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研究1前言“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和主要的战略机遇期。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既有诸多的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的严峻挑战。
就城市绿色照明工程建设而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绿色照明事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编制好《“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下达的《“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研究课题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会同相关城市照明管理部门及产品生产企业开展了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工作在住建部城建司有关领导的直接指导下,通过对“十一五”我国城市绿色照明建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的系统调研与总结,并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依据,顺应国内外城市绿色照明发展趋势及城市照明规划、设计与管理部门以及产品生产企业的需要,研究提出了我国《“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和以下四个研究报告:(1)“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研究总报告;(2)“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3)国内各地主要城市绿色照明规划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4)国内外城市绿色照明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报告。
2关于发展目标根据《“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执行情况和2010年城市照明节能检查结果,在综合考虑今后国内外城市照明发展趋势的条件的基础上,《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城市绿色照明发展目标,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
《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以“开创我国城市绿色照明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总目标,提出了为实现总目标而需要落实的相关的具体目标;(2)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城市照明节电率达到15%的具体量化的考核指标,便于考核实施;(3)将“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城市绿色照明标准体系”和“景观照明实现统一和规范化管理”三方面的工作列入了《纲要》的具体目标;(4)提出的“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节电率、装灯率、亮灯率、设施完好率、照明质量达标率、高效照明节能产品的应用率、光源的光效与寿命、灯具的效率、配套镇流器的能效指标以及照明线路的功率因数等具体指标,与城市照明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并留有适度的达标空间;(5)“十二五”重点强调了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
突出了要保证照明质量和照明效果,体现以人为本。
3关于重点工作(1)关于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十一五”期末,约有40%的城市没有编制城市照明规划。
城市照明规划是城市绿色照明工程建设的龙头,也是“十二五”期间必须完成的重点工作。
关于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纲要》强调一是要规范,规划要有由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并要严格按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与要求编制或修编;二是提出完成城市照明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的时间;三是城市照明工程必须按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要求实施;四是要切实做好规划的实施监督和检查工作;五是明确提出了照明规划要有独立的照明节能篇章。
(2)关于城市照明信息化平台建设“城市照明信息化平台”是《纲要》提出的全新概念,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城市照明各项信息的统计系统。
调查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部分城市的城市照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已初步具备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的条件。
“十二五”期间做好这项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照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使城市照明信息化管理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3)关于城市照明节能监督考核从2010年城市照明节能专项检查中发现,目前城市照明节能评价体系不够健全,未能形成长效定期的监督检查机制。
因此,《纲要》提出:一是要建立城市照明节能评价体系;二是要以城市照明质量和节能减排水平为检查重点,各级城市照明主管部门要建立长效定期的监督检查机制,三是开展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广典型经验,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城市绿色照明的健康快速发展,四是力争将城市照明考核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进一步推进城市照明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
(4)关于城市照明建设全过程管理《纲要》重点强调了城市照明建设全过程的管理,要求城市照明主管部门必须按国家相关照明法规,从规划、设计、施工、施工监理到工程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的长效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稳定的运行。
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流程,强化各流程的监督管理,科学有效的组织城市照明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及运营维护等环节,做到城市照明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5)关于推广应用高效照明产品和城市绿色照明节能改造《纲要》对全面推广应用高效照明产品工作,强调“制定高效照明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应用导则,制定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实施方案和鼓励政策”。
提出了大力开展高效照明产品的宣传和相应的财政补贴措施。
针对部分既有城市照明工程严重超标现象,《纲要》明确要求在继续推进淘汰城市照明中使用的高能耗低光效产品,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等景观照明能耗,严禁建设亮度、能耗超标的景观照明工程,并在道路照明中禁止使用多光源无控光器的低效灯具,在景观照明中严禁使用强光束探照灯和大功率泛光灯等产品。
(6)关于开展城市照明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试点示范《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通过照明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LED产品与照明技术,智能化照明控制与管理技术、可再生能源照明技术和合同能源管理等项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试点示范逐步加以推广应用,实现我国城市照明科技创新与发展在“十二五”期间的新跨越。
(7)关于城市绿色照明宣传教育《纲要》从技术培训、宣传教育和社会引导等方面提出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作的舆论氛围。
一是从技术层面,通过业务培训,城市绿色照明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宣传教育,经验交流,技术研讨,技能比武等活动,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技能素养;二是开展形式各样的绿色照明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节能文化氛围,促进城市绿色照明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从社会层面通过对居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开展照明节能的宣传教育,引导全民树立“照明节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绿色低碳理念。
4关于保障措施《纲要》的实施则需全社会的支持与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预期目标。
为此,《纲要》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健全法规标准,加强行政执法”、“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城市照明”等四条保障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实现城市绿色照明的跨越或发展。
”5关于征求意见情况《纲要》起草过程中,在全国主要城市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
在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征求了31个省级城市照明主管部门的意见,共有25个省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意见反馈,其中有9个省共提出了40条具体修改意见,16个省无修改意见。
编制组对于提出的40条具体意见进行了认真专题研究,采纳了其中10条合理化建议,其余30条未采纳,但给出了理由(详见意见汇总及处理表)。
6《纲要》送审稿审查结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于2011年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了该送审稿的审查论证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在听取了《纲要》编写组的工作汇报后,对《纲要》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查讨论,并形成了审查论证意见:(1)该《纲要》在调查总结分析《“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实施中的成就及问题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后提出了《“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对“十二五”城市照明节能减排,推动我国城市绿色照明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纲要》的指导思想明确,基本原则科学合理;所提的发展目标既有宏观上的总目标,又有关键技术指标的具体目标,所提指标符合我国国情;《纲要》提出的七项重点工作和四条保障措施,依据充分、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参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审查论证。
(4)建议根据专家组提出的适当补充景观照明的具体目标要求等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尽快上报、发布实施。
7参加单位及人员课题负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课题参加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苏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课题负责人:赵建平课题参加人员:肖辉乾、李铁楠、张绍纲、张滨、叶峰、罗涛、王书晓、姚梦明、林若慈、朱红、刘小红、王飞翔、吴奡附件:《“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报批稿)“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报批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为推进全国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高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水平,编制了《“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
本纲要主要阐明城市绿色照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以及落实的保障措施,是各地“十二五”期间实施城市绿色照明的依据。
1 “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发展回顾城市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规划与设计,采用节能、环保、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产品,实施高效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提升城市照明的品质,创造安全、舒适、经济、健康的人居环境并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
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城市照明工作积极推广绿色照明,强化节能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城市照明设施迅速发展,2010年末,全国657个城市共有道路照明灯约1774万盏,“十一五”期间净增道路照明灯567万盏;城市照明管理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照明节能的任务基本完成,道路照明节能取得明显效果,实现节电14.6%;支路以上道路照明基本上淘汰了低效照明产品,景观照明中超标准、超能耗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了《城市照明管理规定》,编制完成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城市照明节能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逐步完善;各级城市照明主管部门扎实稳妥的开展了城市照明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示范活动;2010年底国家发改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了城市照明节能的专项监督检查,初步建立了城市照明节能监督检查制度;全社会的城市照明节能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
但是,总体上看,城市绿色照明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绿色照明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存在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
目前,约有40%的城市没有完成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编制或规划没有节能篇章或不按规划执行,城市照明管理方式还比较粗放,缺少精细化管理;公共服务化水平还比较低,有路无灯现象仍然存在;对城市照明质量和节能缺乏有效监管和控制手段,还不能有效适应目前节能减排形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