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中国地形

区域地理—中国地形

是天山山褶皱过程中断裂下陷形成的 构造盆地,底部的艾丁面海拔-155米, 是我国大陆的最低点,吐鲁番盆地是我国 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坎儿井是著名水利 灌溉工程,葡萄和哈密瓜是这里名特产。
5、三大平原及特征
东北平原
50° 位于大、
小兴安岭 和长白山 之间。 包括: 三江平原 40°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昆仑山 横 断 山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势特征及影响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那么这种地势特征有何影响呢?
对水降的影响
1.
有利 于海 上湿 润气 流深 入内 地, 形成 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
2. 我国许 多大河 滚滚东 流,沟 通东西 交通, 方便了 沿海和 内地经 济联系。
华北平原 40°
115°
120°
位于 燕山—淮河 太行山— 渤海、黄海 35° 之间, 包括 海河平原 和 黄淮平原
近看
特点①我国第二大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三 大河流冲积而,也称黄淮海平原,黄河三角洲平 均每年向海上推进2.5千米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③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夏季雨量充 沛,秋季光照充足,是我国冬小麦、棉花主产区 ④春旱与水源不足是限制农业的最主要因素,旱、 涝、碱和风沙是最主要灾害; ⑤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发达,铁路交通为主,人 口稠密,聚落多为多边形。
6、三大丘陵及特征
40°
120°
地貌
45°
120°
地貌
30°
110°
120°
地貌
5、主要丘陵:
位置 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 东南丘陵 陵、浙闽丘陵、两广丘 陵等,面积最大 千山 泰山 黄山、庐山、武夷山、 “桂林山水” 风景旅游区
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 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
4.有利于西部的冰川融水东送 西部大山的冰川,号称“固体水库”,淡水储 量丰富,将来如有必要利用西部冰川融水解决 东部淡水资源的话,西高东低的地势就能十分 便利地利用大江大河由西向东的流向,将冰川 融水顺流而下,可节约大量“运水”的费用。
5.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 城市的建设
1.东西走向
30°
100°
110°
典型地貌
云贵高原特征:①地势西高东低,海拔2000米
下降到1000米;②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 ③地表崎岖,多石林峰林与漏斗洼地,有许多称 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是聚落(人口、农业) 主要分布区;④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伏流河), 缺少地表水,工程建设地质条件复杂,但有利于 发展旅游;⑤有丰富的铁、煤、铜、汞、铝土、 锡、钛等矿产资源。
4、四大盆地及特征
40°
80°
90°
特征:我国面积最大盆地,周高山环绕,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有最大 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最大内流河
近看
45°
80°
90°
特征: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
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 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
准 噶 尔 盆 地
近看
总 结:
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 不同。如: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 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 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 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 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地形成因分析: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太平洋扳块同亚欧板块 相撞产生西北-东南向的挤压力,形成了3列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印度洋扳块同亚欧板 块相撞产生南北向的挤压力,形成了3列东西 向的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同时板块相撞挤压 力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产生了其它各种走向的 山脉;在各褶皱隆起的山脉之间则相对沉降或 断裂下陷形成盆地、平原和谷地,较大面积相 对上升则形成高原。
天山山脉
2.东北西南
阴山
贺 兰 山
大 兴 安 岭 燕山
秦 岭 横 断 山 脉
南岭
3.南北走向 4.西北东南 5.弧形走向
天 山
昆 仑 山 脉
秦 岭
南 岭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长 白 山
武 夷 山 脉
台 湾 山 脉
阿 尔 泰 山
祁 连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附: 中华五岳: 东岳泰山(鲁)、西岳华山(陕)、 北岳恒山(晋)、南岳衡山(湘)、 中岳嵩山(豫)。 中华四大佛教名山: 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 浙江普陀山。
3. 有利于水能开发。 两个阶梯交界处,河流落 差大,水流湍急,流速加快、水能资源集中便于 开发(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 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 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 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 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
三小平原
成都平原:位四川盆地西北部,气候温暖,土壤肥沃, 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实现自流灌溉,自古就是闻名 天下的“天府之国”,是我国粮食基地、桑蚕基地、甘蔗 基地。 珠江三角洲:地形低平,水热充足,主产水稻和甘蔗, 是我国粮食基地、甘蔗基地、桑蚕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商品 基地;利用地形地洼特点,改造成基塘农业是我国最为典 型的生态农业之一;利用海陆交通便利、临近港澳国际市 场和改革开放较早等优势条件发展成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 地;经济发达和城镇化水平高; 台西平原:气候温明湿润,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 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 的美称;西部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盛产 海盐(布袋盐场),享有“祖国东南盐仓”的美称
二、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 但以山地33%为多, 高原26%,盆地19%, 平原12%,丘陵10%, 山区即包括山地、丘 陵、崎岖高原部分占 三分之二。
影响 :
(1)有利影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 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 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 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 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 及旅游业。) (2)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 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 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 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30°
80°
90°
100°
远看
近看
地形特征: 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
>4000米;②多大山(波状起伏),但相对高度 较小,“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③雪山 连绵、冰川广布,多湖泊,多大河源头;④聚落 (人口、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盛 产青稞,太阳能与水能丰富
50°
40°
100°
120° 130°
东北平原特点 ①我国最大平原,约35万平方千米;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三 江平原多低地多沼泽; ③黑土广布(沃野千里),热季短,热 量是限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主产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北 部是我国最大粮食基地; ④石油、煤、铁等资源丰富,大庆是我 国最大石油工业,辽河平原是我国最大 重工业基地;
山脉名称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横断山 脉 南北走 向 贺兰山
阿尔泰 山 祁连山 喜马拉 雅山
西侧是 青藏高原 , 东侧是 四川盆地 西侧是 内蒙古高原, 东侧是 黄土高原 中国和蒙古的界山
北侧是 河西走廊 , 南侧是 柴达木盆地 中国和印度、尼泊尔、不丹的界 山
西北东 南走 向3、四Fra bibliotek高原及特征40°
30°
100°
110°
四川盆地卫星云图
特征: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②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③紫色砂岩页岩广 布被称为“紫色盆地”;④水网密布,长江 水系呈向心状汇聚;⑤自贡有丰富的井盐和 天然气,气候暖湿,热量条件与南部沿海差 不多,盛产水稻甘蔗,古代被称为“天府之 国”
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两盆地
共同特点:①周围高山环绕;②内部平坦、 沙漠戈壁广布,边缘多绿洲;③均有丰富的 石油资源;④古丝绸之路的一段“绿色通道”
40°
90°
100°
•特征:①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②西部 多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③有丰富的矿 产资源:石油、煤、有色金属(铅锌矿)、 钾盐等,素有“聚宝盆”之称;④察尔汗 (盐湖)建有全国最大的钾肥厂。 柴达木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
江淮平原
江汉平原
30°
110°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120° 太湖平原
特点:①我国第三大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的 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呈狭长形,轮廓破碎; ②地势比华北平更低,下游的长三角海拔在 10米以下,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有“水乡” 之称; ③由于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 高温多雨,盛产稻米、油菜、棉花,河湖众 多,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素有“鱼 米之乡”的美称;④中下游干流江阔水深与 众多支流构成发达的水运网。加上铁路、公 路网,水陆交通十分便利;⑤有丰富的铁、 铜等矿产资源,工农业发达,沿江城市密布, 形成一条发达的经济地带,长江三角洲是全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天山
北侧是 准噶尔盆地 , 南侧是 塔里木盆地
阴山
北侧是 内蒙古高原 , 南侧是 黄土高原
东西走 向
昆仑山 北侧是 塔里木盆地 , 南侧是 青藏高原
秦岭 北侧是 黄土高原 ,南侧是 四川盆地 , 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南岭
北侧是 江南丘陵 ,南侧是 两广丘陵 , 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省界
山脉走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