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4、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吴然的散文集《小鸟和守林老人》。
三、板书设计:
作
业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屈永莲
年级
三年级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金色的草地
课
时
第一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8页。
教
材
分
析
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
难点
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结合插图默读课文,找出表现民族小学特点的语句,了解到这是一所美丽的边疆的山村小学。随后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让学生齐读。
师:默读完课文,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呢?(板书:美丽)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就去孩子们上学的路上看一看吧!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
2、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
重点
学习生字
教学
难点
理解词语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作
业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吗?
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生字的特点让学生运用给生字注音、找音序、找部首、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
4、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个别指导。
5、组织全班同学评价生字书写情况,激励大家把字写得更好。
三、板书设计
作
业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罗保兄
年级
三年级
学
科
语文
课
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
时
第二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页。
教
材
分
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2、让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预习读书情况。相机指导学生认识巩固“傣、昌、昂、跤”四个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比赛读等方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话分别有几句话,读时要注意停顿,把课文读清楚。
4、全班把课文齐读一遍,读后交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各民族小学生在民族小学里学习的情景,进而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5、板书设计
作
业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金本清
年级
三年级
学
科
语文
课
题
3、爬天都峰
课
时
第一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11页。
教
材
分
析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教学
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学习课文,感受“美丽”。
1、读课题,谈感受,巧妙过渡都课文的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首先请同学们把课题细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有什么想说的?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小学一样吗?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下课了,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总结全课,升华“美丽”。
1、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仿佛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体会课文结尾省略号的作用,进行思维拓展。
师: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呢?你还能接着往下说吗?
3、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感悟民族美丽。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哪里写了孩子们上学路上的情景,哪里写了孩子们学习的情景?
5、师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读书,把课文读得很正确、很流利,而且会思考,读懂了课文的意思。
二、学习字词。
1、出示“坪、坝”等12个生字,检查学生生字预习情况。
师:大家的课文读得很好,不知道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呢?现在我们进行“我指你读”的游戏。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罗保兄
年级
三年级
学
科
语文
课
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
时
第一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页。
教
材
分
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师:读得真好。用不同和相同说话,我还想到了一句“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片操场操场上游戏。”。
(5)学习第六句,体会下课热闹的场景,有感情朗读第六句。读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6)模仿第六句进行小练笔,为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习作作准备。可让学生写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的,玩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玩后想了什么。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盏西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屈永莲
年级
三年级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金色的草地
课
时
第二课时
参与人员
罗保兄、屈永莲、金本清
教学
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6—8页。
教
材
分
析
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3)小组读、男女生读,读出感情。读后再谈体会。
4、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民族小学的钟声展现出的独特的“美丽”,初步了解本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板书:钟声)
(2)默读第三自然段,知道本段前五句写上课的情景,第六句写下课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声音真好听!”一句的作用。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