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远程培训作业

教师远程培训作业

作业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要与本校的实际环境相联系祁门县凫峰中学汪新善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表现出学生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我认为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内容本身就与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生活实际,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基础。

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条件差异很大。

我作为一名长年在乡村从教的物理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学习反思,在这里我谈谈如何结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将物理学科的教学设计与本地方的一些特殊环境、本校的学生情况结合起来,真正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首先,要通过事先的调查和研究,了解那些东西是本地区本校学生熟悉的,那些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些是对学生今后特别重要的,那些是本校学生认知上有困难的,那些是本校的优势地方,那些是本校薄弱的地方。

只有通过事先的调查和研究,才能在教学设计中,不被教材所束缚,因为一个版本的教材是不可能考虑到每个地区的实际情
况的,从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例如:在设计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五节《家庭用电》时,我通过课前的调查了解到,不少农村家庭中的电路安装设计不规范,特别是有些多年前建的老房子,线路紊乱,在使用多年后,电路设备老化,不能满足目前很多家庭的用电需求,但是依然在使用,给农村的用电安全带来隐患。

我就想通过这节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更多的有关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方面的知识。

根据教学要求只需一课时,但是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安排了三节课。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种设备的作用;第二课时学习家庭电路安装的技术和要求,教学中我特地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掌握电灯和开关、日光灯(农村中日光灯使用非常普遍)、插座的安装要求,熔丝的选择和安装;第三课时学习家庭用电的安全知识。

通过这样的安排,我认为才是真正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了。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中,还有很多知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符合《课标》思想理念,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乐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2009年2月
作业二:《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祁门县凫峰中学汪新善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节光学课,新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而大多学生平常已积累了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生活经验,比如从手电筒的光,汽车车灯的光等等,对光知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这节课设计的重点是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沿直线传播是要有条件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他们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热情,同时注意培养他们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