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的选择
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全封闭自扇冷式结构,额定电压380V。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工作机的有效功率为
从电动机到工作机传送带间的总效率为
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表1—7可知:
:V带传动效率0.96 :滚动轴承效率0.99(球轴承)
(1).判断危险截面
截面A,Ⅱ,Ⅲ,B只受扭矩作用,虽然键槽、轴肩及过渡配合所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将削弱轴的疲劳强度,但由于轴的最小直径是按扭转强度较为宽裕确定的,所以截面A,Ⅱ,Ⅲ,B均无需校核。
从应力集中对轴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来看,截面Ⅳ和Ⅴ处过盈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严重;从受载的情况来看,截面C上的应力最大。截面Ⅴ的应力集中的影响和截面Ⅳ的相近,但截面Ⅴ不受扭矩作用,同时轴径也较大,故不必做强度校核。截面C上最然应力最大,但应力集中不大(过盈配合及键槽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在两端),而且这里轴的直径最大,故截面C也不必校核。截面Ⅵ显然更不必校核。截面Ⅳ为危险截面,截面Ⅳ的左右两侧均需校核。
(2)计算V带的根数
取3根。
7).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
由《机械设计》表4.1得A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 ,所以
应使带的实际初拉力 。
8).计算压轴力
压轴力的最小值为
9).带轮的结构设计
小带轮采用实心式,大带轮为辐条式,取单根带宽为13mm,取带轮宽为35mm。
选用A型带
选取:
齿轮的设计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齿数并初选螺旋角β
(2).截面Ⅳ左侧
抗弯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系数
截面Ⅳ左侧的弯矩 :
截面Ⅳ上的扭矩 :
截面上的弯曲应力:
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弯曲正应力为对称循环弯应力, ,扭转切应力为脉冲循环应变力,
,
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机械设计》表11.2得 , , 。
截面上由于轴肩而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及 按《机械设计》附表1.6查取。因 , ,可查得
2.2
2.3
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1000 和1500两种。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质量及价格等因素,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用同步转速为1500 的电动机。
根据电动机类型、容量和转速,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表12—1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00L2-4。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并分配传动比
2.67
357.5
4.1
0.96
轴
2.56
87.2
1
0.98
卷筒轴
2.51
87.2
将上述计算结果汇总与上表,以备查用。
设计
V
带和带轮
电动机输出功率 ,转速 ,带传动传动比i=4,每天工作16小时。
1).确定计算功率
由《机械设计》表4.6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故
2).选择V带类型
根据 , ,由《机械设计》图4.11可知,选用A型带
:齿轮传动效率0.97(8级精度一般齿轮传动)
:联轴器传动效率0.99(弹性联轴器)
:卷筒传动效率0.96
所以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3)确定电动机转速
按表13—2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
而工作机卷筒轴的转速为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kw
满载转速/(r/min)
Y100L2-4
3
1430
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
本组设计数据:
运输带工作拉力F/N2200。
运输带工作速度v/(m/s)1.2。
卷筒直径D/mm240。
1)外传动机构为V带传动。
2)减速器为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3)该方案的优缺点: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为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这是单级圆柱齿轮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原动机部分为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已知条件
1)工作条件:三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
2)使用期限:10年,大修期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生产批量:10台
4)生产条件: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精度的齿轮。
5)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220/380V)
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2.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 并验算带速
(1).初选小带轮基准直径
由《机械设计》表4.4,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 ,而 ,其中H为电动机机轴高度,满足安装要求。
(2).验算带速
因为 ,故带速合适。
(3).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根据《机械设计》表4.4,选取 ,则传动比 ,
从动轮转速
4).确定V带的中心距 和基准长度
水平面H
垂直面V
支反力
弯矩
总弯矩
,
扭矩
Ⅵ.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C)的强度。根据上表数据,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 ,轴的计算应力
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机械设计》表11.2查得
因此 ,故安全。
Ⅶ.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8级精度
大小齿轮材料均为45钢
(调质)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一).轴的设计
Ⅰ.输出轴上的功率 、转速 和转矩
由上可知 , ,
Ⅱ.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因已知低速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而
Ⅲ.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机械设计》表11.3,取 ,于是
,由于键槽的影响,故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 。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 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由式(6-12), N
N
由图6。6查得, ,
按齿面硬度查图6.8得 , ,
取 ;
取 设计齿轮参数
修正 :
由表6.2查得,
由图6.10查得,
由图6.13查得,
一般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取, ,此处
则
选取第一系列标准模数
3)齿轮主要几何尺寸:
圆整中心距,取
则
计算分度圆直径和齿宽
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因轴承同时受有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深沟球轴承。按照工作要求并根据 ,查手册表6-1选取轴承代号为7009AC的角接触球轴承,其尺寸为 ,故 ;而 。
3).取安装齿轮处的轴端Ⅳ-Ⅴ的直径 ;齿轮的左端与左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已知齿轮轮毂的跨度为55mm,为了使套筒端面可靠地压紧齿轮,此轴端应略短于轮毂宽度,故取 。齿轮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 ,故取 ,则轴环处的直径 。轴环宽度 ,取 。
2)初步设计齿轮主要尺寸
(1)设计准则:先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确定式中各项数值:
因载荷较平稳,初选 =1.5
由《机械设计》表6.5,取
由《机械设计》表6.3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由《机械设计》图6.19,查得
一般取Zε=0.75~0.88,因齿数较少,所以取
,
又由《机械设计》图2.8并经插值可得轴的材料的敏性系数为
,
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
由《机械设计》查图2.9, ;由附图3-3的扭转尺寸系数
轴按磨削加工,由 查图2.12,
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 ,则综合系数为
已知碳钢的特性系数
,取
,取
于是,计算安全系数 值,则
故可知其安全。
(3).截面Ⅳ右侧
抗弯截面系数:
由《机械设计》第127页,取 =0.7,
由《机械设计》图6.9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 ;
由《机械设计》图6.7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 ;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应力修正系数Y=2,有
计算载荷系数 ;
查取齿形系数;
由《机械设计》表6.4查得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内装: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3、轴零件图一张
4、齿轮零件图一张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步骤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电动机的选择
3.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设计V带和带轮
大齿轮齿数,取 。这样设计出的齿轮传动,既满足了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又满足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并做到结构紧凑,避免浪费。
(5).结构设计及绘制齿轮零件图
首先考虑大齿轮,因齿轮齿顶圆直径大于160mm,而又小于500mm,故以选用腹板式结构为宜。绘制大齿轮零件图如下。
其次考虑小齿轮,由于小齿轮齿顶圆直径较小,若采用齿轮结构,不宜与轴进行安装,故采用齿轮轴结构,其零件图见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部分。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查《机械设计》表10.1,取 ,则:
按照计算转矩 应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的条件,查手册,选用LX3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 。半联轴器的孔径 ,故取半联轴器长度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
Ⅳ.轴的结构设计
(1).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