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4-07-03T10:06:12.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王敬季晓燕崔红李明明
[导读]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进行性滑膜炎为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关节进行性坏死为特征[1]。
王敬季晓燕崔红李明明(德州市中医院 253013)
【摘要】目的:探讨清热活血方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的清热活血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情况、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缩短时间、疲乏症状评分的差异。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感明显下降,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显著减少,晨僵时间显著缩短,疲乏症状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用药后食欲下降1例、皮疹1例、头痛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4例,不良反应率5.88%。
结论:清热活血方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清热活血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273-0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进行性滑膜炎为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关节进行性坏死为特征[1]。
患者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活动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2]。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中属于“痹症”,主要由风、寒、湿、邪等因素引起。
通过去除患者体内邪气,舒筋活络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已有悠久的历史,效果显著[3]。
为此,本研究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清热活血方进行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1987年美国类风湿疾病协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患者符合中医湿热痹阻、淤血阻络等症候群的诊断标准;(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及严重性骨关节炎等患者。
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1.36±5.1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76±1.02)年。
1.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主症: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皮色发红、触之发热,疼痛夜甚,晨僵,关节活动受限。
次症:烦闷、发热、口渴、盗汗、大便干、小便黄、皮下硬结。
舌质暗红、淤血、瘀斑、脉弦滑等。
1.3 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清热活血方进行治疗,基本方:金银花10g、土茯苓10g、苍术10g、黄柏10g、赤芍10g、丹参10g、生薏苡仁10g、青风藤10g、莪术10g。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加减药方:发热者加生石膏20g、知母10g。
上肢关节疼痛者加桑枝 15g,下肢疼痛者加络石膏10g。
上述药方加200ml水煎煮口服,2次/d,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疗程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患者肢体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烈。
(2)疲乏视觉模拟量变(VAS10cm法)进行评定。
(3)体征情况:治疗后4周评价患者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治疗前:关节疼痛评分(8.12±1.58)分、关节压痛数(14.12±2.63)个、关节肿胀数(9.36±1.23)个、晨僵时间
(105.23±4.96)min、疲乏症状评分(6.32±1.25)分;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4.25±1.21)分、关节压痛数(5.36±2.12)个、关节肿胀数(4.39±0.98)个、晨僵时间(45.12±3.96)min、疲乏症状评分(2.12±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5,4.215,3.698,3.758,3.412,P=0.000,0.002,0.003,0.004,0.000)。
患者用药后食欲下降1例、皮疹1例、头痛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4例,不良反应率5.88%。
3.讨论
关节肿痛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
目前西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以非甾类药物抗炎治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而起到消炎镇痛的效果[4]。
尽管西医治疗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但患者不良反应率较高。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导致痹阻脉络、血凝滞不通而引起的全身关节肿痛。
本病主要以正虚为本,湿热痰瘀凝滞为标,风寒湿热之邪可加重患者病情,并导致湿热证及风湿症。
清热活血方中以土茯苓、金银花为君药,具有散风清热、解毒除湿、消肿止痛、通利关节等作用。
丹参、苍术、赤芍为臣药,具有健脾开胃、取湿邪之功效,此外丹参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5]。
青风藤、莪术具有消肿通络、清热除湿的功效。
诸要配伍入药能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气血不畅、邪气阻滞、血行瘀滞等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感明显下降,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显著减少,晨僵时间显著缩短,疲乏症状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表明清热活血方能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患者用药后食欲下降1例、皮疹1例、头痛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4例,不良反应率5.88%,从而表明该药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且所有患者在用药结束后症状均自行消失。
参考文献
[1] 姜泉,殷海波,罗成贵等.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2年期放射学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7(4):343-347.
[2] 姜泉,曹炜,唐晓颇等.清热活血方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5(7):588-592.
[3] 周新尧,王雷,余卫等.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年后双手X线变化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1,24(12):992-996
[4] 焦娟,姜泉,曹炜等.清热活血方药改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证临床症状的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10):872-875.
[5] 马存亮.清热利湿活血汤治疗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J].中医正骨,2005,17(1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