的消费流,这个消费流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大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彻底改变了过去消费集中在重点景区和重点城市的非均衡格局,形成了全程式、纵深式的均衡消费模式,给予了非重点景区和非旅游节点城市新的发展机遇,打通了区域经济的微循环,促进了区域自驾游服务方式的升级和产品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