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牙体形态绘制与测量

牙体形态绘制与测量

一、实验内容: 1. 描绘参照线。 2. 描绘牙体轮廓线。 3. 描绘标 志线和标志点。 4. 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 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下颌中切牙进行描绘, 进一步掌握该牙解剖形态,为雕刻牙体打好基础。 2. 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和步骤。 3. 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 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 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 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淋巴结检查:患者取坐位,检查者应站在其右方(前 或后方),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肌 肉松驰便于触诊,术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按一定顺 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顺序为:枕部、耳后、耳 前、腮、颊、下颌下、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 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仔细检查颈深、浅淋巴 结。 扪诊时应注意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 、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或波动感及与皮肤或基底 部有无粘连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与健侧对比。
四、方法和步骤: 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上颌中切牙各部分尺寸并放 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表5-1-1)。 2. 描绘唇面形态 (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 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隔1cm做平行 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 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 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 线a2以及中线b2。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冠根 分界线的c2、d2、e2线。(图5-1-1,2)
四、方法和步骤: 1. 根据牙体测量,熟悉下颌中切牙各部分 尺寸并放大3倍,掌握各部位比例关系。 2. 描绘唇面形态 (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 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 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 为7cm、宽为2.6cm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 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线 a2以及中线b2。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 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表5-1-1上颌中切牙各部位尺寸
(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 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近远中向的2个数值,并将 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 牙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中切牙根尖和切缘的位 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图形, 描绘出唇面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唇面的冠根外 形轮廓。根据右上颌中切牙唇面冠根外形特点,并对 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 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口腔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专科检查
一、口腔及颌面部一般检查
(一)、检查要求 (二)、常用检查器械 (三)、口腔检查的基本方法 (四)、口腔检查 (五)、牙齿检查
(一)、检查要求
1.诊室的环境 2.设备的摆放 3.病人的卧位 4.椅位的调节 5.检查的顺序
(二)、常用的检查器械
1.口镜
2.牙用镊子
牙体形态的测量与绘制
1
2
4
等倍右上颌中切牙石膏牙的雕刻
5
注意事项
思考题
1、上颌一牙合面雕刻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2、握刀的方式有哪些? 3、你在雕刻中的困难和想法。
上颌中切牙绘制
一、实验内容: 1. 描绘参照线。 2. 描绘牙体轮廓线。 3. 描绘标 志线和标志点。 4. 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 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上颌中切牙进行描绘, 进一步掌握该牙解剖形态,为雕刻牙体打好基础。 2. 熟悉牙体描绘的方法和步骤。 3. 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 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 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 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⑴关节动度检查: ①耳屏前扪诊:以双手示指分置于两侧耳屏前,髁突 的外侧面,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状突的活动 度,有时并或感到弹响与磨擦。 ②外耳道指诊法: 用两手小指末端伸进两侧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壁进 行触诊,请患者做开闭口运动和侧向运动,以了解髁 突的活动度及冲击感。 ⑵咀嚼肌检查。 ⑶下颌运动检查:主要通过让患者做开闭口运动、下 颌前伸运动、侧颌运动来检查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是否 正常,重点检查内容是:关节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 ,对疼痛要明确疼痛的部位、出现时间和性质,对弹 响和杂音要明确发生时间、性质、次数和响度,两侧 关节动度是否一致,有无偏斜,开口度和开口型是否 正常,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绞锁等异常现象 。
五、注意事项: 1.课前复习、熟知该牙解剖形态。 2.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各个面、每条线都应在描绘 前进行复习。 3.牙体轮廓线要平滑,不要反复描绘。 4.每个面的外形高点确定时注意不要和其他面的 搞混淆。 六、思考题: 1.冠长与根长在作图时如何确定? 2.远中面的外形高点如何确定?
下颌中切牙绘制
(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 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唇舌向的2个数值,并将该 2个交点转移到c2上。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 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上颌中切牙根尖和切缘的位 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近中颈曲度,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 图形,描绘出近中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近中面的冠根 外形轮廓。根据右上颌中切牙近中面冠根外形特点, 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 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4. 描绘近中面形态 (1)用上述方法画出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 示的画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 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根据三倍 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7cm、宽为2.1cm 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 做出冠根分界线a2以及中线b2。 然后在中线b2上隔 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图5-1-3,4 )
(二)、颌面部检查
注意观察面部表情,意识神态,颜面部皮肤色泽,弹 性,皱纹,有无瘢痕,瘘口;颜面外形左右是否对称 ,比例是否协调,有无突出凹陷,畸形,肿胀,包块 等。面部器官(眼、耳、鼻), 以及淋巴结的检查. 口腔前庭检查:依次检查唇、颊、牙龈粘膜、唇颊沟 及唇颊系带等,注意有无颜色异常、质地改变、瘘管 、溃疡、伪膜、组织坏死或新生物、腮腺导管乳头有 无异常,特别对牙龈线形红斑、坏死性牙周炎、口炎 、白念菌感染等要有足够的重视 .
3.牙用探针
(三)、口腔检查基本方法
1.问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效果 及本次疾病有关的病史,既往史及家族史等情况 。 2.视诊:通过是真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神态,颜色, 发育,营养,组织的质地,形状,功能性活动等进行 检查。顺序:右上→左上→左下→右下视诊 3.探诊:利用探针检查和确定病变部位,范围,程度, 方向及反应等。(改良握笔法)探诊时要有支点,口 内或口外支点,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顶端紧贴牙 面,避开牙石,直达袋底,探入力要轻,以提插方式 移动探针。
下颌中切牙各部位尺寸
平均值(mm) 全长 冠长 根长 冠宽 颈宽 冠厚 颈厚 19.9 9.0 10.7 5.4 3.6 5.7 5.3 放大三倍值(mm) 59.7 27.0 32.1 16.2 10.8 17.1 15.9
(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 个交点,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近远中向 的2个数值,并将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用 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体轮廓线的交点 转移到纸上。 (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下颌中切牙根尖和切 缘的位置、形态在纸上确定出来。 (4)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 图形,描绘出唇面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唇面的 冠根外形轮廓。根据右下颌中切牙唇面冠根 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 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 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6. 描绘切端形态(图5-1-5) (1)根据冠宽(25.5mm),冠厚(21.0mm)画一长方形 ,并作出相互垂直的两条中线。 (2)根据右上颌中切牙切端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 模型、挂图描绘出唇面、舌面、切嵴、舌面隆凸、舌 面窝、舌面边缘嵴的外形轮廓。
7. 完成描绘 各面形态初步完成后,反复检查各部分 尺寸,对照标本、模型、挂图,如准确无误,用橡皮擦 去定点标记、虚线,以保持画面清洁美观。
牙髓活力测定结果的判读: ①温度测试法:温度测 试法是根据患牙对冷或热水的反应来检查牙髓状态的 一种诊断方法。②电测法临床意义:与对照牙反应一 样,提示受试牙牙髓正常。
二、口腔专科检查
(一)、颞下颌关节检查 (二)、颌面部检查 (三)、涎腺检查 (四)、张口度检查
(一)、颞下颌关节检查
主要检查关节运动是否正常 。
(三)、涎腺检查
1.视诊 2.触诊 3.探诊
(四)张口度检查
张口度采用圆规或卡尺测量上,下 切牙间距离,也可用手指宽度表示。 1.轻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 可置入二横指,约2~3cm左右。 2.中度张口受限 上,下切牙缘间距离 可置入一横指,约1~2cm左右。 4.完全性张口受限 完全不能张口,也 称牙关紧闭.
6.牙齿松动度的检查:健康牙齿可以有1mm幅度的活动 度,超出此幅度为病理性松动。 临床上常用的牙松动度测量和记录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⑴以牙松动幅度记录: Ⅰ度松动:松动幅度不超过1mm。 Ⅱ度松动:松动幅度为1~2mm。 Ⅲ度松动:松动幅度大于2mm。 ⑵以牙松动方向记录: Ⅰ度松动:仅有唇(颊)舌向运动。 Ⅱ度松动: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Ⅲ度松动:颊舌(腭)向(唇舌向),近远中向及垂 直向均松动。
(6)确定外形高点: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上颌中切 牙唇、舌面图上,将近中侧虚线所示的外形高点线相 连,并与近中面图相交画近中面外形高点线,近中面 的外形高点就在这条线上。在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切缘 图上,确定近中侧最突的外形高点,并将该点与中线 的位置转移到近中面图上,画线,该线与外形高点线 相交点即为近中面的外形高点。然后将三倍大牙体线 图上的近中面外形高点转移到纸上。 5. 描绘远中面形态 远中面形态的描绘与近中面大 致相同,但颈曲度不同为7.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