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家长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

幼儿家长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

防溺水安全专题讲座
尊敬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家能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本次防溺水安全知识专题培训,也非常感谢你们信任幼儿园,信任每一位老师,把带着懵懂和好奇的一张张可爱的面孔交到我们手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

我们倾尽全力,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为他们保驾护航,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致的关怀与呵护。

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疏忽。

作为老师,我们将竭尽全力地为他们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把一条条重于泰山的安全知识教给孩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给孩子传授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学前儿童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使得幼儿欠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为不能像成人那样预估事情发展的后果,所以常常会做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傻事”甚至一些危险的事情。

因此家长们需要在生活中经常和孩子一起做安全演练,让孩子将安全知识和技能牢记在心,还要落实到行动中。

随着暑假的来临,家长因为工作原因看护力度不足,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天气炎热,溺水事件已成为暑期少儿伤害性死亡的
首要原因。

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根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1岁以下溺水死亡所占调查比例为7%;而1-4岁,溺水死亡排到了伤害死因的首位,占51%;5-9岁,占47%。

每年7-9月是溺水的高发期。

溺亡是怎么发生的?儿童发生溺水的因素复杂,既有环境因素,也有儿童本身的因素和家庭因素。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儿童伤害预防指导(2010)》显示,1-4岁儿童的溺水高危地点主要为脸盆、浴缸和室内水缸,5-9岁儿童溺水高危地点主要为水渠、池塘和水库。

因此,作为幼儿园家长,在有脸盆、浴缸、水缸、水渠、池塘和水库这些地方,家长尤其要提高警惕,预防溺水的发生。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儿童伤害预防指导(2010)》由此提出了以下9条青少年儿童溺水预防策略:
1.加强儿童监护。

2.隔离儿童和危险水体。

3.教授儿童游泳和水上安全技巧。

4.培训公众安全救援知识和心肺复苏技巧。

5.设立醒目警示牌并且提供安全救援装置。

6.提供安全游泳场所。

7.划船时需配备漂浮设备。

8.规范客运渡轮和小型船只管理。

9.制定国家和地方级防洪预案。

预防溺水还需要家长们重点让孩子做到“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如果遇到有人落水,正确救援要记牢:
1.大声呼救。

遇到有人落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大声呼叫,叫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

2.寻找漂浮物。

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扔向落水的人,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落水的人。

3.寻找竹竿或树枝。

寻找竹竿或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人拉入水中。

4.不能直接下水施救。

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就落水的人,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

5.不能手拉手施救。

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家长朋友们,现已是7月,孩子马上面临暑假假期,请家长们不仅要重视暑期的防溺水教育,更要做好孩子的长期防溺水教
育。

让我们和家庭合力,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