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隧道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某隧道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22 设计内容和步骤33 用电管理54 电工及用电人员75 安全技术档案76 外电线路及电器设备防护87 接地与防雷108 配电室及自备电源139 配电线路1510 配电箱及开关箱1711 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2412 照明2713 施工安全措施30附件:附图:临时施工用电系统图33附图:临时施工用电平面布置图34附图:CB隧道洞内管线布置图35CB隧道施工用电专项方案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三条取水隧道闸门井以内部分每条长约1300m,两侧两条隧道为圆形断面,隧道开挖直径6 .3m,衬砌厚度0.4m,隧洞中心线纵坡由西向东逐渐升高,坡度i=0.19%;中间一条隧道开挖断面为三心圆,隧道最宽处3.8m、最高处2.7m ,衬砌浇筑形成两条内径1.4m的圆形洞,隧道中心线纵坡i=0.00%。

本工程四通一平工作已基本上落实或正在落实,工程施工场地已完成平整,甲方提供施工用电的接驳点2个,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电源由甲方提供的电源主干线接至施工区域,考虑工地范围广,电源主干线从南侧边坡边箱变及北侧集装箱房旁箱变接进,并在洞顶设配电房,配电房设置总配电箱,再按各项用途设置分配箱、照明箱,施工点设置随机箱,实行三级用电保护措施,各配电箱内配备齐全。

动力、照明分系统、分闸,形成树干型供电网,确保用电安全整齐。

1.1施工现场主要用电量统计表如下(所有设备用电功率为KW)序号机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使用动力(KW/台)1空压机20m3/min台61352通风机YBF2-250台3110 3搅拌机JS500台1504砼喷射机CP-5Z台4 5.5 5电弧焊机台3 3.5 6注浆机ZG631台3 3.5 7水泵2寸台55 8水泥搅拌机JZ350台34 2 设计内容和步骤2.1现场勘察及初步设计2.1.1施工现场由二二公司供电部门提供两处箱变接驳点,一处位于PX 泵房南侧边坡提供用电回路630A 一个、400A 三个、250A 二个,一处位于集装箱房旁提供用电回路630A 一个、400A 一个;本方案计划只选用PX 泵房南侧边坡630A 一个、400A 三个回路及集装箱房旁630A 一个、400A 一个共计六条回路。

总箱变内有计量设备。

本设计只负责总箱以下的线路、电气开关的选择。

2.1.2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在场内沿已有电缆沟埋设电缆,至配电房分配电箱,再由分配电箱引至各用电设备的开关箱。

2.1.3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本供电系统采用TN-S (三相五线制)供电,设置二个回路。

2.2洞口、空压机房、洞内、搅拌站用电量计算2.2.1电动机设备功率计算2.2.1.1空压机6台:∑P=135KW ×6=810KW 2.2.1.2通风机3台: P=110KW ×3=330KW 2.2.1.3砼喷射机4台:∑P=5.5KW ×4=22KW2.2.1.4搅拌机1台: ∑P=50KW (含搅拌机提升、搅拌电机;配料机上料电机)2.2.1.5单液注浆泵3台: ∑P=3.5KW ×3=10.5KW 2.2.1.6水泥浆搅拌机3台: ∑P=4KW ×3=12KW 2.2.1.7水泵5台:∑P=5KW ×5=25 KW.5(KW)259+50+10.5+12+25=122=810+330+1P 电机合计功率:∑ 2.2.2电焊机的负荷计算∑P 2=3.5KVA ×3台=10.5 KVA2.2.3洞内照明用电功率计算:2.2.3.1洞内工作面碘钨灯:∑P=1KW ×6×3=18KW2.2.3.2洞内低压照明: P=0.1KW ×(1500/15/2)×3=15KW 2.2.3.3洞外场地照明: P=1KW ×(6+3)=9KW照明合计功率:∑P 3=18+10+9=42(KW)2.2.4根据公式:S=K 1×K 2(K 3×∑P 1÷Cos φ+K 4×∑P 2+K 5×∑P 3)计算用电负荷2.2.4.1备用系数K 1=1.052.2.4.2电动机系数与电焊机系数K 3、K 4取值见下表。

2.2.4.3电动机平均功率因素Cos φ可0.65~0.78电动机与电焊机的需用系数K 3、K 4取值见下表:30台以0.5上3-10台K40.6电焊机10以上K40.5洞内照K51明2.2.5总用电量S=K1.(K3×∑P1÷Cosφ+K4×∑P2+K5×∑P3)=1.05×(0.5×1260÷0.75+0.6×10.5+1×42)=933(KVA)根据以上计算,洞口施工用电量933KVA。

总的计算电流I=(S×1000)÷(√3×380×0.75)=1890A根据提供用电回路及电线过流量选用2根240mm2及4根185mm2铠装铜芯电缆线。

另外洞内照明用电,选用25mm2铜芯塑料线,24V电压供电。

3用电管理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采用三级配电系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3.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3.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

3.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3.1.2.1 现场勘测;3.1.2.2 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室、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3.1.2.3 进行负荷计算;3.1.2.4 选择变压器;3.1.2.5 设计配电系统:A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B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C设计接地装置;D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

3.1.2.6 设计防雷装置;3.1.2.7 确定防护措施;3.1.2.8 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3.1.3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应单独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应按图施工。

3.1.4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3.1.5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1.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50kW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并应符合第3.1.4、3.1.5条规定。

4电工及用电人员4.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4.2 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4.3 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3.1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4.3.2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4.3.3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4.3.4 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5 安全技术档案5.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5.1.1 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5.1.2 修改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5.1.3 用电技术交底资料;5.1.4 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5.1.5 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5.1.6 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5.1.7 定期检(复)查表;5.1.8 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5.2安全技术档案应由主管该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

其中“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可指定电工代管,每周由项目经理审核认可,并应在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后统一归档。

5.3 临时用电工程应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时,应复查接地电阻值和绝缘电阻值。

5.4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6 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6.1 外电线路防护6.1.1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6.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6.1.2规定。

表6.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路电压<11~1035~110220330~500等级 (kV)最小安全操作4.0 6.08.01015距离 (m)注: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6.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6.1.3规定。

表 6.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1 1 ~ 1035(kv)最小垂直距离 (m) 6.0 7.07.06.1.4 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6.1.4规定。

表6.1.4 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电压<11035110220330500(KV) 安全距离 (m)沿垂直方1.53.04.05.06.07.08.5向沿水平方1.52.03.54.06.07.08.5向6.1.5 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6.1.6 当达不到第6.1.2~6.1.4条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6.1.6所列数值。

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O级。

表6.1.6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 (kv)≤3511022033050010最小安全距离 (m) 1.72.02.54.0 5.0 6.06.1.7 当防护措施无法实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严禁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