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
外环两个卫星城: 29% 53%
城市中心区主要由金融、商业服务、其他服务 以及零售等产业构成
.
24
(3) 中等收入水平阶段
一般模式
制造业向边远城镇和农村地区分散。
• 推动因素包括:
-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
- 充分利用边远地区的销售市场和自然资源 。
• 促进因素包括:
- 权力下放 (进入资本市场、进出口经营权)。
城市化
(196165) .
第二次反向 城市化 (1966-76)
改革开放 后的正常
郊区化
城市化 (1977- ) 7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1.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 实现了持续增 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
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
3.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
4. 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
巴黎(都市区) 纽约(都市区)
28
北京(1990)
人 口
雅加达(1990)
曼谷(1988)
亚洲、欧 洲和美国 9座城市 密度分布 轮廓比较
离市中心的距离
巴黎(1990)
亚特兰大(1990)
华沙(1990)
巴塞罗那(1990)
洛杉矶(1990)
纽约都市区(1990)
.
29
亚特兰大 休斯顿 伯特兰 芝加哥
$100
$1,000
$10,000
.
人均GDP(美元)
$100,000
16
城市增长的经验:世界和中国
• 城市化 50% 30%
中国??
收入水平
.
17
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未来发展:
2020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市 化水平将随之上升,达到55-60%。城 市的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全面的变化。 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5%左右。
.
18
城市管理面临的挑战
• 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
✓ 国际范围内的布局
✓一国范围内的布局
.
19
(1) 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一般模式
• 现代工业(机械、运输设备、电子行业等) 高度集中在大都市 (与此同时,传统的纺 织业、食品加工业等则留在小城镇)
.
20
(1) 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
3.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
4. 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
5. 城市化地区差异明显
.
6
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1949~2000
中 国 城 市 化 水 平 及 发 展 阶 段
中国的 城市化 阶段
第一次正常 城市化 (1949-57)
过度 城市化 (1958 -60)
第一次反向
.
14
中国区域城市体系,2000
.
15
资料来源: Chreod Ltd.
中国城市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
100
90
100
80
90
70
80
60
70 60
East
50
50
40
40
30
中Ch国ina
West North
30
20
20
10 0
10
1st 2nd 3rd 4th
0
Qtr Qtr Qtr Qtr
5. 城市化地区差异明显
.
8
都 市 连 绵 区
.
11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1.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 实现了持续增 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
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
3.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
4. 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形成
5. 城市化地区差异明显
.
12
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 城市化水平:东部比中部地区高10个百分 点,比西部地区平均高约15个百分点;
城市化
中国
工业化和城市化
.
100 %
75-80 %
50 %
工业化/ 人均收入
4
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集中化——城市密度越来越强 • 第二阶段:分散化——郊区化 • 第三阶段:一体化——城乡功能互补的有机系统
区域化——都市连绵区的形成
.
5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1.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 实现了持续增 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
城市管理面临的挑战
• 人口:数量、质量、流动、老龄化
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已经过大,未来 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20年,城 市人口将达到8亿左右。
.
27
上海市区
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比较
雅加达
莫斯科
以 相同 比例 显示 每 的7 公
顷 人 数
座城 市的 人口 密度 轮廓
距市中心的距离(公里)
柏林 伦敦
.
- 边远地区的交通发展.
25
示例:韩国人口和制造业的地区分布
制造业
人口
1983 1993 1983 1993
• 3个大都市区
44% 28% 37 % 39%
(汉城、釜山和大邱)
• 3个大都市区的卫星城 30% 30% 14% 20%
• 其他城市及农村地区 26 % 42% 49% 41%
.
26
领导干部远程培训班
城市发展和管理:挑战与改革
.
1
本讲内容
一、城市发展趋势与城市管理面临的 挑战
二、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城市管理改革
.
2
对城市的认识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
城市的两种主要功能
• 聚集功能
效果:集约、高效、交流
• 辐射功能
效果:带动、链接、互补
.
3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从世界发展的经验看,工业化、城市 化、现代化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城市化速度:90年代,山东以南东部超过9 %,西部低于全国平均速度(4%)。
• 城市化结构:东南沿海地区和中部大、中、
小城市比例较合理,东北和河北大城市比
重过大,西部地区比例不合理。
.
13
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现状: • 2004年,城市数量达到660个(直辖
市4个、地级市282个、县级市374 个),城镇人口超过40%。但比世界 平均水平低约十个百分点。
.
22
(2) 中低收入水平阶段
一般模式
• 推动企业迁移的原因是郊区的劳动力和土 地成本较低,同时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也比 较少。
• 核心城市转向服务业。服务性企业需要大 量面对面的交往以便与顾客和供应商取得 直接联系。
.
23
示例:汉城的郊区发展
大都市区制造业就业分布:
1970 1980
内环城市:
7.8% 3.1%(出版业为主)
一般模式及其导致的问题
• 伴随着产业的高度集中,人口向城市转 移,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进而导致城市 过度拥挤、生产成本高 (中国人口流动限 制政策一度减缓了这种问阶段
一般模式
• 在大都市, 制造业从市区向卫星城和郊外 的工业园区分散。
•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交通联络方面的投资促 进了这种分散 (例如:直到80年代后期, 雅加达向城市的东西两个方向修建收费公 路,制造业才开始向郊区转移) 。
旧金山湾 旧金山
华盛顿都市区 洛杉矶 开普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