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习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习题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2.结合实例,学会判断自然灾害。

(难点) 3.掌握自然灾害的特点。

(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自然灾害的概念阅读教材P 2~P 4第1段,完成下列问题。

1.灾害(1)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2)分类⎩⎨⎧自然灾害: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如地震、台风等人为灾害: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如交通事故等2.自然灾害 (1)概念: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属性①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②社会属性:自然变异活动只有在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正误判断:(1)2016年2月6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发生的6.7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

()(2)2015年8月18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属于自然灾害。

()(3)2016年1月24日暴风雪袭击美国致17人丧生,11个州进入紧急状态属于自然灾害。

()【提示】(1)√地震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2)×危险品仓库爆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3)√暴风雪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并危及了人类生命财产。

教材整理2自然灾害的特点阅读教材P4第2段~P8,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特点(1)广泛性与区域性①分布范围很广。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①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且出现增加的趋势。

②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①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①自然灾害发生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

②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5)危害具有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正误判断:(1)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地震带附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

()(2)在山区强降雨易引发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特点。

()(3)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能确定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提示】(1)×地震主要发生在两大地震带附近,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特征。

(2)×强降雨易引发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3)×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人们还不能确定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中新网12月16日电据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12日以来,美国东部10余个州的气温持续升高,多个监测地点的气温突破了历年来的最高记录,12月13日下午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最高气温达到21.1 ℃,连日来的冬季“高温”天气也使华盛顿特区的樱花竞相开放。

探讨1:美国12月份以来的高温是否属于自然灾害?【提示】属于。

冬季反常高温会危及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也会危及正常越冬的农作物生长。

探讨2:如何判断自然灾害?【提示】自然灾害由自然变异引起,并危及到人类生存环境。

[核心点击]1.灾害、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之间的关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都属于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如地震、风暴、海啸等;人为灾害是指雨等。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改造程度的增强和影响范围的扩大,自然灾害的成因变得日益复杂。

一些灾害表现形式为自然灾害,但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如过量采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2.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区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区分,首先从概念间的关系看,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是并列的关系,它们同属于灾害;其次从成因看,人为灾害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是可以预防和治理的,而自然灾害是自然变异引起的,是地理环境演化发展中的正常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再次从基本属性看,自然灾害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为灾害只有社会属性。

3.自然变异与自然灾害的区别自然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因此,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看其是否由自然变异引起,如大气圈变异引起的龙卷风、台风灾害,水圈变异引起的海洋灾害等。

如果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不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则不属于自然灾害,如人为纵火、交通事故等,都不属于自然灾害。

二是要看其是否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即看其是否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如果自然变异现象没有对人类构成危害,如地震、火山等现象虽然是一种自然变异,若发生在月球等地外天体上或发生在无人区,就不能称其为自然灾害。

只有当自然变异现象造成的影响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

如: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台水下机器人2009年5月在萨摩亚群岛附近的一次水下探险活动中拍到了海底火山喷发的画面,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深的海底火山喷发,并且美国科学家于2009年12月17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地球物理学大会上公布了此次海底火山喷发的高清录像。

材料二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

(1)材料一、二中的火山喷发都属于()A.自然灾害B.人为灾害C.致灾因子D.自然变异(2)材料一、二中的火山喷发都是自然灾害吗?为什么?【解析】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发生于海底,并没有对人类社会和资源造成危害,并不是一种自然灾害,而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这种自然变异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备了自然灾害的构成条件,两者中的火山喷发都是一种自然变异。

【答案】(1)D(2)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不是自然灾害,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

材料一中的火山喷发发生于海底,并没有对人类社会和资源造成危害,并不是自然灾害,而材料二中的火山喷发,这种自然变异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备了自然灾害的构成条件,属于自然灾害。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的2016年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特点显示:1月份南方地区遭受大范围寒潮和雨雪冰冻天气,全国共19个省(市)遭受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发生频繁,震级高;江南华南遭遇罕见汛情,广东灾情相对突出。

探讨1:材料中寒潮、雪灾和洪涝灾害具有什么特点?【提示】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探讨2:寒潮的到来常伴随着冷冻和雪灾,反映出自然灾害具有什么特点?【提示】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

[核心点击]1.自然灾害的广泛性与区域性2.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3.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4.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5.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6.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7.自然灾害链类型自然灾害链主要包括三类: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并发灾害链。

例如:(1)串发性灾害链:(2)并发性灾害链:(3)串发—并发灾害链:[体验评价]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过去的2 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 600多次,大旱灾也有1 600多次,197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灾的耕地每年都在40%左右。

(1)水旱灾害是我国严重的自然灾害,它的分布范围很广,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都有分布,频繁发生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2)多暴雨,暴雨洪涝在山区可能诱发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性。

(3)目前人类尚不能控制水旱灾害的发生,我国通过大规模的治水和营造防护林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措施,以减轻灾害的损失,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解析】第(1)题,水旱灾害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区域性。

第(2)题,山区的暴雨洪涝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反映了自然灾害的联系性。

第(3)题,虽然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发生具有不可避免性,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日渐频繁,但又是可以减轻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必然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答案】(1)广泛区域(2)滑坡泥石流联系(3)不可避免可减轻1963~1992年全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加趋势探讨1: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具有什么特征?【提示】呈逐年增加趋势。

探讨2:图示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提示】频繁性。

[读图指导]第一,明确柱状图的坐标。

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次数,柱状图表示每年的灾害次数。

第二,分别看“按照损害程度统计”、“按照涉及人数统计”和“按照死亡人数统计”的变化特点。

第三,总结得出世界自然灾害次数呈增加趋势,危害呈加重趋势。

[体验评价]3.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947~1970年全世界死于自然灾害的人数火山爆发、地震:________,水灾:________,热带风暴:________。

(2)影响灾情的因素包括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特征三个方面。

表中四种灾害所造成的灾情明显不同,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解析】根据每项灾害发生的地方确定属于哪一个圈层。

火山、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洪涝发生在水圈,热带风暴属于热带气旋,发生在大气圈。

灾情有差异与受灾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有关,致灾因子的强度对灾情影响最大。

【答案】(1)岩石圈水圈大气圈(2)致灾因子强度。

[课堂·小结]对点训练1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很大,是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或过程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月球上的火山爆发B.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坠落C.大桥设计不科学导致大桥垮塌D.山洪冲毁道路和村庄2.下列自然灾害中,主要由自然变异引起的是()A.地震B.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C.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D.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解析】第1题,B、C两项不是由自然变异引起的,A项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不具有社会属性,故都不属于自然灾害。

第2题,B、C、D项所述事件都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答案】 1.D 2.A对点训练2自然灾害的特点读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C.潮水堆高,漫过甲区域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4.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灾害B.泥石流C.干旱D.地震【解析】第3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