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200篇(10)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

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

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

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

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

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

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

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

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

“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

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

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

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

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

波兹曼认为,赫香黎的预言应验了。

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

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

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16.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

(不超过40个字)(4分)答:17.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18.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4分)答:2009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素材200例10、参照标准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它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

但来到店里,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

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

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店员一听,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

”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它的碗,声音变得铿锵起来。

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它去轻碰每一只碗,都会发出混浊之音。

合作者变了,参照标准变了,一切也就变了。

生活也是如此,你的参照标准如果错了,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

1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200篇(11)不见大雁刘长春⑴鸟的天性是飞翔。

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⑵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

“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⑶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

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

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⑷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⑸秋天的时候,溪流变的更加潺湲。

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⑹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亦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

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音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⑺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⑻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⑼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

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的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来呢?”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长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

“衡阳雁去无留意”,“言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

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阵,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

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一样飞进课堂……⑽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

⑾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⑿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⒀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

没有了那片树林的嫩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了它们食粮。

⒁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⒂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地飞翔。

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

⒃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园”的建筑。

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

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⒄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⑻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16.请用三个词语概括“我”的感情变化过程(3分)17.第⑹段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

请指出“怦然”“肃然”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答:18.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⑴文段⑼划线短语“孤独与贫瘠的情景”指的是⑵文段⑽中划线短语“自己的苦恼与孤寂”指的是19.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4分)20.“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的含义是什么?以此结尾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

(6分)2009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素材200例11.最深刻的记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的知识引入经济学,并因此获得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得出的结论看上去颇为荒谬,甚至违反直觉。

1996 年,卡尼曼做了一个最为有名的实验,他研究了682 名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他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病人的结肠镜检查稍做延长,即检查结束后,先不抽出管子,而是静静地放一会儿,这时候病人会感到不舒服,但已没什么大痛。

做延长检查的病人(不管开始阶段有多么痛苦)事后都反应不错,觉得下次选择还是要选结肠镜而不是钡餐和X光。

而那些没有延长检查时间的病人下来后则大叫:“真像下地狱啊。

”卡尼曼由此得出结论:“我们在评价某种经验时,有一个时间长短的因素。

也就是说,最后阶段的痛苦(或欣悦)程度决定了我们对整个事件的记忆与评价。

这对我们预期某种决策以及每天利用这一“捷径”做出上百个决定极为有用。

2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200篇(12)不朽的失眠张晓风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

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

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

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

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

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

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

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

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

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

惟有他,张继,睡不着。

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

(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

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

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

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

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