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梁施工方案31653

冠梁施工方案31653

目录一、工程概况 01、工程简介 02、地质概况 02.1地形地貌 02.2地层岩性 02.3地质构造 02.4水文气象 0二、编制依据 0三、施工计划 01、施工工期安排 02、施工人员计划 03、材料配备计划 04、机械配备计划 (1)四、施工工艺技术 (1)1、施工工艺 (1)2、施工方法 (2)2.1冠梁基坑开挖 (2)2.2凿除桩头超浇混凝土 (2)2.3桩基检测 (2)2.4钢筋制安 (2)2.5预埋钢板 (3)2.6模板安装 (3)2.7混凝土浇筑 (4)2.8拆模与防护 (4)3、检查验收 (5)3.1钢筋制安检查验收 (5)3.2模板验收 (5)五、施工保证措施 (5)1、安全保证措施 (6)1.1安全目标 (6)1.2安全保障措施 (6)2、质量保证措施 (7)2.1工程质量标准 (7)2.2质量管理体系 (7)2.3质量管理制度 (7)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7)***站冠梁、挡土墙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站位于**医院东侧、**南路上,沿**南路呈南北向布置,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YDK19+978.193(ZDK19+978.195),设计终点里程为YDK(ZDK)20+167.819,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ZDK)20+092.519,总长189.6m。

车站主体结构基坑采用排桩加钢管内支撑体系。

竖向设3道钢支撑加一道倒撑(局部设4道钢支撑加一道倒撑),选用φ609×16钢支撑(142m范围内增设临时支柱)。

桩间土挂网喷射混凝土护壁,挂网为HPB300,φ8@150×15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厚为100mm。

车站基坑标准段结构总宽19.9m,总高13.23m,顶板覆土厚3.6m。

本车站基坑范围长189.8m,宽20.1m~22.0m,深15.2m~20.8m,废水池处加深2.50m。

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本车站冠梁尺寸为1.2m*0.8m,全长450m,采用C30钢筋砼浇筑;挡墙宽度为20cm,高度随原地面地形变化,采用C30钢筋砼浇筑。

2、地质概况2.1地形地貌拟建场区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一级夷面之上,类型以溶丘、洼地与槽谷地貌为主,整体地势北西高、南东低。

地势整体宽缓,地面标高为1278-1310m。

2.2地层岩性拟建场地内分布地层为人工填土(Qml)、残积红黏土(Qel);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泥质白云岩、大冶组(T1d)中风化灰岩。

2.3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一级构造单元)、黔北台隆(二级构造单元)、遵义断拱(三级构造单元)、贵阳复杂结构变形区(四级构造单元)。

2.4水文气象气候为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般年均降雨量1200mm 左右,阴雨天气多,春秋气温、晴雨多变、相对湿度大,无霜期270 天左右。

年平均温度15.3℃,历史上最低温度为-9.5℃,极端高温39.5℃。

主要灾害有倒春寒、冰雹、暴雨、大风和酸雨,历史上凝冻也是灾害之一。

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及岩溶裂隙水两种类型。

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岩溶、基岩裂隙水主要为大气降雨通过溶孔、裂隙、洼地等渗入及上层滞水补给。

地下水、地表水的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干湿交替条件下具有微腐蚀性。

二、编制依据1、*******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站主体围护结构》;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5、《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版);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5、***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16、国家(行业)及贵阳市地方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17、***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18、国家(行业)及贵阳市地方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三、施工计划1、施工工期安排***站冠梁挡土墙施工以及基坑安全附属设施工期计划为2016年4月8日到2016年6月1日。

2、施工人员计划根据施工计划安排,需提供的材料详见表二。

主要机械设备见表三。

1、施工工艺冠梁施工工艺与挡墙施工类似。

先施工冠梁,并预埋挡墙钢筋及龙门吊基础钢筋,待冠梁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要求后再施工挡土墙。

冠梁、挡土墙施工的主要工序为土方开挖、桩顶基面处理、桩顶钢筋归整、冠梁钢筋绑扎、预埋件安装、立模和浇筑混凝土。

冠梁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2.1冠梁基坑开挖冠梁基坑采用反铲挖掘机与人工配合开挖,开挖至在设计标高以上0.3m后,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并整平夯实。

冠梁基坑靠车站外侧采用垂直开挖,若土体不能自稳,则视情况设置支撑或适当加大放坡,同时严禁重型机械在基坑边缘附近行走。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预埋的测斜管,在测斜管处采用人工开挖。

待基坑开挖到冠梁底标高时,及时报验监理验槽。

2.2凿除桩头超浇混凝土1、凿除桩头超浇混凝土,调直钻孔桩与冠梁连接钢筋,并用高压风冲干净。

当钻孔桩内安装有测斜管时,凿除桩头超浇混凝土时,应注意对其进行保护,防止损坏。

2、凿除桩头要求及注意事项:(1)当桩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破凿桩头;(2)破凿桩头可采用机械破凿,在接近桩顶时,预留15cm采用人工破除,破凿过程中严禁破坏围护桩钢筋砼保护层,且不允许弯折破坏桩头钢筋;(3)破好后的桩头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10cm,确保桩基伸入冠梁10cm;(4)破好的桩头应是均匀、密实、平整的新鲜砼面;(5)对因故未达到设计标高且相差较大的桩基,要破凿到均匀、密实、新鲜砼面后,再模注砼,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对未达到设计标高的桩基,破凿后严禁施工砂浆填补。

3、为保证冠梁底面平整,待桩头凿除完毕后,桩间土进行整平夯实,并在桩间浇筑5cm厚C20混凝土垫层作为桩间底模。

2.3桩基检测桩检测数据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0%,并不少于10根。

检测方法按设计、规范要求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验检测,确保成桩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桩身完整性:Ⅰ类桩桩身结构完整;Ⅱ类桩为基本完整桩,不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Ⅲ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Ⅳ类桩为严重缺陷桩。

其中Ⅰ、Ⅱ类桩为合格桩;Ⅲ类桩必须由建设方和设计方进行评估确定修补方案或者继续使用;Ⅳ类桩为不合格桩,需重新钻孔补桩。

2.4钢筋制安冠梁钢筋如下图4-2所示,按冠梁图纸进行钢筋制安。

图4-2 冠梁钢筋大样图2.5预埋钢板施工前按照图纸要求,提前加工好冠梁预埋钢板,施工时按照第一道钢支撑轴线放样,确定钢板预埋位置;钢板尺寸为800mm×800mm×16mm(厚),钢板采用焊接固定在冠梁钢筋上,预埋钢板面要紧靠模板面。

图4-3 冠梁预埋钢板大样图冠梁、挡土墙模板采用木模板,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

冠梁施工完毕后再进行挡土墙模板安装。

冠梁、挡土墙外侧均为开挖土体,内侧木模板对接,支撑加固体系采用φ48钢管及100×100mm的方木。

详见冠梁、挡土墙模板加固详图4-4。

冠梁模板外侧钢管通过拉杆与桩顶钢筋焊接在一起,先安装冠梁模板,后安装挡土墙模板。

模板在变截面处分为上、下两层支立,采用方木按设计位置、形状尺寸支立。

模板支立前清理干净,铺设应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支撑系统连接应牢固稳定。

模板安装时,要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检查模板的端部和底部有无被碰撞而造成的影响使用缺陷和变形。

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顶面标高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其尺寸、垂直度及线型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冠梁、挡土墙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冠梁,待冠梁砼凝固达到强度后方可浇筑挡土墙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采取分段浇筑,每段施工缝在下次施工前要凿除接头混凝土表面浮浆并冲洗干净,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要加强振捣,以增强连接。

混凝土振捣采用50型插入式振捣棒,振动棒施工要求如下:1、振点要均匀排列,间距不能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型振动棒为30~3、振捣时应注意振捣棒不能碰撞钢筋、模板及预埋件和预埋管线等。

4、分层振捣时厚度不能超过棒长的1.25倍,且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棒头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cm 深,以便上下层溶合在一起,避免产生接缝。

5、每棒插入时间,一般不少于20~30s ,应以混凝土表面流平,出现水泥浆,且不再出现气泡或不显著坍落为宜。

2.8拆模与防护拆模时间视环境温度而定,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 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拆模后混凝土外露面应迅速养生。

拆模时,严禁重击或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梁体混凝土棱角。

混凝土浇筑完毕即采取措施进行养护,12h以内加以覆盖并洒水,喷淋洒水养护不小于7d,以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为宜。

3、检查验收3.1钢筋制安检查验收进场钢筋应分批验收及复检,每批(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同厂家生产的60T为一个批次,不到60T也按一个批次)内任选七根钢筋,各截取一组试样用于抗拉试验、抗弯试验及重量偏差。

所用钢筋必须具有合格证书和出场检验报告单,按规定要求抽检,满足使用和规范要求。

对于检查合格的产品分不同规格、品种妥善地放置于钢筋堆放场内,保证不锈蚀,不腐蚀。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立即清理出现场。

钢筋堆放场地用工字钢作为条形带基础,钢筋直接存放在上面,上盖防雨布,挂牌堆放。

钢筋按设计图纸由专职作业组在加工棚内集中下料、加工。

加工成型的钢筋必须编号、挂牌堆放,堆放时下垫枕木,施工时运至施工现场。

钢筋绑扎作业前先将钻孔桩顶部凿毛至设计高程,用高压风冲干净,然后按设计进行钢筋绑扎。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采用同标号预制垫块,绑扎焊接好后清扫焊渣等杂物。

钢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相邻连接区段错开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五、施工保证措施1、安全保证措施1.1安全目标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特点,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加强预防,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实现“无重伤以上责任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