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年文学理论(代码811)真题及详解
一、写出下列中西论著(文章)的作者(每个1分,共20分)
1.《致玛·哈克奈斯》
【答案】恩格斯
【解析】《致玛·哈克奈斯》是恩格斯写给哈克奈斯女士的一封书信。
主要文学观点是关于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论述。
2.《判断力批判》
【答案】康德
【解析】《判断力批判》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的代表作,是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另二部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中最后一部。
在前两部《批判》中,康德分别探讨了理性认识和道德意志的先天法则,认为世界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两个领域。
前者受自然必然律支配,属理解力的认识范围;后者属道德意志范围,行使的是自由的道德律令。
世界的真善美对应于人类的知意情,完成一个严密的思想体系。
3.《拉奥孔》
【答案】莱辛
【解析】《拉奥孔》是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的著作,副题是《论诗与画的界限》。
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文克尔曼“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
4.《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答案】席勒
【解析】《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德国文艺理论家席勒的代表作。
“素朴的诗”即模仿自然的诗,此时诗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原始和谐的朴素关系;感伤的诗是表达理想的诗,此时诗人失掉了自然,所以在作品中千方百计地寻求自然,对自然的态度就像成人失去了童年一样是依恋的感伤的。
席勒认为两种诗的对立起源于人与自然(现实)的关系,素朴的诗起源于诗人同自然(现实)的和谐一致。
而感伤的诗则起源于诗人同自然(现实)的对立。
5.《悲剧的诞生》
【答案】尼采
【解析】《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
贯穿于本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日神和酒神。
日神阿波罗是光明之神,在其光辉中,万物显示出美的外观;酒神则象征欲望的放纵,是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着的癫狂状态。
尼采以日神和酒神象征说明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及人生的意义。
6.《传统与个人才能》
【答案】艾略特
【解析】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提出一个作家不能脱离传统创作,但能像催化剂那样使传统起变化,这就是作家个人才能之所在。
文学批评的功能就是要把读者所未能见到的事实,摆到读者面前,提高他欣赏和感受的能力。
7.《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答案】巴赫金
【解析】《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是巴赫金的主要代表作,理论含量十分丰富,复调小说、狂欢化诗学、超语言学等的提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
8.《作为手法的艺术》
【答案】什克洛夫斯基
【解析】《作为手法的艺术》是什克洛夫斯基的代表作。
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代表理论家。
他提出了“陌生化”这一概念。
他指出文艺的美感特征首先是惊奇陌生的新鲜感。
他认为文艺作品的美感只产生于语言、叙述方式、情节构造等形式上的独特性,与内容无关。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延长人们审美感知的过程。
9.《真理与方法》
【答案】伽达默尔
【解析】《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代表作,也是解释学哲学的经典著作。
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源于主体体验的表现艺术,艺术作品就是体验的表现。
艺术作品与游戏相似,“对于观者来说并在观者中才存在”;艺术作品是不断开放的、永远待完成的创造物,因而艺术具有时间特性,艺术作品的意义随着时间而演变;艺术作品还具有扩充性和随机性,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对艺术的再造和重组。
10.《狱中札记》
【答案】葛兰西
【解析】《狱中札记》是意大利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葛兰西的代表作。
葛兰西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虽身陷囹圄,仍矢志革命,痛定思痛,积极总结失败教训,以规划新的斗争策略和方向,《狱中札记》即是他十四载铁窗生涯的泣血之作。
11.《东方主义》
【答案】萨义德
【解析】萨义德是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和文艺批评家之一。
他因《东方主义》,(又名《东方学》)一书而誉满天下。
他认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是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东方成为了欧洲物质文明和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是欧洲自我得以建立的它者。
对于欧洲而言,东方是一种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蕴含着漫长历史积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内容。
12.《宋书·谢灵运传论》
【答案】沈约
【解析】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宋书·谢灵运传论》在理论上如文学史论、声律论、风格论等方面的建树颇丰。
它与整个齐梁诗风的呼应关系紧密。
这篇文章的写作不仅是出于一般的理论阐述的需要,而且是带着明确的指导文学实践的目的而撰写的,它对永明文坛的发展方向和沈约本人的创作道路都发生过实质性的影响。
可以说是永明文学革新的纲领性文献。
13.《文镜秘府论》
【答案】遍照金刚(空海)
【解析】《文镜秘府论》,又称《文笔眼心抄》,日本高僧遍照金刚(空海)编撰,是一部中国诗文论著作。
《文镜秘府论》收录王昌龄、皎然、沈约等人的诗文理论,分天地东南西北六卷。
《文镜秘府论》在中国失传已久,清末由日本传回中国。
中国六朝至唐的许多失佚的文献依此书得以保存。
卢盛江著有《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这也是日本汉诗学的第一部著作。
14.《与元九书》
【答案】白居易
【解析】《与元九书》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一封书信。
它也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论的体现,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歌必须缘事而发”的核心思想以及“诗歌是现实的反映”的文学观点,在这封书信中均有体现。
15.《戏为六绝句》
【答案】杜甫
【解析】《戏为六绝句》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
这组诗包括六首七言绝句,前三首是对诗人的评价,后三首是论诗的宗旨。
这六首诗每首单独成诗,表现了不同的主题。
但同时这六首诗的精神前后贯通,互相联系,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6.《原诗》
【答案】叶燮
【解析】清代诗论家叶燮的《原诗》被认为是继《文心雕龙》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史上
最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一部理论专著。
在书中,叶燮将以往诗话单纯从“诗教”、“诗法”角度研究诗歌的模式提升到审美的层次,因而它既是一部诗学论著,又是一部美学论著。
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分别论述叶燮对诗歌创作主体、诗歌创作客体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看法、以流变为中心的诗歌批评论、《原诗》的历史贡献四个大问题。
17.《复鲁絜非书》
【答案】姚鼐
【解析】《复鲁絜非书》是清代姚鼐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专门论述了文学风格的阳刚和阴柔之美,强调了二者的结合。
也说明了风格与个性的关系,是作者关于散文理论的重要文章。
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深入浅出地说明理论问题,是此文的一大特色。
18.《诗言志辨》
【答案】朱自清
【解析】《诗言志辨》是朱自清的诗论专著。
他梳理了上至春秋战国时的“诗言志”说,下至汉代的“诗教”说,从“比兴”到“正变”,贯穿四条诗论发展的历史。
着重从理据角度阐明了“诗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
他在书中引用大量诗篇及诗论原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清隽,论证缜密,公认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作。
19.《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答案】鲁迅
【解析】左翼作家联盟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学团体。
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周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