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整理版]裙子的结构设计与变更
[整理版]裙子的结构设计与变更
裙廓型变化的基本思路:
l 腰部到臀部的合体性不变,探讨裙摆的变化 (H型、H型到A型、A型还有鱼尾裙、孔雀裙 等)。
l 当腰围不变时,下摆的扩张达到一定程度会使 臀部松量增加,会产生半圆裙和整圆裙。(将 下摆收拢,还会出现O型裙)
l 裙腰线的变化。 l 裙长的变化。
装饰性角度
l 裙长除了传统的中长裙外,也可为短款,长度在膝盖 以上或更短的迷你裙,显得活泼又动感。
l 腰头除了在腰部最细处之外,还可以在腰线上下移动。 l 腰头的宽窄也可随整体设计的需要而变化,可以是很
宽的腰头也可以不要腰头。 l 也可添加装饰物的方法来达到丰富视觉效果的目的,
如加口袋、装饰线、分割线、扣子、流苏、蕾丝、花 边、暗褶等。
l 当然,圆裙我们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将它变成 手帕裙。
l 多圆裙的结构设计图是在整圆裙的基础上继续 增加下摆量使裙摆呈现出波浪状。多用于舞台 装。
l 将下摆收拢,还会出现O型裙
小结:
l 总之,裙子的廓形变化是在H型的基础上通过 剪切法将省道转换成裙摆量,从而达到A型轮 廓,这时的臀腰差已不是主要矛盾,而变成了 腰围与摆围之间的问题。
l 腰线的弧度变大,侧缝线的倾斜角度很大。 l 裙长不同,摆围的尺寸也不同。
斜裙结构图(A型):
斜裙:(A型)
l 下摆宽阔的斜裙,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 摆量,称为喇叭裙,行走时,裙摆随身摆动, 富有动感和韵律美。
l 面料要根据服用目的来选择,表现飘逸感多选 择薄料,薄棉料、纱料、丝绸料等,来突出悬 垂效果。
[整理版]裙子的结构设计与变更
一、裙子廓形变化的设计规律
l 对廓形的理解可以说是对服装造型的整体把 握和凝练。
l 裙子的外型轮廓设计是决定服装造型的重要 构成因素之一,裙子的基本廓型主要有矩形 ( H型)、三角形( A型)、球形(圆裙) 三大类。
1、窄裙(紧身裙) H型
l 它在众多的裙子造型当中是一种特殊状态。 因为它正好处于贴身的极限,如西装套裙、 一步裙、窄摆裙等都属于此类。由此,我们 可以推出,紧身裙的结构图与裙基型的结构 图相同。
斜裙也可以多片
拼接,使裙身裁
片为多片,片的
多少要依据摆宽
和面料的纱向而
定。面料纱向的
不同取向决定裙
摆的不同悬垂效 果。(0圆形裙: 分为半
圆裙、整圆裙 和多圆裙。 都属于A型轮 廓。
半圆裙
l 半圆裙的下摆幅度很大,展开后呈一个半圆 形,R=W/3.14。
l 半圆裙的结构设计图是在裙原型上作数条剪开 线,增加下摆量使1/2裙片下摆成1/4圆大。 同 时后腰中心处要下落1~1.5cm,圆摆正斜处 (与经纱向呈45度角的地方)要上提3~5cm (下摆斜丝部位穿着时会因下垂而伸长,根据 面料的质地性能而定),将下摆圆弧画顺。
整圆裙
l 也称太阳裙,是裙摆最大化的表现,展开后呈 整圆形。R=W/6.28。
窄裙(紧身裙)
实用性角度
l 窄裙结构设计只需在裙原型上增加一些功能性 设计,及开口(便于装拉链,方便穿脱)、开 叉(便于行走)的设计,其位置根据款式结构 需要和流行而定,长短根据穿脱方便、行走自 如为宜。这就要求裙后中线要断缝,是一种实 用结构。
l 腰头尺寸:腰头长=净腰围+搭门量(2cm) l 腰头宽:3~4cm
2、半窄裙:H型向A型的过渡
l 半窄裙是在窄裙的基础上增加裙摆量;
l 将一半省道转为裙摆量,同时在侧缝增加一定 裙摆量。
l 裙长不同,摆围的尺寸也不同。
半窄裙结构图(H型向A型的过渡):
3、斜裙:(A型)
l 是在半窄裙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裙摆量;
l 将全部省道转为裙摆量,同时在侧缝增加一定 裙摆量。
l 整圆裙的结构设计图是在裙原型上作数条剪开 线,增加下摆量使1/4裙片下摆成1/4圆大。 同 时后腰中心处要下落1~1.5cm,圆摆正斜处 (与经纱向呈45度角的地方)要上提3~5cm (下摆斜丝部位穿着时会因下垂而伸长,根据 面料的质地性能而定),将下摆圆弧画顺。
半圆和整圆裙结构图(A型):
圆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